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李某系某国有外贸公司经理,1998年因涉嫌犯罪被捕,李某具有以下涉案事实: 1995年6月,在一外贸业务中,李某轻信外商,擅自变更结算方式,使公司数百万元货物导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1996年3月,李某未经集体研究,将公司的钱借给好友吴某主管的某运输公司(集体企业),98年案发时,尚有80余万元未归还。1997年底,吴某为表感谢,送1万元给李某作为"过节费"。1996年5月,张某之子因寻衅滋事被捕,张某托李某帮忙疏通关系,李某提出要花3万元。张某给李某4万元,言明1万元作为李某的"辛苦费",李某遂将3万元送给其认识的办案人员,使张某之子罪责得以开脱. 李某收受吴某"过节费"和为张某"帮忙"并收"辛苦费"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李某系某国有外贸公司经理,1998年因涉嫌犯罪被捕,李某具有以下涉案事实: 1995年6月,在一外贸业务中,李某轻信外商,擅自变更结算方式,使公司数百万元货物导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1996年3月,李某未经集体研究,将公司的钱借给好友吴某主管的某运输公司(集体企业),98年案发时,尚有80余万元未归还。1997年底,吴某为表感谢,送1万元给李某作为"过节费"。1996年5月,张某之子因寻衅滋事被捕,张某托李某帮忙疏通关系,李某提出要花3万元。张某给李某4万元,言明1万元作为李某的"辛苦费",李某遂将3万元送给其认识的办案人员,使张某之子罪责得以开脱. 李某收受吴某"过节费"和为张某"帮忙"并收"辛苦费"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国有企业总经理李某经人介绍,结识某旅行社副经理刘某。后李某因经济问题被停职,在检察机关立案期间,李某在刘某帮助下以观光为名出境。李某、刘某共同构成叛逃错误。A.对B.错

考题 在一起诽谤案件中,江某以李某捏造事实,诽谤自己致使自己的名誉受到巨大损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人民法院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江某和李某都向法庭提出申请,要求调取新的证据。据此,对于本案,负有证明责任的人员应当是:( )A.江某B.李某C.李某和江某D.李某仅有责任证明自己不构成犯罪

考题 胡某在晚上拦路抢劫一行人李某,因李某身上财物不多,胡某十分恼火,拔出匕首想杀死李某。胡某一刀刺中李某腹部后,李倒地连声求饶,胡某心生怜悯,即弃刀而去,李某因失血过多而死。胡某的杀人行为属于: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预备D.犯罪中止

考题 王某教唆李某去抢银行,李某听从王某的教唆后,专门去勘探了银行的地形,但最后因为害怕被捕,并没有去实施,则下列对李某与王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A.李某与王某已经构成了共同犯罪B.李某与王某俩人都没有构成犯罪C.李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罪名是教唆抢劫罪D.王某的行为构成了抢劫罪(未遂),李某的行为构成了抢劫罪(中止),两者有牵连,但不是共同犯罪

考题 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用于医治王某疾病。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

考题 李某和王某系同事,一日因琐事发生口角,李某便当众揭露王某的隐私,王某便到法院控告李某,但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李某又与王某重归于好,王某要求撤诉,法院应当() A、对李某免予起诉B、终止审理C、不起诉李某D、宣告李某无罪

考题 李某因涉嫌抢夺被拘留。拘留期间,( )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A.李某的儿子B.李某的舅舅C.李某的父亲D.李某的律师

考题 王某与李某系单位同事,王某为一般职工,李某为部门经理。某日,王某与李某所在单位被盗,李某个人被盗债券价值1万元。李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又在单位内召集职工说明政策,要求作案者投案自首。王某怀疑是其同学张某所为,因为张某曾到单位来找过王某。王某感到李某对其产生怀疑,害怕李某将其开除,产生了一种花钱买平安的心理,便私下约见李某,声明债券并非其所偷,但可以由其支付李某1万元了结此事,并签订了还款协议,并要求李某不要让他人知道,也不要再追究。李某同意后,王某支付李某1万元,李某也并未将此事报告公安机关。后盗窃犯张某因另案被捕,供认李某的债券也是其盗取。公安机关知道王某与李某之间私下了结此事后,即对王某进行审问,排除了王某参与犯罪的嫌疑。王某遂要求李某返还所得款项。李某认为所得款项合法,不同意返还,王某诉至法院。问: (1)王某与李某之间签订的还款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 (2)王某要求李某返还所得款项的请求能否成立?为什么?

考题 李某因涉嫌抢夺被拘留。拘留期间,( )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A.李某的已经成年的儿子 B.李某的舅舅 C.李某的父亲 D.李某的律师

考题 在一起诽谤案件中,江某以李某捏造事实、致使自己的名誉受到巨大损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人民法院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江某和李某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调取新的证据。据此,对于本案,负有证明责任的人员应当是:A:江某 B:李某 C:李某和江某 D:李某仅有责任证明自己不构成犯罪

考题 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涉嫌贩卖毒品被侦查机关逮捕,李某希望委托辩护人,下列哪一人员可以被委托担任李某的辩护人? A.李某的姐姐,某中院法官 B.李某的好朋友,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C.李某的儿子,16岁,法律专业在校大学生 D.李某的好朋友,某区法院人民陪审员

考题 张某赌博输了5万元钱,与李某商量能否去盗窃单位汽车卖点钱,李某告诉张某,城西加油站晚上就一个人值班,有大量现金,并提供了作案工具叫张某去抢劫,张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李某。张、李二人的行为属于()。A、张某、李某均属于犯罪预备B、张某不构成犯罪,李某属于犯罪预备C、张某属于犯罪中止,李某属于犯罪预备D、张某属于犯罪预备,李某属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

