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抗震区,当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并采用预制板、屋面板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和抗震墙的可靠连接,应采用配筋现浇面层加强时,厚度不应小于()
A

40mm

B

50mm

C

60mm

D

80m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在抗震区,当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并采用预制板、屋面板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和抗震墙的可靠连接,应采用配筋现浇面层加强时,厚度不应小于()A 40mmB 50mmC 60mmD 80mm” 相关考题
考题 当设防烈度为 7 度时,采用现浇楼屋盖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不宜超过( )。 A. 4.0B. 8.0C. 3.0D. 5.0

考题 位于8度地震区某小区内,拟建一批六层住宅,在结构体系的选择上,下列论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不可采用无抗震墙的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 B.可采用砌体墙和钢筋混凝土墙的混合结构 C.不可采用内框架结构 D.底部框架一抗震墙体系中,其底部的抗震墙不应采用砌体抗震墙

考题 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 )。 A. 抗震设计时,不论板柱一剪力墙结构房屋有多高,顶层及地下一层的顶板,应采用现浇的肋形梁板结构 B. 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房屋的楼盖,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包括肋形梁板楼盖、双向密肋楼盖、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组合楼盖等 C.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但应有增加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一系列构造措施 D.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允许采用装配式楼盖,并配以提高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措施

考题 有抗震设防要求并对建筑装修要求较高的房屋和高层建筑,应优先采用( )。Ⅰ.框架结构;Ⅱ.框架一抗震墙结构;Ⅲ,抗震墙结构A.Ⅰ B.Ⅰ或Ⅱ C.Ⅱ或Ⅲ D.Ⅲ

考题 底层框架一抗震墙房屋,应在底层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震墙应沿纵横方向均匀、对称布置 B.7度5层,可采用嵌砌于框架内的砌体抗震墙 C.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D.设置抗震墙后,底层之侧向刚度应大于其上层之侧向刚度

考题 当设防烈度为7度时,采用现浇楼屋盖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不宜超过( )。A.2.0 B.3.0 C.4.0 D.5.0

考题 7度地震区,在一般情况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和抗震墙结构,其最大适用高度为( )m。A.80 B.100 C.120 D.150

考题 7度地震区,建筑高度为70m的办公楼,较为合适的结构体系为( )。A.框架结构 B.抗震墙结构 C.框架一抗震墙结构 D.筒体结构

考题 6-8度地震区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板柱一抗震墙结构,其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的关系为( )。A.框架>板柱-抗震墙 B.框架=板柱-抗震墙 C.框架<板柱-抗震墙 D.无法比较

考题 在抗震区,当采用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且采用预制楼、屋面板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当采用配筋现浇面层加强时,厚度不宜小于( )mm。A.40 B.50 C.100 D.80

考题 长矩形平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高层结构,楼、屋盖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下列关于剪力墙布置的几种说法,其中何项不够准确?(  )A.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B.楼、屋盖长宽比不大于3时,可不考虑楼盖平面内变形对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的影响 C.两方向的剪力墙宜集中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两尽端,增大整个结构的抗扭能力 D.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

考题 在地震区,当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且采用预制楼、屋面板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当采用配筋现浇面层加强时,厚度不宜小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A.40mm B.50mm C.60mm D.80mm

考题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在底层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下列中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抗震墙应沿纵横方向均匀、对称布置 B.6度4层,可采用嵌砌于框架内的砌体抗震墙 C.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D.设置抗震墙后,底层的侧向刚度应大于其上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侧向刚度

考题 横墙较少的普通砖住宅楼,当层数和总高度接近《抗震规范》的限值时,所采取的加强措施中下列哪一条是不合理的?( )A.房屋的最大开间尺寸不宜大于6.6m B.同一结构单元内横墙不能错位 C.楼、屋面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D.同一结构单元内楼、屋面板应设置在同一标高处

考题 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结构的底部抗震墙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6度设防且总层数不超过六层时,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 B.7度、8度设防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 C.上部砌体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可不对齐 D.应沿纵横两方向,均匀、对称设置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抗震墙

考题 6~8度地震区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板柱—抗震墙结构,其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的关系为( )。A.框架>板柱-抗震墙 B.框架=板柱-抗震墙 C.框架<板柱-抗震墙 D.无法比较

考题 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A、抗震设计时,不论板柱-剪力墙结构房屋有多高,顶层及地下一层的顶板,应采用现浇的肋形梁板结构B、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楼盖,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包括肋形梁板楼盖、双向密肋楼盖、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组合楼盖等C、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但应有增加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一系列构造措施D、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允许采用装配式楼盖,并配以提高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措施

考题 有抗震设防要求并对建筑装修要求较高的房屋和高层建筑,应优先采用下列何种结构()? I.框架结构; Ⅱ.框架一抗震墙结构; Ⅲ.抗震墙结构。A、IB、I或ⅡC、Ⅱ或ⅢD、Ⅲ

考题 在抗震区,当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并采用预制板、屋面板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和抗震墙的可靠连接,应采用配筋现浇面层加强时,厚度不应小于()A、40mmB、50mmC、60mmD、80mm

考题 GB50011抗震规范6.1.12条“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基础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基础,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转动能力”。这一条文应如何理解运用到结构设计中?

考题 以下是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A、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形式基础等整体性好的基础B、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C、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不应小于l00mm,并应少开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D、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框架柱的截面不应小于400mm×400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mm

考题 单选题以下是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A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形式基础等整体性好的基础B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C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过渡层的底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不应小于l00mm,并应少开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D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框架柱的截面不应小于400mm×400mm,圆柱直径不应小于450mm

考题 单选题关于配筋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布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使抗震墙有较好的变形能力,控制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B 利用分洞将较长的配筋砌块抗震墙分成若干墙段时,墙段不宜小于1.0mC 为使地震作用传递更直接,房屋的纵、横两方向的墙体,沿竖向上下连续贯通D 为了保证楼、屋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8度区、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为15m

考题 问答题GB50011抗震规范6.1.12条“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基础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基础,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转动能力”。这一条文应如何理解运用到结构设计中?

考题 单选题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A 抗震设计时,不论板柱-剪力墙结构房屋有多高,顶层及地下一层的顶板,应采用现浇的肋形梁板结构B 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楼盖,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包括肋形梁板楼盖、双向密肋楼盖、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组合楼盖等C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但应有增加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一系列构造措施D 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允许采用装配式楼盖,并配以提高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措施

考题 单选题有抗震设防要求并对建筑装修要求较高的房屋和高层建筑,应优先采用下列何种结构()? I.框架结构; Ⅱ.框架一抗震墙结构; Ⅲ.抗震墙结构。A IB I或ⅡC Ⅱ或ⅢD Ⅲ

考题 单选题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在底层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时,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 抗震墙应沿纵横方向均匀、对称布置B 7度5层,可采用嵌砌于框架内的砌体抗震墙C 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D 设置抗震墙后,底层之侧向刚度应大于其上层之侧向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