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100.00,100.00),B(80.00,150.00),待测设点P的坐标为(130.00,140.00),则AB、AP边的夹角∠BAP为()。
A

164°55′53″

B

58°40′17″

C

58°40′43″

D

164°56′03″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100.00,100.00),B(80.00,150.00),待测设点P的坐标为(130.00,140.00),则AB、AP边的夹角∠BAP为()。A 164°55′53″B 58°40′17″C 58°40′43″D 164°56′03″” 相关考题
考题 当待测设点远离控制点且不便量距时,常采用() 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距离交会法D、角度交会法

考题 若已知两点的坐标为A(100,100)和B(150,50),则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

考题 已知测站点坐标yA=100.000m,xA=100.000m,后视点B的坐标yB=150.000m,xB=150.000m,欲测设点P的坐标yP=125.000m,xP=110.000m,则测设P点的极坐标数据D和b为()。A.70.711m、45°00′00″B.26.926m、23°11′55″C.70.711m、68°11′55″D.26.926m、68°11′55″

考题 如图3-3所示,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m,40m)、(40m,40m),实测两已知点到待测点P的距离D1、D2分别为12m、10m,D为20m。则由距离交会法确定的待测点P的坐标为(  )。 A.(25m,35.4m) B.(25m,43.5m) C.(28.9m,43.5m) D.(28.9m,35.4m)

考题 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测设的内容是( )。A.测设水平角、水平距离 B.测设点的坐标X、Y C.测设方位角、水平距离 D.测设水平距离、高程

考题 坐标反算为根据两点间边长和方位角推算两个已知点坐标。()

考题 在两已知点分别对待测点观测水平角,以此计算待测点坐标的方法是()。A、前方交会法B、后方交会法C、极坐标法D、直角坐标法

考题 点位的测设,是根据控制点和待测设点的坐标,(),在实地标定出待测设点的位置,A、反算测设数据B、正算测设数据C、估算测设数据D、推算精度指标

考题 根据已知的水平角和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来测设点位的方法称为()。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

考题 在A点以B点为已知方向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已知αBA=210°18’00",αAP=208°06’00",试求测设角值。

考题 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适用于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为施工控制的场地。()

考题 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时,需计算的放样数据为()A、距离及角度B、距离C、角度D、高程

考题 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时,要计算的放样数据为()A、距离B、高程C、角度D、高差

考题 当待测设点与控制点间不便量距,又无测距仪时,可用()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

考题 当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的长度且便于量距,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宜采用()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

考题 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100.00,100.00),B(80.00,150.00),待测设点P的坐标为(130.00,140.00),则AP边的边长()m。A、50.99B、80C、70.89D、50

考题 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500.00,835.50),B(455.38,950.25),AB边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Ⅱ象限

考题 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100.00,100.00),B(80.00,150.00),待测设点P的坐标为(130.00,140.00),则AB、AP边的夹角∠BAP为()。A、164°55′53″B、58°40′17″C、58°40′43″D、164°56′03″

考题 东方建设公司项目部在施工现场进行建筑物放样的施测工作,施工的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其中网点A的平面坐标x=100.00m,y=300.00m,B点平面坐标x=100.00m,y=400.00m,待测点1点平面坐标x=150.00m,y=350.00m,2点平面坐标x=150.00m,y=380.00m,请回答下列问题:以网点A为基点,待测设点1在x轴方向坐标增量为()mA、50B、-50C、20D、-20

考题 关于测设工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测设要以地面控制点为根据B、测设的水平距离是已知的C、测设的水平角度是已知的D、测设的高程是已知的E、直角坐标法是根据水平角和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考题 设A,B两点为控制点,XA=57.24m,YA=87.38m,αAB=58°15’24",现欲测设出P点,XP点的设计坐标为:XP=88.33m,YP=72.76m,试计算在A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数据,并简述操作的步骤。

考题 当欲测设点与控制点间量距不便,且无光点测距仪时,则采用()测设点位为宜。A、极坐标法B、直角坐标法C、距离交会法D、角度(方向)交会法

考题 填空题若已知两点的坐标为A(100,100)和B(150,50),则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

考题 单选题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100.00,100.00),B(80.00,150.00),待测设点P的坐标为(130.00,140.00),则AB、AP边的夹角∠BAP为()。A 164°55′53″B 58°40′17″C 58°40′43″D 164°56′03″

考题 判断题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500.00,835.50),B(455.38,950.25),AB边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Ⅱ象限A 对B 错

考题 问答题设A,B两点为控制点,XA=57.24m,YA=87.38m,αAB=58°15’24",现欲测设出P点,XP点的设计坐标为:XP=88.33m,YP=72.76m,试计算在A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数据,并简述操作的步骤。

考题 单选题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100.00,100.00),B(80.00,150.00),待测设点P的坐标为(130.00,140.00),则AP边的边长()m。A 50.99B 80C 70.89D 50

考题 单选题当欲测设点与控制点间量距不便,且无光点测距仪时,则采用()测设点位为宜。A 极坐标法B 直角坐标法C 距离交会法D 角度(方向)交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