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厮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甲被抓获.
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此题中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
所谓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甲因乙拒绝还款并对自己进行辱骂,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使乙被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而休克,然后慌忙离开乙家.甲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乙的死亡,并且放任了这种结果的发生,所以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甲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 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非抢劫罪.所谓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多次窃取或者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盗窃罪的一大特征是秘密窃取,即犯罪分子采取主观上自认为不会被发觉的方法;而抢劫罪则是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一此题中甲使用暴力在先,使用暴力的原因是乙拒绝还款并对自己进行辱骂,而非窃取财物,而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 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的行为属于秘密窃取的行为,因为当时乙已经休克.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和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所谓数罪并罚,是指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原则.
另外,甲构成累犯.所谓累犯,是指因犯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5年内又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其构成要件是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此案中甲曾于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到2001年尚未满5年,前后两罪都是故意犯罪,前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并罚,也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因此甲构成累犯,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此题测试犯罪主观方面的故意类型、盗窃罪与抢劫罪的界定以及累犯的概念和处罚问题.
更多 “某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厮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甲被抓获. 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相关考题
考题 某甲,26岁月,1998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2001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4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乙被抓获。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考题 甲某与乙某系邻居,二人经常一起赌博,某次赌博,甲欠下乙五万元赌债,乙多次向甲催要未果。于是,乙于某日伙同朋友丙某,谎称打牌将甲约到丙家扣押,声称如不归还五万元的赌债,就不放甲回家,并让丙给甲的老婆打电话催甲的老婆筹钱还债。甲多次欲强行离开,被乙和丙联合制服而未能如愿。两天后,甲的老婆筹到两万元钱给乙,乙才让甲离开。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乙某构成绑架罪B.丙某构成绑架罪C.乙某构成非法拘禁罪D.丙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考题 某甲与同事某乙曾有过不正当关系,乙拒绝同甲来往后,甲还常去乙家纠缠。乙的丈夫丙曾为此多次与甲交涉,但仍无济于事。于是,乙、丙二人商议,如果甲再来纠缠,就将其腿打断。某日晚,甲又去乙家。乙听到屋外有响动,将丙叫醒,丙随手在屋里拿了一把铁锹闯到屋外,看到甲正躲藏在窗户下,顿时满腔仇恨,产生了打死甲的念头。当即举起铁锹朝甲的头部猛劈下来,将甲打倒在地。甲挣扎着欲逃离现场。乙拿着扁担赶到.乙、丙各持凶器照甲的腿部猛打,直至甲不能动弹。甲被抬回家后,因失血过多和头部重伤,很快就死去。问:乙、丙二人是否构成杀人的共犯?

考题 甲于2007年8月8日欠乙8000元,声明是装修房子急需,而最近生意又不太好导致手头无现金。房子装修后不久甲生意也日益兴隆;2007年10月5日乙遂向甲索要欠款,甲以未约定还款时间且手头尚缺钱为由推托,乙于2009年9月5日再次向甲索要,甲很不情愿还给乙钱。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之间债务尚未到期 B:乙最后得到这8000元构成不当得利 C:甲、乙之间债务于乙向甲索要时到期 D:甲与乙的债务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考题 下列哪些选项不构成无因管理之债?()A:警察丙在街上值班时看见甲在殴打乙,遂上前制止,争扯中丙的手表不慎被弄坏,于是丙请求乙赔偿手表 B:甲将摩托车借与乙,后乙病故,乙之子丙以为该车是乙的遗产,对其进行维修,后甲向丙索要摩托车,丙遂请求甲支付维修费用 C:甲帮外出的邻居乙保管电视机,后甲为牟利将该电视机自行售给丙,乙回来后甲谎称电视机毁坏被弃,乙知晓真相后要求甲赔偿,甲请求乙支付交易费用 D:甲见隔壁乙家失火,恐火蔓延至自己家,遂奋勇上前扑火,未能灭火,却烧伤手臂,花去医药费200元,甲请求乙支付医药费

考题 以下行为成立敲诈勒索罪的是: A.甲去邻居乙家盗窃,没想到乙在家。甲即以报警相威胁,要求乙马上回家取一万元给自己。乙被迫同意,交给甲一万元 B.甲捡到乙的手机,强行向乙索要1000元酬谢 C.甲向乙行贿,乙在三天后给甲退款,甲不收。乙即将该款上交单位纪检部门。后来甲见事情未成,即来索要退款。乙答复已上交,不能退。甲即以报警相威胁,逼迫乙退款 D.甲手里没有乙的“艳照”,却谎称有乙的艳照,敲诈乙现金1万元(可能与诈骗罪形成竞合)

