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的场区修建一座桥梁,场区地下水位埋深5m,场地土为:0?5m:非液化黏性土 5?15m:松散均匀的粉砂 15m以下为密实中砂,按《公路和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计算,判别深度为5?15m的粉砂层为液化土层,液化抵抗系数均为0.7。若采用摩擦桩基础,深度5?15m的单桩摩阻力的综合折减系数。应为下列哪一个选项?()
A. 1/6 B. 1/3 C. 1/2 D. 2/3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在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的场区修建一座桥梁,场区地下水位埋深5m,场地土为:0?5m:非液化黏性土 5?15m:松散均匀的粉砂 15m以下为密实中砂,按《公路和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计算,判别深度为5?15m的粉砂层为液化土层,液化抵抗系数均为0.7。若采用摩擦桩基础,深度5?15m的单桩摩阻力的综合折减系数。应为下列哪一个选项?() A. 1/6 B. 1/3 C. 1/2 D. 2/3”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浅埋低承台桩基,承台底面上、下2m均为硬可塑黏性土,承台底面下2~10m深度范围内存在液化土层。试问,在下列有关该桩基抗震验算的一些主张中,其中何项是不恰当的? (A) 对本工程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B) 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10%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扣除液化土层的全部摩阻力 (C) 桩承受全部地震作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及桩水平抗力均应乘以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 (D) 打入式的群桩,一定条件下可以计入打桩对土的加密作用及桩身对液化土变形限制的有利影响

考题 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通过标准贯入试验进一步判定土层是否液化时,修正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N0与下列哪些选项的因素有关? (A) 水平地震系数 (B)标准贯入锤击数的修正系数 (C)地下水位深度 (D)液化抵抗系数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的规定,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10%采用,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但应扣除液化土层的全部摩阻力及桩承台下( )深度范围内非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A.2.0 m B.1.0 m C.1.5 m D.0

考题 在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的场区修建一座桥梁。场区地下水位埋深5m,场地土为:0~ 5m,非液化黏性土;5~15m,松散均匀的粉砂;15m以下为密实中砂。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计算判别深度为5 ~ 15m的粉砂层为液化土层,液化抵抗系数均为0.7。若采用摩擦桩基础,深度5?15m的单桩摩阻力的综合折减系数α应为( )。 A. 1/6 B. 1/3 C. 1/2 D. 2/3

考题 某建筑工程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表下14~16m为粉土层,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1m,土层的剪切波速为350m/s,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 2008)可判断土层深度15m处( )。 A.液化 B.不液化 C.可能液化 D.无法判别

考题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下水位埋深2.0m,未打桩前的液化判别等级如表9-7所示,采用打入式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400mm×400mm,桩长l=15m,桩间距s=1.6m,桩数20×20根,置换率ρ=0.063,打桩后液化指数由原来的12.9降为( )。 A. 2.7 B. 4. 5 C. 6.8 D. 8.0

考题 某公路桥梁场地地面以下2m深度内为亚粘土,重度18kN/m3;深度2m~9m为粉砂、细砂,重度20kN/m3;深度9m以下为卵石,实测7m深度处砂层的标贯值为10。场区水平地震系数kh为0.2,地下水位埋深2m。已知地震剪应力随深度的折减系数Cv=0.9,标贯击数修正系数Cn=0.9,砂土粘料含量Pc=3%。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44-89),7m深度处砂层的修正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N0最接近的结果和正确的判别结论应是下列哪个选项? A. N0为10,不液化 B. N0为10,液化 C.N0为12,液化 D.N0为12,不液化

考题 某公路工程位于8度烈度区,场地地下水位为5.0 m,地质资料见下表: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 ② 第2层的液化折减系数α为( )。A 0 B C D

考题 拟在8度烈度场地建一桥墩,基础埋深2.0m,场地覆盖土层为20m,地质年代均为 Q4,地表下为5.0m的新近沉积非液化黏性土层,其下为15m的松散粉砂,地下水埋深dw=5.0m,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列式说明本场地地表下 20m范围土体各点σ0/σe,下述()是正确的。 A.从地面往下二者之比随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B.从地面往下二者之比随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 C.从地面5m以下二者之比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增加 D.从地面5m以下二者之比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

