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甲于2007年8月8日欠乙8000元,声明是装修房子急需,而最近生意又不太好导致手头无现金。房子装修后不久甲生意也日益兴隆;2007年10月5日乙遂向甲索要欠款,甲以未约定还款时间且手头尚缺钱为由推托,乙于2009年9月5日再次向甲索要,甲很不情愿还给乙钱。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之间债务尚未到期
B:乙最后得到这8000元构成不当得利
C:甲、乙之间债务于乙向甲索要时到期
D:甲与乙的债务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88条第2款第(2)项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此甲乙之间的债务自乙向甲索要时即已到期,A项错误而C项是正确答案。根据《诉讼时效规定》第6条的规定,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诉讼时效的起算期间从债权人主张权利时起算;债权人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的,则从该期限届满之日的第2天开始计算。因此甲乙之间债务的诉讼时效应自2007年10月5日起算,到2009年9月5日没有超过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更多 “甲于2007年8月8日欠乙8000元,声明是装修房子急需,而最近生意又不太好导致手头无现金。房子装修后不久甲生意也日益兴隆;2007年10月5日乙遂向甲索要欠款,甲以未约定还款时间且手头尚缺钱为由推托,乙于2009年9月5日再次向甲索要,甲很不情愿还给乙钱。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之间债务尚未到期 B:乙最后得到这8000元构成不当得利 C:甲、乙之间债务于乙向甲索要时到期 D:甲与乙的债务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相关考题
考题 第 17 题 甲向乙借款50万元做生意,后来生意亏损70多万元。甲有一栋房子价值18万元,其他财产价值10万元。借款到期后乙向甲追要借款,甲却将自己的房子作价1万元卖给了自己的弟弟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丙不知甲欠工钱,则乙只能行使代位权B.只有在丙明知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的情况下,乙才有可能行使代位权C.不论丙是否知道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乙均可行使撤销权D.若丙明知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则乙可行使撤销权

考题 甲向乙借款50万元做生意,后来生意亏损70多万元。甲有一栋房子价值18万元,其它财产价值10万元。借款到期后乙向甲追要借款,甲却将自己的房子作价一万元卖给了自己的弟弟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果丙不知甲欠工钱,则乙只能行使代位权B.只有在丙明知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的情况下,乙才可以行使代位权C.不论丙是否知道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乙均可行使撤销权D.若丙明知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则乙可行使撤销权

考题 下列情形中,当事人乙所行使的权利属于抗辩权的是:( )A.甲和乙签订合同,约定同时履行,甲在乙还没有履行的情况下,请求乙履行,乙拒绝B.甲向乙请求返还500元钱,乙以从未欠甲钱为由予以拒绝,经查;乙所言属实C.甲向乙请求返还500元钱,乙以甲之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予以拒绝D.甲欺诈乙而订立买卖合同,甲请求乙履行交付标的物的义务,乙则主张撤销合同

考题 2006年6月5日,甲借给乙10000元,双方未约定还款期限。2007年7月1日因甲急需用钱,就要求乙于l个月内还款。但乙一直未还款,因甲从别处借钱解决了自己的急需,也未再向乙催要。2009 年10月4日甲重新向乙索要借款,乙提出暂时还款困难,于是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其中约定乙于l个月内还款I0000元,甲放弃对利息的要求。1个月后乙仍未还款,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乙还款,而乙在答辩中称,甲要求还款请求已过诉讼时效,其权利不应受法律保护。分析本案中的诉讼时效,法院是否满足甲的请求?

考题 公民甲与乙书面约定甲向乙借款5万元,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借款合同自乙向甲提供借款时生效B.在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不能确定还款期限的情况下,乙有权随时要求甲返还 借款C.乙可以要求甲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D.经乙催告,甲仍不还款,乙有权主张逾期利息E.未约定利息,视为无利息

