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程度()

  • A、TOF肌松监测时的T1/T0
  • B、TOF肌松监测时的T4/T1
  • C、TOF肌松监测时的T4值
  • D、TOF肌松监测时的T1值
  • E、A和B

参考答案

更多 “判断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程度()A、TOF肌松监测时的T1/T0B、TOF肌松监测时的T4/T1C、TOF肌松监测时的T4值D、TOF肌松监测时的T1值E、A和B”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肌松药药效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温使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时效延长B、局麻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C、呼吸性酸中毒时肌松药作用增强D、氨茶碱对非去极化肌松药有抵抗E、低钾血症可减弱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

考题 不是影响肌松药药效学因素的是A、呼吸性酸中毒增加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B、抗惊厥药对非去极化肌松药有抵抗C、低钙血症减弱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D、低钾血症和高钠血症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E、高镁血症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

考题 TOF肌松监测的T4/T1值是多少时即可作为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 ) A. 大于50%B. 大于65%C. 大于70%D. 大于75%E. 以上均不对

考题 判断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程度( ) A. TOF肌松监测时的T1/T0B. TOF肌松监测时的T4/T1C. TOF肌松监测时的T4值D. TOF肌松监测时的T1值E. 以上均不对

考题 在肌松监测中,关于双重暴发刺激(DBS),叙述错误的是 A、DBS由2组短暂的强直刺激组成B、用于非去极化阻滞后经TOF已不能检测出衰减的恢复期C、用于TOF比值恢复至1.0后继续监测肌松药的残余作用D、尤其适用于监测TOF比值为零以下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E、与TOF相比可提高存在肌松药残余作用的检出率

考题 Ⅱ相阻滞的特点包括 A、常出现于重复或大剂量应用去极化肌松药后B、肌松时间延长C、无强直刺激后易化D、可为抗胆碱酯酶药所拮抗E、给去极化肌松药后,一旦TOF比值≤50%时即可诊断

考题 钙通道阻滞药对肌松药的影响,最正确的是 ( ) A、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减弱去极化肌松药B、增强去极化肌松药C、两类肌松药均增强D、两类肌松药均减弱E、不影响肌松药作用

考题 Ⅱ相阻滞的特点有( )A.四个成串刺激可出现衰减 B.肌松时间延长 C.无强直刺激后易化 D.不为抗胆碱酯酶药拮抗 E.给去极化肌松药后,一旦TOF比值≤50%时即可诊断

考题 钙通道阻滞药对肌松药的影响,最正确的是( )A.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减弱去极化肌松药 B.增强去极化肌松药 C.两类肌松药均增强 D.两类肌松药均减弱 E.不影响肌松药作用

考题 有关肌松药复合应用的叙述哪项错误A.非去极化肌松药两者同时复合应用,如化学结构为同一类者其肌松作用为相加 B.非去极化肌松药两者同时复合应用,如化学结构不是同一类者,其肌松作用为协同 C.两种不同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前后复合应用,则前者肌松药影响后加用的肌松药时效 D.去极化肌松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合用,其作用是拮抗的 E.术中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在手术接近结束时改静注琥珀胆碱,可获良好肌松又缩短了肌松时间

考题 A.肌颤搐恢复>20%,TOF>2~3次 B.肌颤搐恢复<10%,TOF<2次 C.肌颤搐恢复>70%,TOF>3次 D.肌颤搐恢复<5%,TOF<1次 E.肌颤搐恢复=0%,TOF=0次在哪种情况下用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作用最明显

考题 钙通道阻滞药对肌松药的影响哪一项是正确的()A、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减弱去极化肌松药B、增强去极化肌松药C、两类肌松药均增强D、两类肌松药均减弱E、不影响肌松药作用

考题 肌松药非去极化阻滞时,TOF四个成串刺激T1 T2 T3 T4,当T4消失时,肌颤搐抑制();T1消失时,肌颤搐抑制()。

考题 TOF肌松监测的T4/T1值是多少时即可满足手术的要求()A、小于50%B、小于35%C、小于25%D、小于15%E、小于10%

考题 判断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程度()A、TOF肌松监测时的T1/T0B、TOF肌松监测时的T4/T1C、TOF肌松监测时的T4值D、TOF肌松监测时的T1值E、以上均不对

考题 关于TOF,有误的是()A、是频率为2Hz、间隔时间不短于10s的四个重复超强刺激B、需要在使用肌松药前先测定对照值C、去极化阻滞时不表现衰减D、非去极化阻滞当T4消失时相当于单个肌颤触抑制75%E、T4/T10.9时提示肌张力已充分恢复

考题 关于Ⅱ相阻滞错误的是()。A、反复或持续应用去极化肌松药后容易发生B、肌松由去极化性质转变成非去极化性质C、对强直刺激和TOF的反应无衰减D、可部分或全部被抗胆碱酯酶药拮抗E、强直刺激后有易化现象

考题 TOF肌松监测的T4/T1值是多少时即可作为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A、大于50%B、大于65%C、大于70%D、大于75%E、以上均不对

考题 Ⅱ相阻滞的特点有()A、四个成串刺激可出现衰减B、肌松时间延长C、无强直刺激后易化D、不为抗胆碱酯酶药拮抗E、给去极化肌松药后,一旦TOF比值≤50%时即可诊断

考题 单选题关于TOF,有误的是()A 是频率为2Hz、间隔时间不短于10s的四个重复超强刺激B 需要在使用肌松药前先测定对照值C 去极化阻滞时不表现衰减D 非去极化阻滞当T4消失时相当于单个肌颤触抑制75%E T4/T10.9时提示肌张力已充分恢复

考题 多选题Ⅱ相阻滞的特点有()A四个成串刺激可出现衰减B肌松时间延长C无强直刺激后易化D不为抗胆碱酯酶药拮抗E给去极化肌松药后,一旦TOF比值≤50%时即可诊断

考题 单选题TOF肌松监测的T4/T1值是多少时即可作为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A 大于50%B 大于65%C 大于70%D 大于75%E 以上均不对

考题 单选题TOF肌松监测的T4/T1值是多少时即可满足手术的要求()A 小于50%B 小于35%C 小于25%D 小于15%E 小于10%

考题 单选题判断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程度()A TOF肌松监测时的T1/T0B TOF肌松监测时的T4/T1C TOF肌松监测时的T4值D TOF肌松监测时的T1值E A和B

考题 单选题判断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程度()A TOF肌松监测时的T1/T0B TOF肌松监测时的T4/T1C TOF肌松监测时的T4值D TOF肌松监测时的T1值E 以上均不对

考题 单选题关于Ⅱ相阻滞错误的是()。A 反复或持续应用去极化肌松药后容易发生B 肌松由去极化性质转变成非去极化性质C 对强直刺激和TOF的反应无衰减D 可部分或全部被抗胆碱酯酶药拮抗E 强直刺激后有易化现象

考题 填空题肌松药非去极化阻滞时,TOF四个成串刺激T1 T2 T3 T4,当T4消失时,肌颤搐抑制();T1消失时,肌颤搐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