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根据地下洞室围岩的位移判断它不稳定的主要依据是()。

  • A、位移值超过200mm;
  • B、位移值超过500mm;
  • C、位移速率越来越大;
  • D、位移速率越来越小。

参考答案

更多 “根据地下洞室围岩的位移判断它不稳定的主要依据是()。A、位移值超过200mm;B、位移值超过500mm;C、位移速率越来越大;D、位移速率越来越小。” 相关考题
考题 表明围岩已处于不稳定状态,应停止掘进时采取加固措施的位移时态曲线是( )。 A.位移速率很快变小,时态曲线很快平缓B.位移速率逐渐变小,即d2u/dt2C.位移速率不变,即,时态曲线趋于上升D.表明围岩已处于不稳定状态,应停止掘进,及时采取加固措施位移速率逐步增大,即d2u/dt2>0,时态曲线出现反弯点。

考题 根据地下洞室围岩的位移判断它不稳定的主要依据是( )。A.位移值超过200mm;B.位移值超过500mm;C.位移速率越来越大;D.位移 速率越来越小。

考题 地下洞室不稳定的判别条件之一是洞壁位移速率越来越大。()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嵌岩锚杆破坏性试验的破坏标准为是( )。A.位移量不收敛 B.总位移超过设计允许位移值 C.后一级荷载产生的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的位移增量的1.5倍 D.试验荷载达到设计值的2倍;

考题 二次衬砌的施作前应满足的条件有( )。A:渗水压力不超过设计值的1.1倍 B: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C:已生产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D:二次衬砌距开挖面距离较长 E: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考题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指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种类型的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衬砌变形、受力状态的检测。5)量测数据结果判定错误的有( )。 A:当位移速率大于2mm时,围岩处于急速变形阶段,应密切关注围岩动态 B:当位移速率在小于1mm时,围岩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C:当位移速率d2u/d2t<0,围岩处于不稳定状态,应停止掘进 D:当位移速率d2u/d2t>0,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考题 关于深部围岩位移监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多点位移计是深部围岩位移测量的常用仪器,通过监测布置在钻孔内不同深度的测点,确定这些测点位移和位移规律 B. 一般将孔底点设为基点,然后确定其他点相对于此基点的位移。只有当基点位于井巷影响圈以外,可以认为基点是不动点时,其他相对于该基点的位移就是绝对位移 C. 多点位移计可以监测围岩内部岩体的位移状况,判断岩体位移范围、监测围岩变形稳定快慢等。巷道稳定状况较好时,围岩内部变形的影响范围小,随时间推移变形速率迅速降低,且曲线规律性好,没有异常状态 D. 离层仪的原理和多点位移计相同,可以确定两点或几个点间的相对位移,相对位移过大,说明岩层发生离层(分离) E. 对围岩层间分离情况的监测,主要用于巷道侧壁,特别受采动影响的侧壁活动情况

考题 可以用以指导施工管理的量测内容有( )。A.最大位移值 B.位移速率 C.位移时态曲线 D.位移空间曲线 E.接触应力横断面分布图

考题 隧道围岩量测数据主要内容包括( )。A:位移、应力、应变时态曲线 B:位移、应力、应变速率时态曲线 C:位移、应力、应变空间曲线 D:位移、应力、应变深度曲线 E:接触应力横断面分布图

考题 隧道监控量测中获取的位移数据通过分析处理,可用于围岩稳定和支护效果的判断判断所依据的资料、数据包括( )。A:位移速率 B:位移柱状图 C:位移频谱图 D:位移时态曲线

考题 隧道监控量测中获取的位移数据通过分析处理,可用于围岩稳定和支护效果的判断判断所依据的资料、数据包括( )。A.位移速率 B.位移柱状图 C.位移频谱图 D.位移时态曲线

考题 某双车道公路隧道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掘进,对该隧道进行施工监控量测,请回答以下问题。(5)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必要处理和回归分析后,可对隧道的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进行判断。在分析判断时,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通常采用理论计算法进行信息反馈 B.以位移量测结果作为主要判断依据 C.当位移速率小于5mm/d时,可判断围岩已基本稳定 D.当位移速率很快变小,位移时态曲线很快平缓,表明围岩稳定性好

考题 可以用以指导施工管理的量测内容有( )。A:最大位移值 B:位移速率 C:位移时态曲线 D:位移空间曲线 E:接触应力横断面分布图

考题 隧道围岩量测数据主要内容包括( )。A.位移、应力、应变时态曲线 B.位移、应力、应变速率时态曲线 C.位移、应力、应变空间曲线 D.位移、应力、应变深度曲线 E.接触应力横断面分布图

考题 地下洞室不稳定的判别条件之一是洞壁位移速率越来越大。

考题 地下洞室围岩松动范围监测方法主要有多点位移计法、声波法。

考题 由于岩体的流变特性,岩体破坏前变形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1)基本稳定区——主要标志为位移速率(),亦称“一次蠕变区”,表明围岩趋于稳定状态。2)过渡区——位移速率(),亦称“二次蠕变区”,表明围岩向不稳定状态发展,需发出警告,加强支护系统。3)破坏区——位移速率(),亦称“三次蠕动区”,表明围岩已进入危险状态,须立即停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变形。

考题 公路隧道施工规范规定二次衬砌的施工应在满足下列哪些要求时才能进行()。A、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B、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70%~80%;C、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D、周边位移速度小于0.1~0.2mm/d;E、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0.2mm/d。

考题 公路隧道施工规范规定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时()才能进行。A、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B、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1~0.2mm/dC、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到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D、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到预计总位移量的70%~80%E、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考题 试述围岩稳定性判别标准(位移、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

考题 以下几项不是二次衬砌施工的前提()。A、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B、喷射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以上C、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到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考题 对于建筑基坑维护墙顶部的水平位移,下列( )选项中的监测结构达到了水平位移的报警值。()A、水平位移的累计值为15mm,变化速率为1mm/dB、水平位移的累计值为25mm,变化速率为2mm/dC、水平位移的累计值为35mm,变化速率为3mm/dD、水平位移的累计值为65mm,变化速率为6mm/d

考题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的监测频次应符合下列要求()。A、基坑向下开挖期间,监测不应少于每天两次B、当位移速率大于或等于前次监测的位移速率时,则应进行定期监测C、基坑向下开挖期间,监测不应少于每天一次D、当位移速率大于或等于前次监测的位移速率时,则应进行连续监测

考题 单选题关于衬砌须满足的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B 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C 喷射混凝土无开裂现象。

考题 单选题对于建筑基坑维护墙顶部的水平位移,下列( )选项中的监测结构达到了水平位移的报警值。()A 水平位移的累计值为15mm,变化速率为1mm/dB 水平位移的累计值为25mm,变化速率为2mm/dC 水平位移的累计值为35mm,变化速率为3mm/dD 水平位移的累计值为65mm,变化速率为6mm/d

考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 )不是二次衬砌的施作应满足的要求。A 一次衬砌刚施工完毕B 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C 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D 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

考题 多选题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A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B喷射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以上;C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到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D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