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
A

乙因妻丙外遇而决意杀之。甲对此不知晓,出于其他原因怂恿乙杀丙。后乙杀害丙。甲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B

乙基于敲诈勒索的故意恐吓丙,在丙交付财物时,知情的甲中途加入帮乙取得财物。甲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

C

乙、丙在五金店门前互殴,店员甲旁观。乙边打边掏钱向甲买一羊角锤。甲递锤时对乙说“你打伤人可与我无关”。乙用该锤将丙打成重伤。卖羊角锤是甲的正常经营行为,甲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

D

甲极力劝说丈夫乙(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丙的贿赂,乙坚决反对,甲自作主张接受该笔贿赂。甲构成受贿罪的间接正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A项,成立教唆犯要求有教唆故意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一般而言,教唆犯认识到自己的教唆行为会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故意进而实施犯罪。本项中,虽然甲实施了教唆行为,但乙在此之前已决意杀害其妻丙,甲的行为并未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因此不构成教唆犯。
B项,承继的共犯,是指在犯罪实施了一部分后,在犯罪既遂前,行为人参与进来帮助或者实行犯罪行为。敲诈勒索罪需取得财物才成立既遂。该项中,知情的甲是在丙交付财物时中途加入帮乙取得财物的,构成共犯。
C项,满足以下条件的构成中立的帮助犯:①主观上明知他人即将犯罪;②客观行为给对方犯罪起到了实质紧迫的促进作用。甲明知乙购买羊角锤立即作为殴打丙的犯罪工具,客观上对乙起到了实质紧迫的帮助作用,因此构成中立帮助行为
D项,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成为受贿罪的共犯,但不能成为受贿罪的正犯。该项中,乙坚决反对接受丙的贿赂,故不构成受贿罪。甲单独实施受贿行为,应认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更多 “多选题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A乙因妻丙外遇而决意杀之。甲对此不知晓,出于其他原因怂恿乙杀丙。后乙杀害丙。甲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B乙基于敲诈勒索的故意恐吓丙,在丙交付财物时,知情的甲中途加入帮乙取得财物。甲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C乙、丙在五金店门前互殴,店员甲旁观。乙边打边掏钱向甲买一羊角锤。甲递锤时对乙说“你打伤人可与我无关”。乙用该锤将丙打成重伤。卖羊角锤是甲的正常经营行为,甲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D甲极力劝说丈夫乙(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丙的贿赂,乙坚决反对,甲自作主张接受该笔贿赂。甲构成受贿罪的间接正犯” 相关考题
考题 周某为抢劫财物在某昏暗场所将王某打昏浔周某的朋友高某正好经过此地,高某得知真相后应周某的要求提供照明,使周某顺利地将王某钱包拿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高某与周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B.周某构成抢劫罪,高某构成盗窃罪,属于共同犯罪C.周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D.高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考题 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重大案犯乙趁机逃脱。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B.甲、乙不成立共同犯罪 C.甲、乙成立事中共犯 D.应按照甲、乙所犯之罪分别处罚

考题 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必须有共同故意,无须共同行为 B.共同犯罪不是个人行为的简单相加 C.共同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相同 D.单位犯罪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该单位本身成立共同犯罪

考题 关于聚众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共同犯罪 B:都不属于共同犯罪 C:部分属于共同犯罪 D:与共同犯罪属不同概念,两者没有关系

考题 下列关于盐渍土的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考题 (2006年真题)甲教唆乙杀丁,丙知情后,给乙提供一把匕首,乙将丁杀害.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复杂共同犯罪 B.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必要共同犯罪 C.甲、乙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 D.丙一般可以认定为从犯

考题 (2008年真题)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B.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处罚 C.事前与盗窃犯罪人通谋、事后为其销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D.实行犯的实行行为超过了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其他共同犯罪人对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考题 关于实行犯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按照我国《刑法》总则的规定,有的教唆犯也是实行犯B、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就是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在对简单共同犯罪中的各实行犯进行处罚时,要遵循“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D、间接正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实行犯

考题 多选题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3年真题]A丙、丁均触犯危险驾驶罪,属于共同犯罪B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丁构成危险驾驶罪C丙、丁虽构成共同犯罪,但对丙结合事实四应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对丁应按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D丙、丁未能完成预定的飙车行为,但仍成立犯罪既遂

考题 多选题丁某教唆17岁的肖某抢夺他人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A丁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B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C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D丁某与肖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考题 单选题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A 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B 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C 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D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

考题 多选题关于证券投资基金运用基金财产进行投资的范围,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真题]A可以买卖该基金管理人发行的债券B可以买卖上市交易的股票、债券C不得从事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D不得用于承销证券

考题 多选题关于刑事诉讼当事人中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真题]A撤回起诉、申请回避B委托诉讼代理人、提起自诉C申请复议、提起上诉D申请抗诉、提出申诉

考题 多选题法院开庭审理时一方当事人未到庭,关于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真题]A延期审理B按原告撤诉处理C缺席判决D采取强制措施拘传未到庭的当事人到庭

考题 多选题关于对法庭审理中违反法庭秩序的人员可采取的措施,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A警告制止B强行带出法庭C只能在1000元以下处以罚款D只能在10日以下处以拘留

考题 多选题关于乙与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08年真题]A乙与甲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B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乙的行为属于抢夺罪,两者在抢夺罪这一重合犯罪之内成立共同犯罪,即成立抢夺罪的共同犯罪C乙既不对丁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也不对丁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D乙不对丁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对丁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

考题 多选题关于致丙重伤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10年真题]A乙明确叫甲停车,可以成立犯罪中止B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C甲的行为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对于丙的重伤后果,乙不应当负责D乙没有实施共同伤害行为,不构成犯罪

考题 多选题关于民事起诉状应当包括的内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真题]A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B案由C诉讼请求D证据和证据来源

考题 多选题关于可以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案件范围,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A交通肇事罪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刑讯逼供罪

考题 单选题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 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甲、乙成立共同过失犯罪,才能对甲、乙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B 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藏处和财物。甲、乙构成共同犯罪C 交警甲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甲、乙构成共同犯罪D 公安人员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风报信助其逃避处罚。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考题 多选题关于对本案享有管辖权的法院,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09年真题]AY省A县法院BY省B县法院CY省C县法院DW省D县法院

考题 多选题在刘某办理出资手续后,关于汽车所有权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A乙公司B张某C刘某D丁公司

考题 单选题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B 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C 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D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

考题 多选题周某为抢劫财物在某昏暗场所将王某打昏。周某的朋友高某正好经过此地,高某得知真相后应周某的要求提供照明,使周某顺利地将王某钱包拿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A高某与周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B周某构成抢劫罪,高某构成盗窃罪,属于共同犯罪C周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D高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考题 问答题试述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2015年真题]

考题 多选题关于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条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A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B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C初次犯罪D没有受过其他处罚

考题 多选题关于证人与鉴定人的共同特征,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A是当事人以外的人B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没有利害关系C具有不可替代性D有义务出席法庭接受控辩双方询问

考题 多选题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A16周岁的甲唆使14周岁的乙抢劫成立共同犯罪B16周岁的甲与14周岁的乙共同盗窃巨额财物成立共同犯罪C16周岁的甲提供毒药帮助14周岁的乙将丙杀死成立共同犯罪D16周岁的甲指使14周岁的乙贩毒成立共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