考题 某场地地面下的黏性土层厚5m,其下的粉砂层厚10m。整个粉砂层都可能在地震中发生液化。已知粉砂层的液化抵抗系数Ce=0.7。若果用摩擦桩基础,桩身穿过整个粉砂层范围,深入其下的非液化土层中。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 89),由于液化影响,桩侧摩阻力将予以折减。在通过粉砂层的桩长范围内,桩侧摩阻力总的折减系数约等于( )。A 1/6 B 1/3 C 1/2 D 2/3

考题 某公路桥梁场地地面以下2m深度内为亚黏土,重度18kN/m3;深度2~9m为粉砂、细砂,重度20kN/m3;深度9m以下为卵石,实测7m深度处砂层的标贯值为10。场区水平地震系数Kh为0.2,地下水位埋深2m。已知地震剪应力随深度的折减系数Cv=0.9,标贯击数修正系数Cn=0.9,砂土黏料含量Pc=3%。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44—1989),7m深度处砂层的修正液化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Nc最接近的结果和正确的判别结论应是下列哪个选项?( ) A. Nc为10,不液化 B. Nc为10,液化 C. Nc为12,液化 D. Nc为12,不液化

考题 一承重墙条形基础埋深2m,基底以下为6m厚粉土层,粉土黏粒含量为9%,其下为 12m厚粉砂层,粉砂层下为较厚的粉质黏土层,近期内年最高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5m,该建筑所在场地地震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勘察工作中为判断土及粉砂层密实程度,在现场沿不同深度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其实测N63.5值如图所示,根据提供的标准贯入试验结果中有关数据,请分析该建筑场地地基土层是否液化,若液化,它的液化指数ILE值是多少。下列与分析结果最接近的是( )。A不液化 B ILE=7.5 C ILE=12.5 D ILE=16.0

考题 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场地修建采用天然地基的住宅楼,设计时需要对埋藏于非液化土层之下的厚层砂土进行液化判别。下列哪个选项的组合条件可初步判别为不考虑液化影响?( ) A.上覆非液化土层厚5m,地下水位深度3m,基础埋深2.0m B.上覆非液化土层厚5m,地下水位深度5m,基础埋深1.0m C.上覆非液化土层厚7m,地下水位深度3m,基础埋深1.5m 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7m,地下水位深度5m,基础埋深1.5m

考题 某公路桥梁采用摩擦桩基础,场地地层如下:①0~3m为可塑状粉质黏土,②3~14m为稍密至中密状粉砂,其实测标贯击数N1=8击。地下水位埋深为2.0m。桩基穿过②层后进入下部持力层。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计算②层粉砂桩长范围内桩侧摩阻力液化影响平均折减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一项?(  )(假设②层土经修正的液化判别标贯击数临界值Ncr=9.5击)A、1、00 B、0、83 C、0、79 D、0、67

考题 高度为3m的公路挡土墙,基础的设计埋深1.80m,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力8°。自然地面以下深度1.50m为粘性土,深度1.50m~5. 00m为一般粘性土,深度5. 00m - 10. 00m 为亚砂土,下卧地层为砂土层。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44 -89),在地下水位埋深至少大于以下何值时,可初判不考虑场地土液化影响? (A) 5.0m (B) 6.0m (C) 7.0m (D) 8.0m

考题 在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的场区修建一座桥梁。场区地下水位埋深5m,场地土为:0~5m,非液化黏性土;5~15m,松散均匀的粉砂;15m以下为密实中砂。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计算判别深度为5~15m的粉砂层为液化土层,液化抵抗系数均为0.7。若采用摩擦桩基础,深度5~15m的单桩摩阻力的综合折减系数应为(  )。A.1/6 B.1/3 C.1/2 D.2/3

