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0l/L(800mg/d1),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A

减少尿酸排泄

B

预防痛风发作

C

抑制尿酸生成

D

减少尿酸析出

E

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别嘌醇应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尿酸生成,减少血尿酸含量。
更多 “单选题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0l/L(800mg/d1),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A 减少尿酸排泄B 预防痛风发作C 抑制尿酸生成D 减少尿酸析出E 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相关考题
考题 抑制尿酸生成抗痛风药是()。A.秋水仙碱B.苯溴马隆C.别嘌醇D.双氯芬酸E.泼尼松

考题 患者,男,79岁,因“反复胸痛1年,再发1周”入院。入院后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高尿酸血症。入院时患者左膝关节红肿,疼痛剧烈,查肾功能示尿酸465.0μmol/L。医师考虑患者痛风发作,拟予口服别嘌醇0.1g,tid降尿酸治疗。处方有误的地方是() A.这名患者血压高,不能用别嘌醇B.这名患者痛风急性发作,不能用别嘌醇C.这名患者有冠心病,不能用别嘌醇D.这名患者尿酸水平高,不能用别嘌醇

考题 以下治疗痛风的药物中,属于抑制尿酸药的是A、别嘌醇B、丙磺舒C、秋水仙碱D、苯溴马隆E、糖皮质激素

考题 别嘌醇治疗痛风的机制是该药抑制A.黄嘌吟氧化酶B.腺苷脱氨酸C.尿酸氧化酶D.鸟嘌吟脱氢酶E.黄嘌呤脱氢酶

考题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为抑制尿酸生成可选用A.别嘌醇B.秋水仙碱C.泼尼松龙S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为抑制尿酸生成可选用A.别嘌醇B.秋水仙碱C.泼尼松龙D.苯溴马隆E.双氯芬酸

考题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促进尿酸排泄可选用A.别嘌醇B.秋水仙碱C.泼尼松龙SX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促进尿酸排泄可选用A.别嘌醇B.秋水仙碱C.泼尼松龙D.苯溴马隆E.双氯芬酸

考题 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小时尿酸排泄量3.9mmol/L(66mg/dl)口服丙磺舒,其作用是A.减少尿酸排泄 B.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C.减少尿酸析出 D.抑制尿酸生成 E.增加尿酸排泄

考题 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h尿酸排泄量是3.9mmol/L(66mg/dL),现口服丙磺舒。该药的主要作用是( )。A.碱化尿液 B.减少尿酸排泄 C.减轻肾脏负担 D.增加尿酸排泄 E.抑制尿酸生成

考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0l/L(800mg/d1),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A、减少尿酸排泄B、预防痛风发作C、抑制尿酸生成D、减少尿酸析出E、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考题 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h尿酸排泄量是3.9mmol/L(66mg/dL),现口服丙磺舒。该药的主要作用是()。A、抑制尿酸生成B、减少尿酸排泄C、增加尿酸排泄D、碱化尿液E、减轻肾脏负担

考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ol/L(800mg/dL),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A、减少尿酸排泄B、预防痛风发作C、抑制尿酸生成D、减少尿酸析出E、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考题 别嘌醇治疗痛风的机制是该药抑制()A、黄嘌呤氧化酶B、尿酸氧化酶C、腺苷脱氨酸D、鸟嘌呤脱氢酶E、黄嘌呤脱氢酶

考题 患者,女性,55岁,“踝关节疼痛”达半月余。入院后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其余无明显异常。医院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治疗用药为:别嘌醇片100mg,口服,3次/日;碳酸氢钠片0.5g,口服,3次/日;肾炎康复片1片,吸入,2次/日。该患者应使用()缓解痛风急性发作。A、秋水仙碱B、丙磺舒C、水杨酸钠D、别嘌醇E、阿司匹林

考题 口服较静脉注射安全性高的抗痛风药物是()A、苯溴马隆B、聚乙二醇尿酸酶C、别嘌醇D、秋水仙碱E、丙磺舒

考题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治疗用药用药方法 别嘌醇片100mg口服,3次/日 碳酸氢钠片0.5g口服,3次/日 肾炎康复片1片口服,2次/日 该患者应使用哪种药物以缓解痛风急性发作()A、秋水仙碱B、阿司匹林C、别嘌醇D、丙磺舒E、水杨酸钠

考题 痛风慢性期应长期使用的促尿酸排泄药是()A、秋水仙碱B、别嘌醇C、丙磺舒D、阿司匹林E、水杨酸钠

考题 常用的抗痛风药有()、消炎痛、丙磺舒、别嘌醇等。

考题 下列有关痛风的叙述,何者为误()。A、门诊遇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也无痛风关节炎病史者不需治疗B、急性痛风发作时应即刻使用降尿酸药C、长期控制血尿酸浓度小于405μmol/L(6.8mg/dl)可使痛风石(tophi)溶解D、别嘌醇(Allopurinol)可使尿酸制造及排泄减少E、利尿药不宜与水杨酸盐(salicylatE.并用

考题 别嘌醇适应症包括()A、原发性高尿酸血症B、继发性高尿酸血症C、痛风石D、尿酸性肾病

考题 关于别嘌醇说法正确的是()A、用于具有痛风史的高尿酸血症、预防痛风关节炎的复发B、同时应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非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类药)预防痛风性关节炎急性作,直到高尿酸血症被纠正1个月后C、别嘌醇通过抑制尿酸生成降低血尿酸D、确保摄入充足的水分(一日2~3L),并维持尿液显性或微碱性,以减少尿酸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危险

考题 单选题在痛风缓解期,应当首选的抑制尿酸生成的抗痛风药是( )A 别嘌醇B 二氟尼柳C 苯溴马隆D 秋水仙碱E 阿司匹林

考题 单选题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h尿酸排泄量是3.9mmol/L(66mg/dL),现口服丙磺舒。该药的主要作用是(  )。A 抑制尿酸生成B 减少尿酸排泄C 增加尿酸排泄D 碱化尿液E 减轻肾脏负担

考题 多选题降尿酸治疗的原则包括()。A急性痛风发作应同时降尿酸B为缓解痛风疼痛,应尽快降尿酸C常首选促排尿酸药D肾功能不全时宜选用别嘌醇E痛风肾功能不全时应严格控制血尿酸水平

考题 单选题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ol/L(800mg/dL),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A 减少尿酸排泄B 预防痛风发作C 抑制尿酸生成D 减少尿酸析出E 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考题 单选题痛风慢性期应长期使用的促尿酸排泄药是( )A 秋水仙碱B 别嘌醇C 丙磺舒D 阿司匹林E 水杨酸钠

考题 单选题别嘌醇治疗痛风的机制是该药抑制()A 黄嘌呤氧化酶B 尿酸氧化酶C 腺苷脱氨酸D 鸟嘌呤脱氢酶E 黄嘌呤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