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财政使人民生活有保障的是()

  • A、我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 B、我国投资建设三峡工程
  • C、全国财政到2010年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将达2182亿元
  • D、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安排716.04亿元

参考答案

更多 “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财政使人民生活有保障的是()A、我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B、我国投资建设三峡工程C、全国财政到2010年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将达2182亿元D、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安排716.04亿元”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财政转移性支出项目的是()。 A、国防支出B、教育支出C、社会保障支出D、财政补贴

考题 下列各选项中,( )属于财政支出越位的表现。A.财政对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不合理补贴B.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C.基础性科研和义务教育保障力度不够D.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短缺

考题 国家财政倾斜于发展可再生资源,对我国未来发展非常重要.这说明【】①国家财政可以合理地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②国家财政对能源经济结构有重大作用③国家财政可保证能源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平衡④国家财政可以使人民生活有保障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考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支出越位表现的是()。A:财政对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不合理补贴 B: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 C:基础性科研和义务教育保障力度不够 D: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不足

考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政政策总目标的是( )。 A、保障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 C、稳定经济增长 D、国内收支平衡

考题 2015年G省将启动规模达6000亿元的政府主导型公共工程建设项目,促进经济增长。这说明财政()。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手段C、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D、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考题 “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是:()A、保障人民生活B、保障言论自由C、保障人权

考题 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忻州市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拿出15%的资金专门用于廉租房建设。忻州市的上述做法()A、体现了财政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B、体现了财政对科教文卫发展的重要作用C、说明财政是提高公共医疗水平的物质保证D、说明财政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手段

考题 中国政府在中央财政中新增7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工业锅炉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39电机系统节能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并对企业按节能量进行奖励。这体现了()A、财政在优化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B、财政有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C、财政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D、财政能调控经济平稳运行

考题 2012年,财政部进一步加大了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的预拨力度,及时足额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油价调整而降低。这说明()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③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加大财政补贴是增加农民种粮收益的关键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考题 截至2012年10月6日,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87亿元。上述做法表明()。 ①国家财政支出主要是用于社会保障和经济建设 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③中央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中央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考题 近几年,山东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山东省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以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说明()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B、国家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C、实现社会公平要把社会保障支出放在财政支出的首位D、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考题 “十一五”期间,要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和完善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意味着() ①政府更多地注重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②政府努力使人民生活有保障 ③体现了价值规律的要求 ④将增加财政支出,出现财政赤字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考题 2013年5月15日,中央财政下拨80亿元(人民币,下同)专项资金,支持地方保障房建设。下拨的这笔资金分配比例为:东部地区25335万元,占3.1%;中部地区433275万元,占54.2%;西部地区341390万元,占42.7%。上述做法表明()。 ①国家财政支出主要是用于社会保障和经济建设 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③中央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中央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考题 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使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是相同的。这说明()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我国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合理的、完善的C、中央财政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D、中央财政是农民平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的法律保障

考题 针对目前严峻的物价形势,某市政府向城乡低收人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这说明()A、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B、财政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C、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D、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考题 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规定,央企应上交国家红利的比例,按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按照这一规定,2009年财政部征收的红利总量将超过500亿,并有可能达到800亿,将用于弥补社会保障资金亏空。这表明()A、我国财政能集中力量办大事B、我国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C、我国财政能有效调节资源的配置D、我国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考题 为保障惠及百姓的举措得以顺利实施,国家要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主要体现财政的作用是()A、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考题 下列选项不属于民生领域金融产品的是()A、银税通B、财政集中支付C、金融社保卡D、军人保障卡

考题 2013年,我国再次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筹资标准,达到340元左右,其中各级政府财政补助增加到人均280元。这表明财政()A、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B、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C、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D、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考题 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我们竭诚尽力,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制度建设,兜住民生底线,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这说明()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C、财政是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D、财政的民生支出与民生改善始终成正比关系

考题 根据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国家适当提高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加强了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救助。这说明财政()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C、是解决物价周期性波动的物质基础D、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考题 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储蓄型保障模式具有的优点()。A、实现了社会保障的社会化B、体现社会公平C、使居民能享受很高的福利水平D、能够有效地降低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考题 广清轻轨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正式通车,需财政投入约145.9亿元。广清轻轨建成通车将促使清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材料主要表明()A、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考题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储蓄型保障模式具有的优点()。A 实现了社会保障的社会化B 体现社会公平C 使居民能享受很高的福利水平D 能够有效地降低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考题 单选题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要求各地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这意味着,数千万困难群众在物价上涨达到一定幅度和时间后,将得到政府的临时价格补贴。这说明()①物价决定消费水平和质量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③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④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考题 多选题下列能直接改变相对价格结构的支出有()。A社会保障支出B财政补贴支出C财政投资支出D债务利息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