考题 为了查清王某强奸李某的犯罪事实,甲县公安机关要求犯罪嫌疑人王某以及被害人李某参与侦查实验,重现当日犯罪经过。()

考题 李某与王某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李某得知王某一人在家,便持刀前往。途遇民警巡逻,李某害怕,折返家中,李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

考题 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取回砒霜。李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

考题 某医院医生李某因涉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公安机关刑事传唤,在讯问中,李某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李某的行为构成自首,可以从轻处罚B、李某的行为构成自首,应当从轻处罚C、李某的行为是坦白,可以从轻处罚D、李某的行为是坦白,应当从轻处罚

考题 电信公司工作人员李某非法向无业人员王某提供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李某不构成犯罪B、王某不构成犯罪C、李某、王某都不构成犯罪D、李某、王某不构成相同的罪名

考题 李某蓄意杀害杨某。一天,李某在杨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子弹用完,李某本想回去拿,却怕罪行败露,遂放弃。李某的行为是犯罪中止。

考题 李某,系某国家机关进口处干部。6月,李某被派去R国进修学习半年,在R国学习期间,李某经不住金钱、美女的诱惑,被R国情报机构拉下水。回国后,李某曾多次为R国情报机构提供国家秘密和情报。当年4月,李某在去某县考察确定外贸加工定点厂家过程中,收受一工厂通过该县外贸公司经理送的好处费人民币5万元。另外,李某隐瞒已婚的事实,利用妻女均在老家的机会,骗取未婚证明,于次年2月在省城的工作单位所属的街道办事处与刘某登记结婚。关于本案的立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李某为R国情报机构提供国家秘密和情报的行为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B、李某收取好处费的行为应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C、李某的重婚行为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D、李某所有的案件都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考题 甲因涉嫌盗窃罪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交代了自己与李某合伙诈骗4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考题 李某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李某不能行使选举权。

考题 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王某被捕之后,聘请了律师李某,根据法律规定,律师李某在侦查阶段可以进行下列活动()A、会见在押的王某B、为王某申请取保候审C、向公安机关了解王某涉嫌的罪名D、在王某被羁押超过侦查羁押期限后,要求公安机关释放

考题 李某系某国有外贸公司经理,1998年因涉嫌犯罪被捕,李某具有以下涉案事实: 1995年6月,在一外贸业务中,李某轻信外商,擅自变更结算方式,使公司数百万元货物导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1996年3月,李某未经集体研究,将公司的钱借给好友吴某主管的某运输公司(集体企业),98年案发时,尚有80余万元未归还。1997年底,吴某为表感谢,送1万元给李某作为"过节费"。1996年5月,张某之子因寻衅滋事被捕,张某托李某帮忙疏通关系,李某提出要花3万元。张某给李某4万元,言明1万元作为李某的"辛苦费",李某遂将3万元送给其认识的办案人员,使张某之子罪责得以开脱. 李某在外贸业务中被骗的行为应如何定罪?为什么?

考题 李某系某国有外贸公司经理,1998年因涉嫌犯罪被捕,李某具有以下涉案事实: 1995年6月,在一外贸业务中,李某轻信外商,擅自变更结算方式,使公司数百万元货物导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1996年3月,李某未经集体研究,将公司的钱借给好友吴某主管的某运输公司(集体企业),98年案发时,尚有80余万元未归还。1997年底,吴某为表感谢,送1万元给李某作为"过节费"。1996年5月,张某之子因寻衅滋事被捕,张某托李某帮忙疏通关系,李某提出要花3万元。张某给李某4万元,言明1万元作为李某的"辛苦费",李某遂将3万元送给其认识的办案人员,使张某之子罪责得以开脱. 李某收受吴某"过节费"和为张某"帮忙"并收"辛苦费"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考题 李某系某国有外贸公司经理,1998年因涉嫌犯罪被捕,李某具有以下涉案事实: 1995年6月,在一外贸业务中,李某轻信外商,擅自变更结算方式,使公司数百万元货物导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1996年3月,李某未经集体研究,将公司的钱借给好友吴某主管的某运输公司(集体企业),98年案发时,尚有80余万元未归还。1997年底,吴某为表感谢,送1万元给李某作为"过节费"。1996年5月,张某之子因寻衅滋事被捕,张某托李某帮忙疏通关系,李某提出要花3万元。张某给李某4万元,言明1万元作为李某的"辛苦费",李某遂将3万元送给其认识的办案人员,使张某之子罪责得以开脱. 李某将200万元借给运输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考题 蔡某(男)和李某(女)有通奸关系,蔡某和李某商量将李某的丈夫毒死,蔡某将买来的毒鼠强交给李某,让李某趁其丈夫吃饭时投放,后来李某后悔,将此事告发。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蔡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B、蔡某、李某不构成犯罪C、蔡某构成犯罪预备,李某构成犯罪中止D、对蔡某应定故意杀人罪,但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李某定故意杀人罪,但应当免除处罚

考题 多选题蔡某(男)和李某(女)有通奸关系,蔡某和李某商量将李某的丈夫毒死,蔡某将买来的毒鼠强交给李某,让李某趁其丈夫吃饭时投放,后来李某后悔,将此事告发。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蔡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B蔡某、李某不构成犯罪C蔡某构成犯罪预备,李某构成犯罪中止D对蔡某应定故意杀人罪,但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李某定故意杀人罪,但应当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