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的8 个描述或做法中,符合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是( )。
(1)IG541的泄压口应设置在防护区净高的 2/3以上;(2)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 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3)七氟丙烷用于防护通讯机房时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8s,用于电子计算机房时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10s;(4)预制气体灭火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5)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对固体深位火灾进行灭火时,防护区内的开口面积不应大于内表面的 3%;(6)灭火剂储存装置安装后,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安全阀应通过专用的泄压管接到室外。(7)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 30s 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8)当 IG541 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 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60s,且不应小于 48s。

A.(1)(2)(5)
B.(4)(6)(8)
C.(1)(3)(7)
D.(2)(4)(5)
E.(2)(6)(7)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并未对 IG541 的泄压口作相关 说明,所以(1)不符合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
3.3.7 七氟丙烷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8s;在其 他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10s,所以(3)不符合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规定。
5.0.2 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 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所以(4)符合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 准规定。
6.0.1 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 30s 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所以(7)符合有关国家 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
3.4.3 当 IG541 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 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60s, 且不应小于 48s,所以(8)符合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
根据《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3.1.5 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 5 个及 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或者在 48h 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 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所以(2)符合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
3.1.2.1 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 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 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3.1.2.2 对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所以(5)不符合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5.2.2 灭火剂储存装置安装后, 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安全阀应通过专用的泄压管 接到室外,所以(6)符合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
本题的答案为 B、E 选项。
更多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的8 个描述或做法中,符合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是( )。 (1)IG541的泄压口应设置在防护区净高的 2/3以上;(2)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 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3)七氟丙烷用于防护通讯机房时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8s,用于电子计算机房时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10s;(4)预制气体灭火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5)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在对固体深位火灾进行灭火时,防护区内的开口面积不应大于内表面的 3%;(6)灭火剂储存装置安装后,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安全阀应通过专用的泄压管接到室外。(7)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 30s 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8)当 IG541 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 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60s,且不应小于 48s。A.(1)(2)(5) B.(4)(6)(8) C.(1)(3)(7) D.(2)(4)(5) E.(2)(6)(7)” 相关考题
考题 在二氧化碳组合分配灭火系统中,在()情况下应有备用量且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A.保护2 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B.24h 内不能恢复;C.保护5 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D.48h 内不能恢复;

考题 下列关于干粉灭火系统的相关说法中,符合规定的有()A.组合分配系统当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超过5个时,或者在喷放后48h内不能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时,灭火剂应有备用量 B.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喷放干粉时不能自动关闭的防护区开口,其总面积不应大于该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10%,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C.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应大于2m/s D.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火灾宜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E.组合分配系统保护的防护区与保护对象之和不得超过8个

考题 某发电厂气体灭火系统主要分布于集控室、电子间等关键部位,根据各部位结构特点和位置划分多个防护区。关于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设置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B.防护区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50h C.对于全封闭的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1/3以上 D.在喷放灭火剂前,应自动关闭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 E.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0℃

考题 某通信机房设置IG541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S且不应小于( )s。A.60,30 B.60,48 C.30,8 D.30,10

考题 关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2倍 B.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3倍 C.油浸变压器室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D.电子计算机房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考题 某通讯机房采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保护时,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s。A.4 B.6 C.8 D.10

考题 某单位的信息机房车间采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保护。下列关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七氟丙烷的灭火机理主要的是化学抑制 B.七氟丙烷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C.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1/2以上 D.七氟丙烷在通信机房的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

考题 关于某火灾性质为无爆炸危险的固体表面火灾的防护区,采用IG541 灭火系统,关于其设计方案,错误的有( )A.当IG541 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时,其最短喷放时间为45s B.防护区净空高度为4.5m,IG541 灭火系统设置的泄压口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9m C.灭火浓度为28.1%,灭火设计浓度为37% D.该系统的灭火机理包括气化冷却 E.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采用了铜管

考题 下列有关IG541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参数说法正确的是( )。A.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 B.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C.IG541扑救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设计浓度为28.1% D.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60s且不应小于48s E.当保护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时,灭火浸渍时间应采用5min

考题 (2019年真题)关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2倍 B.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3倍 C.油浸变压器室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D.电子计算机房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考题 某电子计算机房划分为一个防护区,防护区内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该系统的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s。A.6 B.10 C.8 D.12

考题 某场所划分为一个防护区,防护区内设置多台七氟丙烷预制灭火装置保护,下列关于该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宜设置10台及以上预制灭火装置 B.预制灭火装置必须能同时启动,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C.防护区内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高度应位于防护区净高2/3以上 D.应设置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考题 某室内净高为4.5m 的通讯机房拟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该气体灭火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有( )。A.灭火设计浓度为8% B.设计喷放时间为10s C.一套系统保护7 个防护区 D.泄压口下沿距顶棚为1.2m E.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了七氟丙烷灭火剂的储存量

考题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B.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 C.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000Pa D.气体灭火系统设计中,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考题 下列关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计的说法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A.用于保护通信机房时,系统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B.防护区内包括泄压口在内的开口应在灭火剂喷放前自行关闭 C.系统不能用于扑救固体表面火灾 D.系统储存容器的设计与使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E.系统设置的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考题 下列关于防护区开口的设置说法符合规范规定的有( ) A.防护区开口的设置,为防止灭火剂流失,防护区的围护构件上不宜设置敞开孔洞 B.当必须设置敞开孔洞时,应设置能手动和自动关闭装置 C.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 D.采用全淹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扑救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时,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5%,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E.启动释放气体灭火剂之后,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

考题 某室内净高为3.6m的电子计算机房拟设置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该气体灭火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一套系统保护5个防护区B、泄压口下沿距顶棚为1.0mC、设计喷放时间为12sD、灭火设计浓度采用8%

考题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s。A、5B、6C、8D、10

考题 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防护区中,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且开口不应设置在底面。A、2%B、3%C、8%D、10%

考题 多选题某单层洁净厂房,设有4台预制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在防护区外墙设有泄压口。下列关于该气体灭火系统启动联动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泄压口在系统动作时应自动关闭B灭火剂喷放前,疏散门应自动锁闭C系统动作时差不应大于 4sD当自动和手动控制失效时,系统应采用机械应急启动方式开启E灭火剂喷放后,防护区域外的喷放警示灯点亮

考题 单选题某单位通信机房,拟采用组合分配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保护,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中,错误的是( )。A 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B 一套系统保护的防护区数量不应超过8个C 灭火剂的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D 灭火剂的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

考题 多选题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关于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防护区疏散出口外应设置气体灭火装置的手动启动和停止装置B手动与自动控制状态应在防护区内外的显示装置上显示C同一防护区内多台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同时启动的动作响应时差不应大于2sD防护区外的手动启动按钮按下时,应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气体灭火装置的启动E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一15℃

考题 单选题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s。A 5B 6C 8D 10

考题 单选题某通信机房采用七氟丙烷组合分配式灭火系统,下列关于该机房灭火系统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A 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B 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10台C 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的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D 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灭火浸渍时间应采用5min

考题 多选题七氟丙烧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应根据封闭空间的结构特点和位置来划分,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A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6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C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并应设在防护区净高的1/3以上D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E防护区的入口处正上方应设灭火剂喷放指示灯,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

考题 多选题在二氧化碳组合分配灭火系统中,在()情况下应有备用量且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A保护2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B24h内不能恢复;C保护5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时D48h内不能恢复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的规定不正确的是( )。A 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经计算确定B 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无爆炸危险的气体、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应采用惰化设计浓度C 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D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