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填空题
GSM协议规定,相同信号到达基站的最大时延为()us,因此在进行GSM-R等隧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填空题GSM协议规定,相同信号到达基站的最大时延为()us,因此在进行GSM-R等隧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 相关考题
考题 在自由空间中,因为传输时延的限制,GSM信号的最大传输距离为()Km A.25B.28C.30D.35E.37

考题 GSM采用TDMA,小区半径很大,最大为(),因次需要进行时序调整,以保证信号在恰当的时候到达基站。A、55kmB、45kmC、35kmD、25km

考题 在自由空间中,因为传输时延的限制,GSM信号的最大传输距离为()KmA、25B、28C、30D、35E、37

考题 铁路上直放站主要应用在:()。A、隧道B、山区C、基站覆盖区D、基站信号无法到达盲区

考题 GSM-R系统中,()主要用于悬挂GSM-R天线以保证GSM-R无线场强的良好覆盖。A、GSM-R直放站B、GSM-R漏缆C、GSM-R基站D、GSM-R铁塔

考题 在铁路上()主要应用在隧道、山区等基站信号所无法到达的盲区。A、ATPB、直放站C、铁塔D、CIR

考题 《上海铁路局长大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上铁运〔2015〕195号)规定:GSM-R区段的车长、乘警等配备GSM-R移动终端,作为长大隧道内的应急通信系统。

考题 GSM-R基站频率规划方案偏离载波400kHz时的干扰保护比:C/I(载波/干扰)≥()dB。

考题 GSM-R基站频率规划方案应满足同频C/I值大于()Db。

考题 传输时延信号通过直放站后,可能产生传输时延,一般宽带直放站的传输时延为多少()?A、15usB、10usC、5usD、1us

考题 CIR由GSM-R工作模式切换到450MHz工作模式时,手动向GSM-R网络进行机车功能号注销。

考题 GSM协议规定,相同信号到达基站的最大时延为()A、5usB、10usC、15usD、18us

考题 假设A、B两个相邻基站的PN也相邻,分别为4和2,当前服务基站A到达移动台的相位时延为20个chip,其SRCH_WIN_A为80个chip,则基站B到达移动台的时延大于()个chip时,会出现邻PN干扰。A、88B、108C、128D、148

考题 GSM协议规定,相同信号到达基站的最大时延为()us,因此在进行GSM-R等隧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

考题 A,B两个小区PN偏置分别为PA、PB;TA、TB表示基站A,B到移动台的时延(单位为码片),当()时,两个不同偏置的信号经过空间传播到达手机后出现了相同的偏置。

考题 如果小区中的所有用户均以相同功率发射,则靠近基站的移动台到达基站的信号强,远离基站的移动台到达基站的信号弱,导致强信号掩盖弱信号,这就是移动通信中的().问题。

考题 在GSM无线直放站中,基站接收到的上行信号底噪要小于()。

考题 GSM-R应实现场强(),无线覆盖区应保证铁路作业区域连续覆盖。在单个基站失效的条件下,GSM-R场强覆盖仍应满足话音和数据传输的要求。

考题 填空题如果小区中的所有用户均以相同功率发射,则靠近基站的移动台到达基站的信号强,远离基站的移动台到达基站的信号弱,导致强信号掩盖弱信号,这就是移动通信中的().问题。

考题 填空题GSM-R业务模型可以概括为:GSM-R业务=GSM业务+()业务+()。

考题 单选题GSM-R系统中,()主要用于悬挂GSM-R天线以保证GSM-R无线场强的良好覆盖。A GSM-R直放站B GSM-R漏缆C GSM-R基站D GSM-R铁塔

考题 填空题A,B两个小区PN偏置分别为PA、PB;TA、TB表示基站A,B到移动台的时延(单位为码片),当()时,两个不同偏置的信号经过空间传播到达手机后出现了相同的偏置。

考题 单选题在铁路上()主要应用在隧道、山区等基站信号所无法到达的盲区。A ATPB 直放站C 铁塔D CIR

考题 填空题GSM-R基站频率规划方案偏离载波400kHz时的干扰保护比:C/I(载波/干扰)≥()dB。

考题 判断题《上海铁路局长大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上铁运〔2015〕195号)规定:GSM-R区段的车长、乘警等配备GSM-R移动终端,作为长大隧道内的应急通信系统。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假设A、B两个相邻基站的PN也相邻,分别为4和2,当前服务基站A到达移动台的相位时延为20个chip,其SRCH_WIN_A为80个chip,则基站B到达移动台的时延大于()个chip时,会出现邻PN干扰。A 88B 108C 128D 148

考题 多选题铁路上直放站主要应用在:()。A隧道B山区C基站覆盖区D基站信号无法到达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