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稻、麦的叶蘖同伸规律是()

  • A、n-1
  • B、n-2
  • C、n-3
  • D、n-4

参考答案

更多 “稻、麦的叶蘖同伸规律是()A、n-1B、n-2C、n-3D、n-4” 相关考题
考题 水稻叶蘖同伸规律是()。A.N—2B.N—3

考题 小麦叶片与出蘖同伸关系规律是:某一叶片出现时,可能出现的分蘖数是其前两个()发生的分蘖数之和。A、真叶B、叶鞘C、叶腋D、叶序

考题 根据叶蘖同伸关系,当水稻主茎n叶抽出时,与之同时长出的分蘖是()A、n节的分蘖B、n-1节的分蘖C、n-2节的分蘖D、n-3节的分蘖

考题 作物产量因素的测定,小麦“大蘖数”是指()。A、有一片叶的蘖数B、有二片叶的蘖数C、有三片或以上完整叶的蘖数D、几片叶的蘖数都算

考题 一个主茎16叶、伸长节间5个的品种,最大移栽叶龄为()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拔节叶龄期为()叶,穗分化始期为()叶。6叶期时,同伸蘖为()、发根节位为()。(务请注意顺数叶龄期与倒数叶龄期之间的关系)

考题 稻叶蘖同伸现象

考题 按照叶蘖同伸规律,举例说出出叶与分蘖的关系?

考题 冬小麦冬前主要长出的1-6片叶及各蘖的同伸叶叫做()

考题 水稻生长到3叶期后就会发生分蘖,其叶、蘖同伸为:n-3(n表示叶片数),也就是说到水稻5叶期一定有2个分蘖。

考题 在稻、麦轮作时,磷肥的最佳施用时间是()。A、稻生长前期B、稻生长后期C、麦生长前期D、麦生长后期

考题 水稻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位,11叶品种()叶,预计田间茎数达计划茎数()时,在()叶期开始晾田控蘖,控制()叶的同伸分蘖发生。

考题 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伸出长7片叶时,主茎长出()A、第一分蘖B、第二分蘖C、第三分蘖D、第四分蘖

考题 小麦分蘖发生的蘖位与主茎出叶之间存在( )的同伸关系。A、n-1B、n-2C、n-3D、n-4

考题 叶蘖同伸规则

考题 小麦主茎叶蘖的发生符合()的规律。

考题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主体的复种方式()A、稻麦两熟B、麦-豆-稻C、麦-稻-稻D、油-稻-稻

考题 稻麦复种制

考题 叶蘖同伸

考题 叶、蘖同伸规律(N-3)、(N-2)?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分蘖成穗规律?

考题 水稻叶、蘖同伸规则指: (1)(); (2)(); (3)()。

考题 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考题 麦稻秸秆制碎料板

考题 单选题作物产量因素的测定,小麦“大蘖数”是指()。A 有一片叶的蘖数B 有二片叶的蘖数C 有三片或以上完整叶的蘖数D 几片叶的蘖数都算

考题 单选题稻、黍、稷、麦、菽均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农作物,其中的“菽”是指()。A 叶菜类B 薯类C 豆类D 高粱

考题 单选题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A 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B 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C 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 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考题 名词解释题叶蘖同伸

考题 单选题根据叶蘖同伸关系,当水稻主茎n叶抽出时,与之同时长出的分蘖是()A n节的分蘖B n-1节的分蘖C n-2节的分蘖D n-3节的分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