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聋哑人张某身藏一把匕首,在菜市场从李某身上的口袋里偷走了90元现金。对张某应当以盗窃进行治安管理处罚,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参考答案

更多 “聋哑人张某身藏一把匕首,在菜市场从李某身上的口袋里偷走了90元现金。对张某应当以盗窃进行治安管理处罚,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相关考题
考题 刘某(男)因与李某(女)恋爱失败,遂决定报复李某。一日刘某找到李某,对李某说:最后还有几句话要讲。李某就跟着刘某到了一条僻静的小河边。刘某从口袋里拿出一只木质小盒交给李某,对李某说这是以前李某送的东西,现在还给李某。并说,等他走了以后再打开盒子。等刘某离开以后,李某打开木盒,结果引爆了一枚炸药,李某被炸死。刘某的行为属于()。A.爆炸罪B.危险物品肇事罪C.故意杀人罪D.报复陷害罪

考题 108 李某将与其有私仇的王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张某路过,见王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表、钱物偷 走 108 李某将与其有私仇的王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张某路过,见王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表、钱物偷 走。本案中。A 李某、张某构成共同犯罪B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C 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劫罪D李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考题 张某与王某素有嫌隙。一日张某见王某手持匕首向自己走来,遂顺手拿起木棒猛击王某头部,致重伤,后张某才发现王某拿的是一把胶制的玩具匕首。张某的行为是()。A.犯罪B.正当防卫C.紧急避险D.假想防卫

考题 张某(17周岁)和李某因同时喜欢一个班花而产生矛盾,后来班花选择李某。张某对朋友孙某说自己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杀了李某。随后,张某购买了匕首,在李某摆摊必经的路口等待。结果等了半天,发现来人是李某的弟弟李二。张某心想谁都一样,于是举匕首对李二刺去。李二躲闪不及,被刺死。张某见李二身上钱包里有大量现金,于是将钱包拿走。后来案发张某被抓获。 如果在被抓捕后,张某称自己一年前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则对张某的行为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供述自己以前盗窃的行为是自首行为 B.张某构成累犯 C.对张某应从重处罚 D.对张某应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考题 张某(17周岁)和李某因同时喜欢一个班花而产生矛盾,后来班花选择李某。张某对朋友孙某说自己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杀了李某。随后,张某购买了匕首,在李某摆摊必经的路口等待。结果等了半天,发现来人是李某的弟弟李二。张某心想谁都一样,于是举匕首对李二刺去。李二躲闪不及,被刺死。张某见李二身上钱包里有大量现金,于是将钱包拿走。后来案发张某被抓获。 张某杀死李二后拿走钱包的行为应定性为()。 A.抢劫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抢夺罪

考题 张某(17周岁)和李某因同时喜欢一个班花而产生矛盾,后来班花选择李某。张某对朋友孙某说自己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杀了李某。随后,张某购买了匕首,在李某摆摊必经的路口等待。结果等了半天,发现来人是李某的弟弟李二。张某心想谁都一样,于是举匕首对李二刺去。李二躲闪不及,被刺死。张某见李二身上钱包里有大量现金,于是将钱包拿走。后来案发张某被抓获。 张某已满17周岁,下列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因不满十八周岁,因此不构成犯罪 B.对其不适用死刑 C.在审判的时候,没有通知其父母到场 D.因该案在社会反响较大,法院决定对该案公开审理

考题 李某,1985年1月8日出生;孙某,1973年8月出生,后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1995刑满释放。李某从朋友处借了一把猎枪,1999年1月8号晚10时许,两人共同持枪出去打狗,但没有打到,于是两人窜到村民张某家偷鸡,孙某进屋盗窃,李某持猎枪在门外望风,孙某刚偷了2只鸡,正在离开时,被张某发现,张某正要抓他们,李某往门口开了一枪,正中门框,于是孙某趁机逃走。张某发现地上有一丢失的枪托,于是在门旁守候,后来李某与孙某发现枪托丢失,担心无法归还,于是决定回去寻找,走到张家门口,张某刚一起身,李某就向张某开了一枪,正中头部,张因而死亡。问:李某与孙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考题 下面属于短期诉讼时效的是( )。 A. 张某诽谤了李某 B. 张某打伤了李某 C. 张某偷走了李某家里的古董 D. 张某租了李某家的房子,到期拒付租金 E. 张某卖给李某的电视质量不合格未声明

考题 李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把李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李某怕王某杀死自己,就在王某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王某。李某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假想防卫 D.故意犯罪

考题 张某在李某胸部连捅几刀,与李某有仇的黄某正好经过此地,又在李某身上猛击几拳,致李某死亡。李某的死亡与张某的行为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考题 张某,男,汉族,1971年1月2日生,山东省威海市人,无业,无前科劣迹。李某家的渔船上有许多鳗鱼苗,捕鱼收回来的鳗鱼苗都在船上。同村的张某对之早有窃取之心,但李某在捕鳗鱼苗高峰期基本每晚都在船上的船舱里睡觉,以守护鳗鱼苗,张某一直未找到下手机会。2005年5月4日深夜,张某准备了一把铁锁悄悄来到李某船上,先用铁锁锁住李某睡觉的舱门,再偷偷地从鳗鱼苗网里偷走650条鱼苗。李某被张某偷盗的声音吵醒,起身发现舱门被锁,使劲拉门但无法打开,张某趁机将船上650条鱼苗带走,待李某找人打开门之后,张某已不见踪影,遂向派出所报案。另张某销赃后得款5300元。在张某偷鱼苗的时候,正巧被邻船一名患有痴呆症男子看见,派出所将其带回对张某进行了指证,并详细做了笔录。请问该男子能否作为证人?请说明理由。