考题 拟在8度烈度场地建一桥墩,基础埋深2.0m,场地覆盖土层厚度为20m,地质年代均为Q4,地表下为厚5.0m的新近沉积非液化黏性土层,其下为厚15m的松散粉砂,地下水埋深dw=5.0m,如水位以上黏性土容重γ=18.5kN/m3,水位以下粉砂饱和容重γsat=20kN/m3,试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分别计算地面下5.0m处和10.0m处地震剪应力比(地震剪应力与有效覆盖压力之比),其值分别为( )。 A0.100,0.180 B0.125,0.160 C0.150,0.140 D0.175,0.120

考题 某公路工程场地地面下的黏土层厚4m,其下为细砂,层厚12m,再下为密实的卵石层,整个细砂层在8度地震条件下将产生液化。已知细砂层的液化抵抗系数Ce=0.7,若采用桩基础,桩身穿过整个细砂层范围,进入其下的卵石层中。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试求桩长范围内细砂层的桩侧阻力折减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1/4 B. 1/3 C. 1/2 D. 2/3

考题 A. B. C. D.公式只适用于标准贯入点地面以下15m以内的深度,当大于15m的深度内有饱和砂或饱和少黏性土,需要进行地震液化判别时,可采用其他方法判定

考题 低桩承台桩基中,承台底面上下存在足够厚度的非液化土层时,可对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进行折减,当土层埋深为15m,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为7,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0时,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应为()。A、0B、1/3C、2/3D、1

考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对地震液化进行进一步判别时,下列()是错误的。()A、为判别液化,勘探孔深度应大于20mB、为判别液化,勘探点数不应少于3个C、一般情况下,判别应在地面以下15m的范围内进行D、对桩基及基础埋深大于5m的天然地基,判别深度宜加深至20m

考题 拟在8度烈度场地建一桥墩,基础埋深2.0m,场地覆盖土层为20m,地质年代均为Q4,地表下为5.0m的新近沉积非液化黏性土层,其下为15m的松散粉砂,地下水埋深dw=5.0m。 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列式说明本场地地表下20m范围土体各点σ0/σe,下述()是正确的。A、从地面往下二者之比随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B、从地面往下二者之比随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C、从地面5m以下二者之比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增加D、从地面5m以下二者之比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

考题 单选题低桩承台桩基中,承台底面上下存在足够厚度的非液化土层时,可对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进行折减,当土层埋深为15m,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为7,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0时,土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应为()。A 0B 1/3C 2/3D 1

考题 单选题拟在8度烈度场地建一桥墩,基础埋深2.0m,场地覆盖土层为20m,地质年代均为Q4,地表下为5.0m的新近沉积非液化黏性土层,其下为15m的松散粉砂,地下水埋深dw=5.0m。 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列式说明本场地地表下20m范围土体各点σ0/σe,下述()是正确的。A 从地面往下二者之比随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B 从地面往下二者之比随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C 从地面5m以下二者之比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增加D 从地面5m以下二者之比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

考题 单选题某公路桥梁采用摩擦桩基础,场地地层如下:①0~3m为可塑状粉质黏土,②3~14m为稍密至中密状粉砂,其实测标贯击数N1=8。地下水位埋深为2.0m。桩基穿过②层后进入下部持力层。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计算②层粉砂桩长范围内桩侧摩阻力液化影响平均折减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一项?(假设②层土经修正的液化判别标贯击数临界值Ncr=9.5)(  )[2014年真题]A 1.00B 0.83C 0.79D 0.67

考题 单选题某8度烈度区场地位于全新世一级阶地上,表层为可塑状态黏性土,厚度为5m,下部为粉土,粉土黏粒含量为12%,地下水埋深为2m,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2.0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初步判定场地液化性为()。A 不能排除液化B 不液化C 部分液化D 不能确定

考题 单选题某桥梁采用扩大基础,基础埋深为5m,地基土层为:0~4m为黏性土,承载力[σ0]=150kPa;4~15m为密实中砂,承载力为450kPa;15m以下为基岩,该场地土的类型为()。A Ⅰ类场地土B Ⅱ类场地土C Ⅲ类场地土D Ⅳ类场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