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既可以判断一粒黄色玉米的遗传因子组成,又能保持其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是()

  •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分析化学成分
  •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上的玉米粒色
  • C、同株自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玉米粒色
  • D、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玉米粒色

参考答案

更多 “既可以判断一粒黄色玉米的遗传因子组成,又能保持其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是()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分析化学成分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上的玉米粒色C、同株自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玉米粒色D、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玉米粒色”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椐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嫁接后的植株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保持遗传特性不变,继续保持其品种特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病毒的遗传因子可包括1到300个基因。与生命有机体不同,病毒的遗传因子可能是DNA或RNA(但不可能同时兼有!)因此DNA不是完全通用的遗传物质。()

考题 一粒玉米籽粒是一粒种子。( )A.正确B.错误

考题 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考题 一般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由显性遗传因子B控制;也有人对其无味觉,叫味盲,由遗传因子bb控制。统计味盲家族,若三对夫妇的子女味盲各是25%,50%和100%,则这三对夫妇的遗传组成最大可能是() ①、BB×BB ②、bb×bb ③、BB×bb ④、Bb×Bb ⑤、Bb×bb ⑥、BB×BbA、①②③B、④⑤⑥C、④②⑤D、④⑤②

考题 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现象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 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④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A、①②④B、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

考题 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自交,子代中显性个体占总数的()A、25%B、35%C、50%D、75%

考题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①性状的显、隐性 ②产生配子的比例 ③遗传因子组成 ④产生配子的数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

考题 有一种腿很短的鸡叫爬行鸡,由显性遗传因子B控制,在其遗传实验中得到下列结果: 第一组:爬行鸡×爬行鸡→2977只爬行鸡和995只正常鸡 第二组:爬行鸡×正常鸡→1676只爬行鸡和1661只正常鸡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完成下列问题:第一组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子代爬行鸡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正常鸡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考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考题 玉米面按特性可分普通玉米面和()玉米面。A、糯性B、白色C、黄色D、杂色

考题 一粒玉米就是一粒种子。

考题 根椐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考题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A、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B、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C、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NAD、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E、A和C都正确

考题 据分配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遗传因子不分。

考题 人类多指是由显性遗传因子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双亲一方的遗传因子为AA,那么子女均患多指B、双亲一方只要含有A,其后代都有可能出现多指C、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就患多指D、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患多指的可能性为3/4

考题 为什么孟德尔和摩尔根等科学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却不可能认识遗传因子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考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形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考题 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A、产生配子的数量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组成D、是否是纯合子

考题 问答题为什么孟德尔和摩尔根等科学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却不可能认识遗传因子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考题 填空题遗传因子在()细胞内总是成双的,而配子只含有成对的遗传因子中的()

考题 判断题当一对遗传因子都是隐性的,才表现隐性性状。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 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 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 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考题 单选题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向前发展进化,这是由于生物体具有()A 稳定和连续的特性B 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 生死和发育的特性D 应激和适应的特性

考题 判断题病毒的遗传因子可包括1-300个基因。与生命有机体不同,病毒的遗传因子可能是DNA或RNA,(但不可能同时兼有!)因此DNA不是完全通用的遗传物质。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