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对于一个稳定的服从正态分布的生产过程,计算出它的过程能力指数Cp=1.65,Cpk=0.92。这时对生产过程作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有(  )。[2007年真题]
A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且过程的标准差太大

B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过程的标准差尚可

C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尚可,但过程的标准差太大

D

对于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情况及过程的标准差都不能作出判断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无偏移情况的Cp表示过程加工的一致性,即“质量能力”,Cp越大,则质量能力越强;Cp=1.65时,过程能力充分,技术管理能力很好,过程标准差尚可;有偏移情况的Cpk反映过程中心μ与公差中心M的偏移情况,Cpk越大,则二者偏离越小。
更多 “单选题对于一个稳定的服从正态分布的生产过程,计算出它的过程能力指数Cp=1.65,Cpk=0.92。这时对生产过程作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有(  )。[2007年真题]A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且过程的标准差太大B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过程的标准差尚可C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尚可,但过程的标准差太大D 对于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情况及过程的标准差都不能作出判断”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具有双侧公差的工序过程能力分析结果发现Cp=1.6,Cpu=1.0,过程能力指数提示过程改进的主要方向是:() A.减小过程标准差B.降低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C.提高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D.凭这两个指数不能肯定改进方向,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确定

考题 在起重设备厂中,对于供应商提供的垫片厚度很敏感。垫片厚度的公差限要求为12毫米±1毫米。供应商对他们本月生产状况的报告中只提供给出Cp=1.67,Cpk=1.33这两个数据。这时可以对于垫片生产过程得出结论说:() A.平均值偏离目标值大约0.20毫米B.平均值偏离目标值大约0.40毫米C.平均值偏离目标值大约0.60毫米D.以上结果都不对

考题 用钢材弯曲成某夹具的产品中,其间隙的上、下规范限分别为(单位:cm):USL= 0.9,LSL=0.5,生产过程中间隙大小X服从与规范中心重合的正态分布,标准差σ=0.075。该生产过程的能力指数Cp为( )。A.0.89B.0.98C.1.25D.1.67

考题 对于一个稳定的服从正态分布的生产过程,计算出它的过程能力指数Cp=1.65,Cpk=0.92。这时对生产过程作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有( )。A.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且过程的标准差太大B.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过程的标准差尚可C.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尚可,但过程的标准差太大D.对于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情况及过程的标准差都不能作出判断

考题 对于一个稳定的服从正态分布的生产过程,计算出它的过程能力指数Cp = 1. 65, Cpk=0. 92。这时对生产过程作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有( )。 A.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且过程的标准差太大 B.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太远,过程的标准差尚可 C.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尚可,但过程的标准差太大 D.对于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公差中心情况及过程的标准差都不能作出判断

考题 共用题干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毫米,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中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这种状态被称为()。A:过程有偏B:过程无偏C:充足状态D:不足状态

考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 ,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 。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 =0002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题: 本题中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这种状态被称为 ()。A 、 过程有偏 B 、 过程无偏 C 、 充足状态 D 、 不足状态

考题 关于过程能力及过程能力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过程能力的大小与公差无关 B. Cp等于公差除以3倍的过程质量特性标准差 C. Cp值越大,表明过程质量特性的离散程度越大 D. Cp与CpK的差反映了过程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的偏离程度 E. Cp = 1时,99. 73%的过程输出将在规范范围内

考题 某一稳定的零件生产过程质量特性值具有双侧公差,零件质量特性均值比公差中心值稍大些,过程能力指数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后来生产过程获得了改进,其标准差降低为原来标准差的90%,均值维持不变。这时,对于能力指数Cp和Cpk的改进状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Cp提高约11%,Cpk也提高约11%B、Cp提高约11%,Cpk的提高值比11%要大C、Cp提高约11%,Cpk的提高值比11%要小D、对于Cp及Cpk的提高值都完全无法断定

考题 对生产的螺钉直径加以监控,可以得知过程是稳定的,螺钉直径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给定的公差限是双侧的,计算后得知Cpl=0.8,Cpu=1.4.这时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过程的平均值高于公差中心B、过程的平均值低于公差中心C、Cp值是1.1D、Cpk值是0.8

考题 某具有双侧公差的工序过程能力分析结果发现Cp=1.6,Cpu=1.0,过程能力指数提示过程改进的主要方向是:()A、减小过程标准差B、降低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C、提高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D、仅凭这两个指数不能肯定改进方向,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确定

