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某市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项目法人按照“三项”制度的要求,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决定由某施工单位B承建。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施工过程中,采取了隧洞导流的方法。背景资料中的“三项”制度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某市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项目法人按照“三项”制度的要求,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决定由某施工单位B承建。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施工过程中,采取了隧洞导流的方法。背景资料中的“三项”制度指的是什么?” 相关考题
考题 某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枯水期流星很少坝型为土石坝,黏土心墙防渗坝址处河道较窄,岸坡平缓。根据该项目的工程条件,施工导流方式较适宜采用( )导流。 A.隧洞B.明渠C.涵管D.渡槽

考题 某引水枢纽工程主要由重力坝和节制闸组成,其中主坝坝高110.8m,年引水量1.6 亿m3,节制共6 孔,单孔净宽6m,最大泄洪流量550m3/s。该枢纽工程在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方便施工导流和安全度汛,工程施工采用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围堰采用土石结构。截流闭气后,施工单位进行基坑排水清淤。初期排水过程中,发生围堰边坡坍塌事故,施工单位通过调整排水流量,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问题:指出事件一中初期排水排水量的组成。发生围堰边坡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考题 某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 亿m3,电站装机容量6.0MW,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90.3 米,灌溉引水洞引水流量45m3/s,溢洪道控制段共5 孔,每孔净宽15 米。 问题:指出本水库枢纽工程的等别、电站主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的级别,以及本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的建造师级别。

考题 某水利枢纽由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108m3,电站装机容量6.0MW,主坝为黏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90.3 米。 问:说明本水库枢纽工程的等别、主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的级别。

考题 跨流域调水工程 【素材】 青城市为缓解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水库,年均调水量为1.87*107 m3,设计污水流量为0.75 m3/s。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3*107m3,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和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堤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12*107m3,坝前回水约3.2 km;输水工程全长42.94 km,由引水隧洞和输水管道组成。其中引水隧洞长19.51 km,洞顶埋深8~32 m,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DN 1300的预应力砼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1.8~2.5 m,管线总长为23.43 km。按工程设计方案,坝前回水淹没耕地9 hm2,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1.7*105 m3,工程弃渣方案拟设两个集中弃渣场用于枢纽工程。 【问题】 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 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4.列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考题 青城市为缓解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水库,年均调水量为1.87×10^7m3,设计引水流量为0.75m3s。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3×10^7m3,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和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堤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12×10^7m3,坝前回水约3.2km;输水工程全长42.94km,由引水隧洞和输水管道组成。其中引水隧洞长19.51km,洞顶埋深8~32m,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DN1300的预应力砼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1.8~2.5m,管线总长为23.43km。按工程设计方案,坝前回水淹没耕地9hm2,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1.7×10^5m3,工程弃渣方案拟设两个集中弃渣场用于枢纽工程。 【问题】 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 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4.列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考题 第六题 调水工程  某城市为解决城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的碧河水库,年均调水量为1.87×107m3,设计引水流量为0.75m3/s,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3×107m3,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   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低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12×107m3,坝前回水约3.2km,输水工程全长42.94km,由引水隧洞和管道组成,其中引水隧洞长19.51km,洞项埋深8~32m。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DN1300的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1.8~2.5m,管线总长为23.43km。   按工程设计方案,坝前回水淹没耕地9hm2,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17万m3。工程弃渣方案拟设置两个集中式弃渣场,消纳引水枢纽工程和引水隧洞工程的弃渣。1#弃渣场容量8.9万m3,位于引水枢纽坝址下游的河滩上;2#弃渣场容量120万m3,位于引水隧洞出口附近的一荒沟内,弃渣场均设计有挡渣设施。工程施工道路主要依靠乡村道路。   某城市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10mm,土地沙化、荒漠化趋势严重,工程区分布有面积不等的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丘,引水工程沿线以沙生植被为主。大清河坝址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拟建引水坝址下游5km为大清河灌区,该灌区是该城市粮食主产区,以大清河为主要灌溉水源。经水资源论证,调水工程不影响该灌区用水。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包括哪些区域? 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分析说明工程弃渣方案的环境合理性。 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列出工程实施中需要采取的三项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考题 背景资料 y 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条河流,根据河流规划拟建一水电站,主坝为土石坝。工程同时兼有防洪、发电、灌溉等任务。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 20m,河床中部厚达 32 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从筑坝材料上看,坝址上下游 2km 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 190 万 m3作为防渗体之用,又有 1250万 m3的砂砾料作坝壳,作心墙和斜墙坝都是可行的。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自然含水量较高,不宜大量采用黏性土料,以薄心墙、薄斜墙较为有利,又因坝基条件复杂、处理工程量大、工期长,故设计方案为斜墙坝。经过专家论证,由于涵管泄流能力有限,因此采用涵管无法满足施工导流要求。 <1>、某设计单位给出的施工导流方案采用纵向围堰,分期修建土坝,采用明渠导流等。你认为此设计方案是否合理?你认为应如何选择导流方案? <2>、施工分期应如何考虑? <3>、在该土石坝开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筑坝材料碾压试验等试验项目。碾压试验的目的是什么?除碾压试验外,施工单位还应进行哪些施工试验? <4>、简述本工程坝体土、砂填筑中,接头处理的技术要求

