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建筑物地下室的外包底面积为800m2,埋置深度d=2m,上部结构的竖向力为160MN,已知未经修正的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下列关于天然地基上的基础选型的建议中哪个选项是最合适的?()
A

柱下独立基础

B

条形基础

C

十字交叉形基础

D

筏型基础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建筑物地下室的外包底面积为800m2,埋置深度d=2m,上部结构的竖向力为160MN,已知未经修正的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下列关于天然地基上的基础选型的建议中哪个选项是最合适的?()A 柱下独立基础B 条形基础C 十字交叉形基础D 筏型基础” 相关考题
考题 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为减小由上部结构传至软弱下卧层表面的竖向应力,应()。 A、加大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B、加大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C、减小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D、减小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考题 某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00kPa,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ηd分别为0.3、1.6,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埋深2m,持力层土的重度为18kN/m3,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7kN/m3,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kPa。 A、207.7 B、240.8 C、243.2 D、246.2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7.淤泥质土层②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和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分别为(  )kPa。 A. 70.6;141.3 B. 73.4;141.3 C. 70.6;119.0 D. 73.4;119.0

考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在下列关于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宽度修正方法的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深度修正系数是按基础埋置深度范围内土的类型查表选用的 B. 宽度修正系数是按持力层土的类型查表选用的 C. 对于软土地基采用换填法加固持力层,宽度修正系数按换填后的土选用 D. 深度修正时采用的土的重度为基底以上的加权平均重度

考题 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的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下列选项中哪几项表达是错误的? (A)附加压力的扩散是采用弹性理论应力分布方法计算 (B)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直接按照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 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

考题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持力层的标高 B.地下水位置 C.刚性基础的底面宽度 D.柔性基础的底面宽度

考题 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k=320kN/m,基础宽度b=4m,基础埋置深度d=2m,基础底面以上土层的天然重度γ=18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距离z=2m,已知扩散角θ= 25°。试问,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 35kPa (B) 45kPa (C) 57kPa (D) 66kPa

考题 已知基础宽度10m,长度20m,埋置深度4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 12kN/m3,持力层的厚度2.0m;土的重度18kN/m3;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是130kPa,则基底总压力必须小于( )才能满足软弱下卧层强度要求。 A66kPa B114kPa C138kPa D88kPa

考题 多层建筑物,条形基础,基础宽度1.0m,埋深2.0m。拟增层改造,荷载增加后,相应于荷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160kN/m,采用加深,加宽基础方式托换,基础加深2.0m,基底持力层土质为粉砂,考虑深宽修正后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无地下水,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取22kN/m3。荷载增加后设计选择的合理的基础宽度为下列哪个选项? (A) 1. 4m (B) 1. 5m (C) 1. 5m (D) 1. 7m

考题 已知基础宽度10m,长度20m,埋置深度4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 12kN/m3,持力层的厚度2.0m;土的重度18kN/m3;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的地基承载力是130kPa,则基底总压力必须小于( )才能满足软弱下卧层强度要求。A.66kPA. B.114kPA. C.138kPA. D.88kPA.

考题 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k=320kN/m,基础宽度A=4m,基础埋置深度d=2m,基础底面以上土层的天然重度y = 18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z=2m,已知扩散角θ=25°。试问,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 A. 35kPa B. 45kPa C. 57kPa D. 66kPa

考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 当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时,作用在该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pk最接近于(  )kPa。A.182.5 B.150 C.148.8 D.120

考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置深度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相应的竖向力标准值Fk=480kN(恒载占60%,活载占40%,准永久值系数ψq=0.5)。已知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22所示。

考题 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在对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进行深宽修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挖方内的基础,基础埋置深度由开挖后的地面算起B、如果持力层为透水者,基底以上在水中的土的容重采用浮重度,即土的饱和重度减水的重度C、如果持力层为不透水者,基底以下持力层的重度采用土的饱和重度D、冻土不再进行深宽修正

考题 建筑物地下室的外包底面积为800m2,埋置深度d=2m,上部结构的竖向力为160MN,已知未经修正的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下列关于天然地基上的基础选型的建议中哪个选项是最合适的?()A、柱下独立基础B、条形基础C、十字交叉形基础D、筏型基础

考题 已知某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3.5m*5.0m,埋深d=2m。由上部结构传下的竖向荷载F=4500kN,则基底压力为()Kpa。

考题 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下列选项中表达正确的是哪一项?()A、附加压力的扩散是采用弹性理论应力分布方法计算B、软弱下卧面的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直接按照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的尺寸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

考题 下列选项中不对基础底面积的大小构成影响的因素是()A、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设计值B、基础的类型C、地基承载力设计值D、基础的埋置深度

考题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A、持力层B、埋置深度C、高度D、宽度

考题 单选题已知上部结构传至独立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1500kN,基础自重和基础台阶上的土重之和为200kN,假定基础埋置深度为2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为18kN/m3,地基承载力为340kPa,则基础底面积的最小设计值为()A 基础底面积应最接近于4.0m2B 基础底面积应最接近于4.5m2C 基础底面积应最接近于5.0m2D 基础底面积应最接近于6.5m2

考题 单选题已知某基础形心受到上部结构传来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400kN,基础埋深1.5m,基础底面尺寸为3m×2m,则其基底压力为()kPa。()A 66.7B 96.7C 230D 200

考题 单选题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k=320kN/m,基础宽度b=4m,基础埋置深度d=2m,基础底面以上土层的天然重度γ=18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距离z=2m,已知扩散角θ=25°。试问,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2010年真题]A 35kPaB 45kPaC 57kPaD 66kPa

考题 单选题基底平均压力为300kPa,持力层地基承载力为100kPa,基础埋置深度不能大于1.0,下列基础方案中可以选择的基础形式为()A 混凝土基础B 砖基础C 钢筋混凝土基础D 灰土基础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论述中,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是(  )。A附加压力扩散是按弹性理论应力分布原理计算的B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按照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影响,可只按照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考题 多选题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下列选项中(  )表达是错误的。[2007年真题]A附加压力的扩散是采用弹性理论应力分布方法计算B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直接按照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的尺寸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

考题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对基础底面积的大小构成影响的因素是()A 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设计值B 基础的类型C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D 基础的埋置深度

考题 单选题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A 持力层B 埋置深度C 高度D 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