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列建筑或场所中,防烟系统设计选型正确的是( )。

A.某建筑高度为35m的图书馆,防烟楼梯间的独立前室为全敞开的凹廊,楼梯间不设置防烟系统
B.某五星级酒店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的外墙上每两层布置一个可开启外窗,每个外窗面积为2m2,防烟楼梯间仅采用自然通风
C.某大型商场内的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只设置了一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避难走道安全出口的距离为45m,仅在避难走道前室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D.某建筑高度为96m的住宅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前室独立设置,前室设置两个门与走道相连通,前室采用自然通风,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3.1.3—1,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的独立前室采用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A选项正确; 根据3.1.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一类高层的五星级酒店,其建筑高度显然大于50m,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故B选项错误;
根据3.1.9—1,避难走道一端设置安全出口,且总长度小于30m时可仅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C选项错误;
根据3.1.5—1,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D选项错误。P380-386
更多 “下列建筑或场所中,防烟系统设计选型正确的是( )。A.某建筑高度为35m的图书馆,防烟楼梯间的独立前室为全敞开的凹廊,楼梯间不设置防烟系统 B.某五星级酒店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的外墙上每两层布置一个可开启外窗,每个外窗面积为2m2,防烟楼梯间仅采用自然通风 C.某大型商场内的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只设置了一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避难走道安全出口的距离为45m,仅在避难走道前室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D.某建筑高度为96m的住宅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前室独立设置,前室设置两个门与走道相连通,前室采用自然通风,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 相关考题
考题 对某商业建筑进行防火检查,下列避难走道的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A.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最远为65m B.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区相通,该防火分区设有2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避难走道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C.避难走道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00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进行分隔 D.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设置防烟前室,每个前室的建筑面积为6.0㎡

考题 (2018年真题)对某商业建筑进行防火检查,下列避难走道的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A.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最远为65m B.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区相通,该防火分区设有2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避难走道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 C.避难走道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0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进行分隔 D.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设置防烟前室,每个前室的建筑面积为6.0㎡

考题 高层民用建筑可不设置防烟设施的部位是( )。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B.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C.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 D.高层建筑的中庭

考题 某高层建筑地上共10层(无地下室),其中裙房四层、塔楼六层,塔楼部分的一防烟楼梯间靠外墙,塔楼每层楼梯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为2㎡;裙房部分的同一座防烟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均无可开启外窗,排烟设计正确的应为下列哪一项?A.防烟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均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B.仅防烟楼梯间的前室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C.仅防烟楼梯间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D.防烟楼梯间前室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考题 防烟系统是防止烟气进入前室、楼梯间等空间的系统,当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下列建筑的楼梯间内可不设置防烟系统的是( )。A.建筑高度为120m的住宅,防烟楼梯间前室具有不同朝向且满足自然排烟口面积要求的可开启外窗 B.建筑高度为50m的宾馆,防烟楼梯间前室采用凹廊 C.建筑高度为90m的住宅,防烟楼梯间前室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 D.建筑高度为58m的综合楼,防烟楼梯间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

考题 关于建筑防烟系统的设置,下列选项不符合规定的是( )。A.某建筑高度为156m的办公楼,其避难层的防烟系统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 B.某高层商场的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楼梯间设置常闭风口,前室设置常开风口 C.某医院病房楼的避难走道仅在前室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该避难走道总长度为35m,两端各设一个安全出口 D.某高层住宅楼的防烟楼梯间送风口的风速为10m/s E.某建筑高度为58m的电信大楼,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送风口设置在前室顶部

考题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中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下室的楼梯间和地上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均需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 B.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公共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 C.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D.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工业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

考题 防烟系统是防止烟气进入前室、楼梯间等空间的系统,当前室或合用前室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下列建筑的楼梯间内可不设置防烟系统的是( )。A.建筑高度为120m的住宅,防烟楼梯间前室具有不同朝向且满足自然排烟口面积要求的可开启外窗 B.建筑高度为50m的宾馆,防烟楼梯间前室采用敞开的凹廊 C.建筑高度为90m的住宅,防烟楼梯间前室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 D.建筑高度为58m的综合楼,防烟楼梯间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

