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女性, 60 岁, 1 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心悸,呈发作性,持续 1~2 小时缓解,半小时前再次发作来院,近半年来自觉消瘦、乏力、出汗,食欲好,睡眠差、血压升高,查体体温 37.3℃, BP140/70,皮肤出汗,颈部末闻及血管杂音。心界不大,心律不整,手颤(±) ,心室率136 次/分, P 波消失,可见形态不等 f 波,QRS 波时限 0.08。间距不等。产生的原因最可能为

 A. 高血压
  B. 冠心病
C.糖尿病
  D.甲状腺功能亢进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女性, 60 岁, 1 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心悸,呈发作性,持续 1~2 小时缓解,半小时前再次发作来院,近半年来自觉消瘦、乏力、出汗,食欲好,睡眠差、血压升高,查体体温 37.3℃, BP140/70,皮肤出汗,颈部末闻及血管杂音。心界不大,心律不整,手颤(±) ,心室率136 次/分, P 波消失,可见形态不等 f 波,QRS 波时限 0.08。间距不等。产生的原因最可能为 A. 高血压   B. 冠心病 C.糖尿病   D.甲状腺功能亢进 ” 相关考题
考题 女性,32岁,反复突发心悸、心慌、胸闷伴尿频5年,今无诱因症状又现,持续1小时来院急诊,心电图示:心率150~250次/分,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QRS波群时限及形态均正常并与P波保持固定关系,其诊断应是( )。

考题 女,49 岁,2 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憋闷,气促,持续 10 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发作时伴乏力,四肢麻木,手心出汗,活动不受限。1 小时来症状再次发作,并持续不缓解,不行来院。既往高血脂,无其他病史。其父患心脏病猝死。查体:P80 次/分,R16 次/分,BP130/70mmHg,肥胖体型,双肺(-),心界不大,心律整,心尖部可闻及 2/6 级收缩期杂音,A2=P2,腹部(-),左下肢水肿(+-)。心电图:Ⅲ,AVF,V5 导联 T 波低平。 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 超声心动图 B. 冠状动脉造影 C. 运动负荷心电图 D. 肺通气灌注检查

考题 女性, 60 岁, 1 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心悸,呈发作性,持续 1~2 小时缓解,半小时前再次发作来院,近半年来自觉消瘦、乏力、出汗,食欲好,睡眠差、血压升高,查体体温 37.3℃, P90 次/分,BP140/70,皮肤出汗,颈部末闻及血管杂音。双肺正常,心界不大,心律不整, 手颤(±)。心电图显示:心室率 136 次/分, P 波消失,可见形态不等 f 波,QRS 波时限 0.08。间距不等。治疗基本是A.选用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 B. 行射频消融术转复心律   C. 治疗原发病 D.临床规察

考题 女,49 岁,2 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憋闷,气促,持续 10 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发作时伴乏力,四肢麻木,手心出汗,活动不受限。1 小时来症状再次发作,并持续不缓解,不行来院。既往高血脂,无其他病史。其父患心脏病猝死。查体:P80 次/分,R16 次/分,BP130/70mmHg,肥胖体型,双肺(-),心界不大,心律整,心尖部可闻及 2/6 级收缩期杂音,A2=P2,腹部(-),左下肢水肿(+-)。心电图:Ⅲ,AVF,V5 导联 T 波低平。 对该患者的处理最正确的措施是() A. 对症处理,临床观察 B. 提高氧供,积极溶栓 C. 积极抗凝,抗血小板 D. 血供重建,急诊介入

考题 女性, 60 岁, 1 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心悸,呈发作性,持续 1~2 小时缓解,半小时前再次发作来院,近半年来自觉消瘦、乏力、出汗,食欲好,睡眠差、血压升高,查体体温 37.3℃, BP140/70,皮肤出汗,颈部末闻及血管杂音。心界不大,心律不整,手颤(±) ,心室率136 次/分, P 波消失,可见形态不等 f 波,QRS 波时限 0.08。间距不等。最可能诊断为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频发性房性早搏 C.阵发性房颤   D.阵发性房扑

考题 女,49 岁,2 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憋闷,气促,持续 10 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发作时伴乏力,四肢麻木,手心出汗,活动不受限。1 小时来症状再次发作,并持续不缓解,不行来院。既往高血脂,无其他病史。其父患心脏病猝死。查体:P80 次/分,R16 次/分,BP130/70mmHg,肥胖体型,双肺(-),心界不大,心律整,心尖部可闻及 2/6 级收缩期杂音,A2=P2,腹部(-),左下肢水肿(+-)。心电图:Ⅲ,AVF,V5 导联 T 波低平。 根据以上所述,患者最不可能的疾病是() A. 心脏神经官能症 B. 急性心肌梗死 C. 不稳定性心绞痛 D. 肺栓塞

考题 男性,72 岁。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长期服用降压药,平日控制血压在 130~145/70~80mmHg,日常活动正常,2 个月来无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持续 3~8 小时可自行缓解,1 小时前症状再次发作,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 该患者心电图特征不正确的是() A. P 波消失 B. QRS 时限正常 C. R-R 间期不等 D. 可见规律 f 波

考题 女性患者,24岁,因突发心悸半小时来院,既往有类似发作史5年。查体:一般情况好,血压90/50mmHg,心率170次/分。心脏不大,律整,无杂音,双肺(-)。心电图检查QRS波群正常,P波不明显所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心肌梗死B、甲亢C、扩张性心肌病D、低钾E、正常心脏

考题 患者女性,32岁,"阵发性心悸、气促10余年,加重2个月,再发8小时"入院。10年前无诱因突然发作心悸,气促,持续约半小时后自行恢复,此后间断发作,持续时间不等,多次到医院就诊,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三尖瓣轻度下移;近2个月来上述症状发作频繁,数日一次至每日数次,发作时心电图示,心率168次/分,P波辨认不清,R-R不均齐,QRS形态正常,静脉注射毛花苷C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且心室率增快达180次/分,不发作时无不适感觉;8小时前无诱因心悸再次发作,伴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急来诊。检查:T37℃,脉搏120次/分、细弱,R30次/分,BP80/60mmHg,端坐位,口唇发绀,肢端发凉,两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90次/分,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P波辨认不出,可见细小的f波,R-R间隔绝对不均齐,QRS波时间不等,可见部分增宽变形的QRS波。请说出该患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需与哪些疾病鉴别,还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及可能的阳性结果,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