考题 下列行为中,甲、乙能够构成共同犯罪的有:( ) A.甲明知乙实施盗窃,而将自己的汽车借给乙作为犯罪工具 B.乙与甲商定,乙在抢劫一家银行分理处后到甲的家中躲避 C.乙在杀害自己的仇人丙后找到甲,要求在甲的家中躲避,甲同意并收留了乙 D.乙在一家卡拉OK歌舞厅组织几十名年轻女性卖淫,甲帮助乙招募了几名卖淫女

考题 甲欠乙货款8万元,乙多次索要甲均表示无钱可还。某日,乙再次索要货款时,甲纠集他人殴打乙并逼迫乙写下已收到甲还款8万元的收条。乙离开后报警,获知乙报警后甲自动投案。关于本案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属于犯罪既遂 B.甲属于犯罪未遂 C.甲属于犯罪中止 D.甲属于犯罪预备

考题 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在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还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厮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场休克。甲见此情形后欲慌忙离开,但想到自己的2000元钱未讨回,就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经死亡,并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乙被抓获。 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考题 乙为了购买汽车向甲借了3万元钱,甲多次向乙索要,乙以种种借口推脱不还。2004年7月的一天,甲得知乙要将3万元货款存人银行,在乙去银行的途中,甲将乙拦下索要3万元,乙不还,两人发生抓扯,甲便拿出水果刀威胁乙,随后甲将乙刺倒在地后拿走乙身上的3万元钱。经鉴定乙为重伤。甲被抓获后,提出他拿走乙的3万元钱是乙从事非法传销的违法所得,并提供了乙进行传销活动的办公场所。公安机关查证属实并将乙抑获。公安机关在对乙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发现,乙1990年因为犯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3年1月30日经裁定予以假释。 问:(1)甲构成何罪? (2)甲有无特殊的量刑情节? (3)对乙裁定假释是否正确? (4)对乙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考题 甲与乙有仇,某日甲趁乙家无人时,放火点燃乙家房屋。火烧起来后,甲后悔,遂奋力扑救,但因火势过猛,乙家房屋被烧毁。因为甲作出了中止行为,所以甲是犯罪中止。

考题 某甲,33岁,200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2008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1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还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上前查看,发现乙还有微弱呼吸,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甲被抓获。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为什么?本案存在哪些法定量刑情节?

考题 甲请乙为其到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两人相约前往丙家,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一人在家,便对丙实施暴力,抢劫了1万元现金。甲成立抢劫罪,乙成立盗窃罪。

考题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一人在家,便对丙实施暴力,并抢劫了丙的1万元现金。本案应当如何认定?()A、甲与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B、甲与乙在盗窃罪范围内构成共犯C、甲属主犯,乙属从犯D、甲与乙不能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考题 下列行为中,按照刑法规定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是A、甲绑架乙的儿子后因乙儿子经常哭闹,甲怕事发,将乙的儿子杀死B、甲在乙上夜班回来的路上欲强奸乙,但乙拼命挣扎,甲情急之下掐死了乙C、甲为了向乙妻索要赌债,绑架了乙,乙在逃跑的过程中被甲发现,甲将乙一顿毒打,致乙死亡D、甲欲杀死其仇人乙,于是在乙每天上班必然途径的路上埋了一颗炸弹,炸死了乙和另外两个路人

考题 单选题甲乙两家是邻居,甲家在距乙家地基2米处种有一棵大树。每逢刮大风,风便会将这棵树的一些大树枝刮落到乙家房屋上。乙担心会损坏房屋,多次找甲协商,要求甲将树枝砍去一些,被甲拒绝。某日,暴风雨即将来临,乙再次找甲协商却没找到,情急之下自己砍去了一些伸到自家房屋上的树枝。甲回家后要求乙赔偿500元,乙不同意,甲将乙起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狂风暴雨即将来临,乙砍掉一些树枝来避免对自己房屋的损害属于紧急避险,因而乙不应承担民事责任B 乙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甲财产权利的侵害,因为乙为了自己的利益未经甲同意就砍掉了一些树枝,因此,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C 虽然这棵树属于甲,但因伸到了乙的房顶,这棵树在乙房屋界内的部分应当属于乙,因此,乙砍掉那些树枝是合法的,不应承担民事责任D 乙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甲财产权利的侵害,因为乙为了自己的利益未经甲同意就砍掉了一些树枝。但是乙在砍之前有意愿但无法告知甲,因此可豁免其部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