考题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启动后,按照余压值从大到小排列,排序正确的是()。 A.走道、前室、防烟楼梯间 B.前室、防烟楼梯间、走道 C.防烟楼梯间、前室、走道 D.防烟楼梯间、走道、前室

考题 下列关于防烟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综合办公楼,建筑高度为60m,合用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防烟楼梯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 B.某底部为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为60m,防烟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防烟楼梯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 C.某丙类厂房,建筑高度为60m,合用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防烟楼梯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 D.某公寓,建筑高度为60m,合用前室顶部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口,防烟楼梯间可只采用自然通风的防烟方式

考题 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有( )。 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B.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C.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 D.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 E.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考题 下列部位中,应设置防烟系统的是( )A.防烟楼梯间前室 B.敞开楼梯间 C.避难走道前室 D.中庭 E.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考题 关于防烟系统的设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建筑高度42m的住宅,剪刀楼梯间和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及楼梯间均设置了自然防烟系统,其中合用前室每层的可开启外窗面积均为4.02B、某建筑高度52m的单位办公楼,防烟楼梯间前室采用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送风口位置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楼梯间采用了自然防烟系统C、建筑高度33m的单位职工宿舍楼,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采用了自然防烟方式,每个合用前室的可开启外窗总面积均为5m2,楼梯间未设置防烟设施D、建筑高度98m的住宅楼,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均采用自然防烟系统,外窗开设方式及面积均符合相关规定

考题 下列关于两层建筑中,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下室的楼梯间和地上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均需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B、建筑高度大于50m公共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C、建筑高度大于50m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D、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工业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考题 高层建筑防排烟规定:()A、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隔二层设一个。B、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C、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必须分开设置。D、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考题 人防工程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A、防烟楼梯间B、防烟楼梯间前室C、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D、避难走道的前室

考题 单选题下列建筑场所或部位中,可不设置防烟设施的是()A 防烟楼梯间的前室B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C 封闭楼梯间D 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间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正确的是( )。A 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不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B 建筑高度大于100 m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设计,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50 mC 人防工程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D 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时,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均应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考题 单选题对某商业建筑进行防火检查,下列避难走道的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A 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最远为65mB 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该防火分区设有2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避难走道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C 避难走道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00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进行分隔D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设置防烟前室,每个前室的建筑面积为6.0m2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高层建筑中设置防烟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封闭楼梯间不需要考虑防烟系统B 建筑高度为54m的公共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C 建筑高度为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D 建筑高度为54m的工业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

考题 单选题高层建筑防排烟规定:()A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隔二层设一个。B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C 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必须分开设置。D 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考题 多选题人防工程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A防烟楼梯间B防烟楼梯间前室C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D避难走道的前室

考题 单选题下列场所的楼梯间,应设置防烟系统的是( )。A 某建筑高度为55m的公共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B 某建筑高度为8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采用敞开的凹廊C 某建筑高度为35m的丙类厂房,其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D 某建筑高度为40m的丙类厂房,其防烟楼梯间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

考题 单选题根据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避难走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距离不应小于60mB 防火分区开向防烟前室的门和防烟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均应采用甲级防火门C 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D 避难走道两端直通室外,且总长度小于60m,其前室必须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考题 单选题某建筑高度为56m的省电视台办公楼,下列对其防烟楼梯间的防烟系统设置方案中,正确的是()。A 当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设有两个及以上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两个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3m2,防烟楼梯间可不设防烟系统B 当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时,防烟楼梯间可不考虑防烟系统C 当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或凹廊时,防烟楼梯间可不考虑防烟系统D 防烟楼梯间必须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考题 单选题对某商业建筑进行防火检查,下列避难走道的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A 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最远为65 mB 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该防火分区设有2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避难走道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C 避难走道采用耐火极限3.00 h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1.00 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进行分隔D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人口处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建筑面积为6 m2

考题 多选题避难走道是指设置防烟设施且两侧采用防火墙分隔,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避难走道和疏散楼梯间的作用类似,疏散时人员只要进入避难走道,就可视为进入安全区域。下列避难走道防火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是( )。A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所设前室的面积6m2B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为最近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C只与一个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的防火分区相通时,只设置一个直通地面的出口D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的前室设置防烟设施E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开向前室的门为乙级防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