考题 依据合同保全理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表述是()。A.甲与乙做生意,甲因此赔了很多钱,甲的债权人可以撤销甲与乙的行为B.甲将其所有的一幅画卖给了乙,乙听说甲又与丙签订买卖该画的合同,而丙是知道甲已经将画卖给了乙的,乙可以撤销甲与丙间的买卖合同C.甲欠很多人钱,一时间无法偿还,甲想与其将钱还给外人,还不如给自己的亲戚,便把所余不多的钱赠给了亲戚,甲的债权人可以撤销甲的赠与行为D.甲租了乙的房子居住,在租赁期间内乙在未通知甲的情况下将房子卖给了丙,甲要求行使优先购买权并撤销乙丙之间的买卖合同

考题 甲、乙是邻居,甲住东院、乙住西院,后甲举家搬迁将房子卖给乙。几年后,乙翻修原属甲的房子,挖掘出一个装有金条的坛子,后经推断为甲的祖上所埋之物。甲也提出了请求,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条的所有权归乙B.金条的所有权归甲C.金条的所有权归国家D.由甲、乙共同所有

考题 某甲,26岁月,1998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2001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4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乙被抓获。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考题 甲乙书面约定甲向乙借款8万元,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日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借款合同自乙向甲提出借款时生效B、乙有权随时要求甲返还借款C、乙可以要求甲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D、经乙催告,甲仍不还款,乙有权主张逾期利息

考题 甲向乙借款50万元做生意,后来生意亏损80万元,甲有一栋房屋价值20万元,其他财产价值10万元。借款到期后乙向甲追要借款,甲却将自己的房子以1万元的价格卖给了表弟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丙不知甲欠乙钱,则乙只能行使代位权B.只有在丙明知此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的情况下,乙才可行使代位权C.若丙明知此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则乙可行使撤销权D.不管丙是否明知此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乙均可行使撤销权

考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行使抗辩权的是:( )A.甲有一部斧头手机,乙不慎将之损毁,甲要求乙赔偿时乙主张以自己的小米手机抵偿 B.甲欠乙一百元,借期届满后甲以乙前不久也欠自己一百元未还为由予以拒绝 C.甲是毒贩,乙、丙两位“瘾君子”从甲处购得黑市价格三千元的毒品,一直未付款,甲请求乙、丙偿还时,乙、丙以贩毒违法为由予以拒绝 D.甲于2003年向乙借款2000元,2人约定的还款期限为1年。后甲一直未还钱,乙也未向甲主张还款。2008年,乙因资金周转困难要求甲还钱,甲以诉讼时效已过拒绝还钱

考题 甲为做生意向乙举债200万元,约定1年归还。1年后,甲因生意不顺,虽经乙多次催要,仍然无力归还借款。乙了解到甲的生意伙伴丙尚欠甲材料款100万元,虽经法院判决支付,但丙尚未支付,甲也没有进行催要或申请执行。另外,甲父于半年前去世,去世后给甲和甲的妹妹丁留下了100万元的遗产。其中甲应获得的遗产为50万元,但作为遗产执行人的丁至今未把这笔遗产交给其兄,甲也没有进行催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乙可以以甲的名义提起诉讼,要求丙向甲支付该项材料款及相应的利息 B.乙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要求丁向甲给付该笔遗产 C.乙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要求丙向自己支付该项材料款及相应的利息 D.乙对于甲对丙、甲对乙的债权均无权行使代位权

考题 甲欠乙货款8万元,乙多次索要甲均表示无钱可还。某日,乙再次索要货款时,甲纠集他人殴打乙并逼迫乙写下已收到甲还款8万元的收条。乙离开后报警,获知乙报警后甲自动投案。关于本案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属于犯罪既遂 B.甲属于犯罪未遂 C.甲属于犯罪中止 D.甲属于犯罪预备

考题 某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厮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甲被抓获. 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考题 甲在住院期间将价值4000元的手机丢失,被同在该医院住院的乙捡到后以300元的价格卖给其老乡丙。三天后丙来医院探视乙时,甲发现丙的手机是自己丢失的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有权向丙要回手机B、甲只能向乙索要4000元C、甲无权向丙要回手机D、甲只能向乙索要300元

考题 某甲,33岁,200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2008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1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还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上前查看,发现乙还有微弱呼吸,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甲被抓获。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为什么?本案存在哪些法定量刑情节?