考题 某公安机关民警在一野外现场查获了违法嫌疑人李某和杨某,民警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没有开具检查证即对李某进行了安全检查B、认为杨某比较老实不具有人身威胁性,就没有对杨某进行安全检查C、民警经过安全检查发现李某身上带有一把匕首,因未开具扣押文书,无法办理扣押手续,未提取匕首D、将李某带回派出所后,重新开具了检查证,再次检查李某并办理手续扣押匕首

考题 侦查人员在涉嫌故意杀人的张某住处将其抓获,经当场对其住处进行搜查,提取作案工具匕首一把,但因情况紧急,需要立即对张某进行讯问,使其供述已着手再次作案的同伙李某的去向,因此未能制作搜查笔录、提取笔录和扣押清单,事后,侦查人员制作了书面情况说明进行合理解释,该匕首可以作为物证采用。()

考题 李某在路上拦截女中学生王某,持匕首对王某进行威胁,欲实施强奸。王某与其搏斗,并抢得匕首。李某见匕首被夺,即挥拳击打王某头部,王某以匕首相迎,刺中李某的胸部,李某当场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是正当防卫B、王某是防卫过当C、王某应负刑事责任D、王某不负刑事责任

考题 聋哑人张某在菜市场扒窃了李某400元现金。对张某应该以盗窃进行治安管理处罚,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考题 某省确定的盗窃罪以1500元为立案追诉标准,以下盗窃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是()。A、甲窜入某乡村农户家盗窃,未窃得有价值财物B、乙窜至某工厂行政办公室窃得现金5000元,离开现场时未经反抗被巡逻民警抓获,在他身上搜出匕首一把C、丙在某公交车上扒窃乘客口袋里的现金1200元D、丁窜入某居民单家独院的围墙内准备盗窃就被户主抓获

考题 民警甲、乙对涉嫌盗窃罪的李某执行拘留时,发现李某身上可能藏有匕首,未用搜查证便搜查了李某的身体。搜查结束后,民警要求李某在搜查笔录上签字遭到拒绝,民警在笔录上注明李某拒绝签字的情况。

考题 聋哑人张某在李某的教唆下在公共汽车上公然打了王某两耳光后离去。对张某应当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考题 张某从李某处买到2把匕首,由李某送货至张某家,张某一直将该2把匕首放在家中。张某的行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考题 2010年5月3日,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游客朱某在上海世博园入口处排队,巡逻民警发现朱某形迹可疑,对朱某当场盘问检查,从朱某身上查获匕首一把。朱某自述:“匕首是用来防身的,原来放在包内,怕安检时被发现,所以藏在身上”.随后民警将朱某带到派出所办理了受理治安案件的相关法律手续,并将朱某带到侯问室进行继续盘问。当日调查取证后,派出所决定对朱某罚款五百元,并收缴匕首一把。派出所民警在办理此案过程中存在哪些错误?并说明理由。

考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A、王某将李某殴打倒地不能动弹,但李某意识清醒,王某拿走其手上价值6000元的手表B、李某在某商店购买东西时,看到店主的钱包(内有现金3000元)从口袋里滑落,趁其不注意偷偷将钱包捡起放入包内C、张某在商店购买首饰的时候,售货员出示首饰后,张某趁其不备突然拿走D、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家中价值800元的电视机拿走

考题 某公安机关的民警在一野外现场,查获了违法嫌疑人李某和杨某。民警以下做法正确的有()。A、认为李某可能携带管制器具,在没有开具检查证即对李某进行了安全检查B、认为杨某比较老实不具有人身威胁性,就没有对杨某进行安全检查C、民警经过安全检查发现李某身上带有匕首一把,因未带有扣押文书,无法办理扣押手续,只得把匕首还给李某D、将李某带至所里后,重新开具了检查证,再次检查李某并办理手续扣押匕首

考题 张某从其母亲李某处继承了一处房产,该房产原登记在李某名下。现张某计划将该套房屋进行出售,并委托中介机构代为办理相关事宜,其应该向中介机构提交以下那份书面材料?()A、产权人为李某的《不动产权证书》B、确认房产归张某继承的《继承权公证书》C、产权人为张某的《不动产权证书》D、李某身前所立《遗嘱》

考题 多选题张某与王某素有嫌隙。一日张某见王某手持匕首向自己走来,遂顺手拿起木棒猛击王某头部,致重伤。后来张某才发现王某拿的是一把橡胶制的玩具匕首。张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B正当防卫C紧急避险D假想防卫E防卫过当

考题 单选题李某团刘某与其断绝恋爱关系而对刘某怀恨在心,决意对刘某进行报复。一天,李某找到刘某,对刘某说:咱们虽然散伙了,但还有最后几句话和你讲。刘某遂跟李某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李某从口袋里拿出一只木质小盒交给刘某,说是刘某以前送的东西,现还给刘某,并说等他走了以后再看。李某离开后,刘某打开木盒,引爆了一枚炸弹,刘某被炸死。李某的行为构成()A 爆炸罪B 危险物品肇事罪C 故意杀人罪D 报复陷害罪

考题 单选题游客王某一家在李某承包的水库戏水,李某的雇工张某和孙某以为王某在偷鱼苗将其打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李某、张某、孙某应承担连带责任B 张某、孙某应先赔偿王某的损失,再向李某追偿C 只能由张某和孙某承担连带责任D 只能由李某承担赔偿责任

考题 判断题张某在李某胸部连捅几刀,与李某有仇的黄某正好经过此地,又在李某身上猛击几拳,致李某死亡。李某的死亡与张某的行为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