考题 关于CP、CPK的说法,正确的是()A、CP大于或等于CPKB、CP大于或等于KCPC、CP很大,CPK很小,说明过程的散布很小,均值偏离中心很大D、CP很大,CPK很小,说明过程的散布很大,均值偏离中心很小

考题 对于一个稳定的分布为正态的生产过程,计算出它的工序能力指数Cp=1.65,Cpk=0.92。这时,应该对生产过程作出下列判断().A、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太远,且过程的标准差太大。B、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太远,过程的标准差尚可。C、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尚可,但过程的标准差太大。D、对于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情况及过程的标准差都不能作出判断。

考题 工序能力指数是反映()的指标。A、分布范围与公差范围绝对偏离程度B、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绝对偏离程度C、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D、工序能力是否充足及程度

考题 某过程具有双侧公差,对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结果发现Cp=1.55,Cpl=0.6,根据这一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pu=2.5B、应努力增大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C、应努力减低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D、公差范围一定小于6倍过程输出的标准差

考题 某具有双侧公差的工序过程能力分析结果发现pC=1.6,puC=1.0,过程能力指数提示过程改进的主要方向是:()A、减小过程标准差B、降低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C、提高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D、仅凭这两个指数不能肯定改进方向,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确定

考题 对于一个稳定的分布为正态的生产过程,计算出它的工序能力指数Cp=0.8,Cpk=0.52。这时,应该对生产过程作出下列判断()A、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太远,且过程的标准差太大。B、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太远,过程的标准差尚可。C、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尚可,但过程的标准差太大。D、对于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情况及过程的标准差都不能作出判断。

考题 多选题关于CP、CPK的说法,正确的是()ACP大于或等于CPKBCP大于或等于KCPCCP很大,CPK很小,说明过程的散布很小,均值偏离中心很大DCP很大,CPK很小,说明过程的散布很大,均值偏离中心很小

考题 单选题某一稳定的零件生产过程质量特性值具有双侧公差,零件质量特性均值比公差中心值稍大些,过程能力指数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后来生产过程获得了改进,其标准差降低为原来标准差的90%,均值维持不变。这时,对于能力指数Cp和Cpk的改进状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 Cp提高约11%,Cpk也提高约11%B Cp提高约11%,Cpk的提高值比11%要大C Cp提高约11%,Cpk的提高值比11%要小D 对于Cp及Cpk的提高值都完全无法断定

考题 单选题某具有双侧公差的工序过程能力分析结果发现pC=1.6,puC=1.0,过程能力指数提示过程改进的主要方向是:()A 减小过程标准差B 降低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C 提高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D 仅凭这两个指数不能肯定改进方向,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确定

考题 单选题在起重设备厂中,对于供应商提供的垫片厚度很敏感。垫片厚度的公差限要求为12毫米±1毫米。供应商对他们本月生产状况的报告中只提供给出Cp=1.33,Cpk=1.00这两个数据。这时可以对于垫片生产过程得出结论说().A 平均值偏离目标12毫米大约0.25毫米B 平均值偏离目标12毫米大约0.5毫米C 平均值偏离目标12毫米大约0.75毫米D 以上结果都不对

考题 单选题对于一个稳定的分布为正态的生产过程,计算出它的工序能力指数Cp=0.8,Cpk=0.52。这时,应该对生产过程作出下列判断()A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太远,且过程的标准差太大。B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太远,过程的标准差尚可。C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尚可,但过程的标准差太大。D 对于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情况及过程的标准差都不能作出判断。

考题 单选题某具有双侧公差的工序过程能力分析结果发现Cp=1.6,Cpu=1.0,过程能力指数提示过程改进的主要方向是:()A 减小过程标准差B 降低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C 提高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D 仅凭这两个指数不能肯定改进方向,要结合工程实际状况确定

考题 多选题某过程具有双侧公差,对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结果发现Cp=1.55,Cpl=0.6,根据这一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pu=2.5B应努力增大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C应努力减低过程均值至公差中心D公差范围一定小于6倍过程输出的标准差

考题 单选题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中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这种状态被称为()。A 过程有偏B 过程无偏C 充足状态D 不足状态

考题 单选题对于一个稳定的分布为正态的生产过程,计算出它的工序能力指数Cp=1.65,Cpk=0.92。这时,应该对生产过程作出下列判断().A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太远,且过程的标准差太大。B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太远,过程的标准差尚可。C 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尚可,但过程的标准差太大。D 对于生产过程的均值偏离目标情况及过程的标准差都不能作出判断。

考题 多选题工序能力指数是反映()的指标。A分布范围与公差范围绝对偏离程度B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绝对偏离程度C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D工序能力是否充足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