考题 枢纽工程中拦河水闸的工程等别,应根据()确定。A . 拦蓄库容 B . 与该枢纽工程等别相同 C . 防洪标准 D . 灌溉面积

考题 背景资料 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在左岸设有开敞式溢洪道。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大。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20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在坝址的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用,另有1250万m3的砂砾料可用作坝壳料。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天然含水量较高,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土石坝设计方案选为斜墙坝。 问题 1.在初步设计文件里,采用了分段围堰法导流,明渠导流方案。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分析说明理由;若不合理,你认为应如何选择导流方案? 2.针对该土石坝施工,你认为如何做好料场规划? 3.作为项目经理,如何安排斜墙和反滤料及坝壳的施工?

考题 碾压混凝土坝工程枢纽的施工导流宜采用隧洞、明渠或利用碾压混凝土坝的缺口等导流方式。

考题 ()枢纽工程由珊溪水库和赵山渡引水工程组成,具有防洪、抗旱、供水、灌溉、发电、生态等综合效益。A、珊溪水利B、分水江水利C、平水江水利

考题 在河流的适当地点修建以坝为主体、运行中相互配合的若干水工建筑物,形成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供水和渔业等作用的综合体,称为()。A、水闸枢纽B、蓄水枢纽C、水库枢纽D、取水枢纽

考题 水工隧洞指为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各项任务而设置的隧洞,水工隧洞的主要作用有哪些?()A、抬高上游水位B、引水发电、灌溉C、放空水库D、施工导流

考题 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在左岸设有开敞式溢洪道。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大。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20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在坝址的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用,另有1250万m3的砂砾料可用作坝壳料。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天然含水量较高,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土石坝设计方案选为斜墙坝。作为项目经理,如何安排斜墙和反滤料及坝壳的施工顺序?

考题 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在左岸设有开敞式溢洪道。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大。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20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在坝址的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用,另有1250万m3的砂砾料可用作坝壳料。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天然含水量较高,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土石坝设计方案选为斜墙坝。针对该土石坝施工,你认为如何做好料场规划?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在左岸设有开敞式溢洪道。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大。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20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在坝址的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用,另有1250万m3的砂砾料可用作坝壳料。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天然含水量较高,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土石坝设计方案选为斜墙坝。 问题 1.在初步设计文件里,采用了分段围堰法导流,明渠导流方案。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分析说明理由;若不合理,你认为应如何选择导流方案? 2.针对该土石坝施工,你认为如何做好料场规划? 3.作为项目经理,如何安排斜墙和反滤料及坝壳的施工?

考题 问答题某市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项目法人按照“三项”制度的要求,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决定由某施工单位B承建。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施工过程中,采取了隧洞导流的方法。针对该土石坝施工,应如何做好料场规划?

考题 问答题某市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项目法人按照“三项”制度的要求,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决定由某施工单位B承建。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施工过程中,采取了隧洞导流的方法。背景资料中的“三项”制度指的是什么?

