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
A

转点

B

交点

C

竖曲线

D

平曲线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A 转点B 交点C 竖曲线D 平曲线” 相关考题
考题 公路纵断面上纵坡变化的交点,称为()。 A、转点B、相交点C、转折点D、变坡点

考题 为检查维修渗沟,宜设置检查井的地点有()。A.路线平曲线交点处 B.渗沟平面转折处 C.渗沟纵坡由陡变缓处 D.路线凸形竖曲线处 E.渗沟纵坡由缓变陡处

考题 为检查、维修渗沟,宜设置检查井的地点有( )。2014年 A.路线平曲线交点处 B.渗沟平面转折处 C.渗沟纵坡由陡变缓处 D.路线凸型竖曲线处 E.渗沟纵坡维修渗沟坡由缓变陡处

考题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垂直剖切的立面为纵断面,纵断面线形主要由( )组成。A.纵坡和平曲线 B.平曲线和竖曲线 C.横坡和纵坡 D.纵坡和竖曲线

考题 为检查维修渗沟,宜设置检查井的地点有()。 A、路线平曲线交点处 B、渗沟平面转折处 C、渗沟纵坡由陡变缓处 D、路线凸形竖曲线处 E、渗沟纵坡由缓变陡处

考题 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A、转点B、交点C、竖曲线D、平曲线

考题 公路纵断面的基本参数包括最大允许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与()。A、曲线半径B、竖曲线C、起坡点D、缓和坡段

考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小半径平曲线和凹型竖曲线的纵坡变换处,应设置()。A、假缝B、胀缝C、施工缝D、缩缝

考题 关于平纵组合,正确的说法()A、在凸形竖曲线顶部可插入小半径平曲线B、避免在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C、在凸形竖曲线顶部可设置反向曲线的变曲点D、在凹形竖曲线底部可设置反向曲线的变曲点

考题 关于竖曲线,正确的有()。A、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B、四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可不设置竖曲线C、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抛物线D、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E、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

考题 纵断面设计步骤正确的一项是()A、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试坡——调整——核对——定坡——设置竖曲线B、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定坡——调整——核对——试坡——设置竖曲线C、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试坡——核对——定坡——调整——设置竖曲线D、准备工作——标注控制点——定坡——调整——试坡——核对——设置竖曲线

考题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ω为8%,竖曲线半径R为3000m,则竖曲线的外距E为()。

考题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ω为6%,竖曲线半径为2000m,变坡点桩号为K1+200,则该竖曲线起点桩号为()。

考题 如图所示,某转坡点处相邻两纵坡为i1=-5%(下坡)和i2=3%(上坡),转坡点桩号为K3+700,转坡点设计标高为456.321m。设已知竖曲线外距E=1.5m,试据此计算: (1)竖曲线的半径R、长度L和切线长T; (2)竖曲线的起、终点桩号和设计标高; (3)桩号K3+660和K3+730处的设计标高。

考题 竖曲线符号的中点是()。A、竖曲线的起点B、竖曲线的终点C、竖曲线的起点或终点D、两纵坡线的变坡点

考题 在公路纵坡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缓和冲击和保证行车视距B、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性C、为了提高行车速度D、为了排水畅通

考题 在路线纵断面图中,两纵坡的交点(变坡点)设置圆形()。A、竖曲线B、平曲线

考题 在道路的纵断面上,对两个不同坡度的坡段的转折处设置的缓和曲线称为()A、竖曲线B、圆曲线C、平曲线D、纵曲线

考题 多选题关于竖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A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B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C竖曲线长度应达到竖曲线最小长度规定D竖曲线半径应达到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规定

考题 单选题公路路线在纵断面上由平坡、上坡、下坡和()组成。A 平曲线B 竖曲线

考题 单选题在公路纵坡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的主要原因是()。A 为了缓和冲击和保证行车视距B 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性C 为了提高行车速度D 为了排水畅通

考题 单选题在路线纵断面图中,两纵坡的交点(变坡点)设置圆形()。A 竖曲线B 平曲线

考题 单选题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小半径平曲线和凹型竖曲线的纵坡变换处,应设置()。A 假缝B 胀缝C 施工缝D 缩缝

考题 单选题竖曲线符号的中点是()。A 竖曲线的起点B 竖曲线的终点C 竖曲线的起点或终点D 两纵坡线的变坡点

考题 单选题公路纵断面的基本参数包括最大允许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与()。A 曲线半径B 竖曲线C 起坡点D 缓和坡段

考题 单选题公路纵断面上纵坡变化的交点,称为()A 转点B 相交点C 转折点D 变坡点

考题 单选题关于平纵组合,正确的说法()A 在凸形竖曲线顶部可插入小半径平曲线B 避免在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C 在凸形竖曲线顶部可设置反向曲线的变曲点D 在凹形竖曲线底部可设置反向曲线的变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