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2阶冠位制定于公元603年,按照德、仁、礼、信、义、智的大小分为()个等级。


参考答案

更多 “ 12阶冠位制定于公元603年,按照德、仁、礼、信、义、智的大小分为()个等级。 ” 相关考题
考题 孔子的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 )。 A.诗、书、礼、乐、易、春秋 B.诗、书、礼、仁、义、智 C.德、智、礼、义、诗、春秋 D.德、书、礼、乐、义、仁

考题 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五常”指的是( )。A.仁、义、礼、智、信B.仁、义、礼、智、勇C.忠、孝、仁、爱、信D.知、礼、义、廉、耻

考题 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A.仁、义、孝、礼B.信、爱、敬、惧C.仁、义、孝、忠D.仁、义、礼、智

考题 《孙子兵法》中的“将之五德”具体是指: A.仁、义、勇、智、信 B.仁、义、礼、智、信 C.智、德、仁、勇、严 D.智、信、仁、勇、严

考题 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五常”指的是(  )。 A、仁、义、礼、智、信 B、仁、义、礼、智、勇 C、忠、孝、仁、爱、信 D、知、礼、义、廉、耻

考题 603年,圣德太子依据儒家的理念制定了冠位十二阶,规定冠位品级为仁、爱、礼、信、义、智6种。

考题 古人所谓“五常之德(做人五德)”即“仁、义、礼、智、信”。

考题 4、古人所谓“五常之德(做人五德)”即“仁、义、礼、智、信”。

考题 公元603年,圣德太子依据儒家的理念制定了冠位十二阶,规定冠位品级为仁、爱、礼、信、义、智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