考题 问答题某市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项目法人按照“三项”制度的要求,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决定由某施工单位B承建。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施工过程中,采取了隧洞导流的方法。 隧洞导流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我国西南地区的某河流上,根据河流规划拟建一水电站枢纽工程,主坝二级土石坝。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功能。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坝址位置河谷狭窄,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从筑坝材料上看坝址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之用,又有1250万m3的砂砾料作坝壳,作心墙和斜墙坝都是可行的。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自然含水量较高,不宜大量采用黏性土料,以薄心墙、薄斜墙较为有利,又因坝基条件复杂、处理工程量大、工期长,故设计方案为斜墙坝。经过专家论证,由于涵管泄流能力有限,因此采用涵管无法满足施工导流要求。施工单位拟定的施工导流方案为: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分两段两期进行土石坝施工。在土石坝开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碾压试验等土石坝筑坝材料施工试验项目。问题:指出此施工导流方案是否合理?简要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在左岸设有开敞式溢洪道。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大。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20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在坝址的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用,另有1250万m3的砂砾料可用作坝壳料。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天然含水量较高,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土石坝设计方案选为斜墙坝。针对该土石坝施工,你认为如何做好料场规划?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某市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决定由某施工单位B承建。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在左岸设有开敞式溢洪道。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大。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20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在坝址的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用,另有1250万m3的砂砾料可用作坝壳料。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天然含水量较高,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土石坝设计方案选为斜墙坝。 作为项目经理,如何安排斜墙和反滤料及坝壳的施工?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某市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决定由某施工单位B承建。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在左岸设有开敞式溢洪道。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大。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20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在坝址的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用,另有1250万m3的砂砾料可用作坝壳料。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天然含水量较高,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土石坝设计方案选为斜墙坝。 针对该土石坝施工,你认为如何做好料场规划?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我国西南地区的某河流上,根据河流规划拟建一水电站枢纽工程,主坝二级土石坝。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功能。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坝址位置河谷狭窄,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从筑坝材料上看坝址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之用,又有1250万m3的砂砾料作坝壳,作心墙和斜墙坝都是可行的。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自然含水量较高,不宜大量采用黏性土料,以薄心墙、薄斜墙较为有利,又因坝基条件复杂、处理工程量大、工期长,故设计方案为斜墙坝。经过专家论证,由于涵管泄流能力有限,因此采用涵管无法满足施工导流要求。施工单位拟定的施工导流方案为: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分两段两期进行土石坝施工。在土石坝开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碾压试验等土石坝筑坝材料施工试验项目。问题: 简述本工程坝体土、砂填筑中,接头处理的技术要求。

考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某市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决定由某施工单位B承建。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在左岸设有开敞式溢洪道。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大。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20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在坝址的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用,另有1250万m3的砂砾料可用作坝壳料。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天然含水量较高,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土石坝设计方案选为斜墙坝。 在初步设计文件里,采用了分段围堰法导流,明渠导流方案。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分析说明理由;若不合理,你认为应如何选择导流方案?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我国西南地区的某河流上,根据河流规划拟建一水电站枢纽工程,主坝二级土石坝。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功能。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坝址位置河谷狭窄,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从筑坝材料上看坝址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之用,又有1250万m3的砂砾料作坝壳,作心墙和斜墙坝都是可行的。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自然含水量较高,不宜大量采用黏性土料,以薄心墙、薄斜墙较为有利,又因坝基条件复杂、处理工程量大、工期长,故设计方案为斜墙坝。经过专家论证,由于涵管泄流能力有限,因此采用涵管无法满足施工导流要求。施工单位拟定的施工导流方案为: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分两段两期进行土石坝施工。在土石坝开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碾压试验等土石坝筑坝材料施工试验项目。问题: 本工程碾压试验的目的是什么?除碾压试验外,施工单位还应进行哪些施工试验?

考题 问答题根据河流规划拟在A江建设一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该枢纽工程位于西南地区。工程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灌溉等任务。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引水隧洞布置在右岸,在左岸设有开敞式溢洪道。该流域大部分为山地,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大。坝址地区河床覆盖层厚度平均20m,河床冲击层为卵砾石类土,但河床宽度不大。坝址两岸山坡陡峻,为坚硬的玄武岩。在坝址的上下游2km内有可供筑坝的土料190万m3作为防渗体用,另有1250万m3的砂砾料可用作坝壳料。由于本地区黏性土料天然含水量较高,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土石坝设计方案选为斜墙坝。作为项目经理,如何安排斜墙和反滤料及坝壳的施工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