考题 公民甲与乙书面约定甲向乙借款5万元,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期限。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借款合同自乙向甲提供借款时生效B、乙有权随时要求甲返还借款C、乙可以要求甲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D、经乙催告,甲仍不还款,乙有权主张逾期利息

考题 单选题2013年1月15日,甲因资金周转困难向乙借款10万元,借期1年,借款到期,因两人关系要好,乙暂不缺钱,一直未催要。2017年5月20日乙生意出现资金短缺,遂向甲追要欠款。甲以已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还款。于是乙诉至法院。法院应当()。A 支持乙的诉讼请求B 驳回乙的诉讼请求C 驳回乙的起诉D 不予受理

考题 单选题甲在住院期间将价值4000元的手机丢失,被同在该医院住院的乙捡到后以300元的价格卖给其老乡丙。三天后丙来医院探视乙时,甲发现丙的手机是自己丢失的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有权向丙要回手机B 甲只能向乙索要4000元C 甲无权向丙要回手机D 甲只能向乙索要300元

考题 问答题甲与乙结婚后打算做生意,妻子乙因与甲在经营方面意见不和,与丈夫书面约定:丈夫的生意与家庭无关,家庭存款全部由乙掌管。2009年甲以自己的名义向朋友丙借款十万元做生意。甲的生意刚有起色便遭遇行情变化,2010年之后甲的生意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债务到期后,丙开始向甲催还借款,甲称自己无力偿还,丙要求甲与乙共同偿还,甲拿出与妻子乙的财产约定协议,证明自己的生意与妻子无关,而丙对此并不知情。丙见索要借款无望起诉至法院,要求甲乙夫妻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对于丙是否知道甲乙之间的约定的举证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考题 问答题甲与乙结婚后打算做生意,妻子乙因与甲在经营方面意见不和,与丈夫书面约定:丈夫的生意与家庭无关,家庭存款全部由乙掌管。2009年甲以自己的名义向朋友丙借款十万元做生意。甲的生意刚有起色便遭遇行情变化,2010年之后甲的生意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债务到期后,丙开始向甲催还借款,甲称自己无力偿还,丙要求甲与乙共同偿还,甲拿出与妻子乙的财产约定协议,证明自己的生意与妻子无关,而丙对此并不知情。丙见索要借款无望起诉至法院,要求甲乙夫妻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甲乙之间的约定对甲乙双方是否具有约束力?

考题 问答题甲与乙结婚后打算做生意,妻子乙因与甲在经营方面意见不和,与丈夫书面约定:丈夫的生意与家庭无关,家庭存款全部由乙掌管。2009年甲以自己的名义向朋友丙借款十万元做生意。甲的生意刚有起色便遭遇行情变化,2010年之后甲的生意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债务到期后,丙开始向甲催还借款,甲称自己无力偿还,丙要求甲与乙共同偿还,甲拿出与妻子乙的财产约定协议,证明自己的生意与妻子无关,而丙对此并不知情。丙见索要借款无望起诉至法院,要求甲乙夫妻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若甲乙之间的约定是在甲生意亏损之后所做,那么该约定的效力如何?

考题 问答题甲与乙结婚后打算做生意,妻子乙因与甲在经营方面意见不和,与丈夫书面约定:丈夫的生意与家庭无关,家庭存款全部由乙掌管。2009年甲以自己的名义向朋友丙借款十万元做生意。甲的生意刚有起色便遭遇行情变化,2010年之后甲的生意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债务到期后,丙开始向甲催还借款,甲称自己无力偿还,丙要求甲与乙共同偿还,甲拿出与妻子乙的财产约定协议,证明自己的生意与妻子无关,而丙对此并不知情。丙见索要借款无望起诉至法院,要求甲乙夫妻共同承担还款责任。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1)甲乙之间的约定对甲乙双方是否具有约束力?(2)对于丙是否知道甲乙之间的约定的举证责任应该由谁承担?(3)甲欠丙的借款应如何偿还?(4)若甲乙之间的约定是在甲生意亏损之后所做,那么该约定的效力如何?

考题 问答题甲与乙结婚后打算做生意,妻子乙因与甲在经营方面意见不和,与丈夫书面约定:丈夫的生意与家庭无关,家庭存款全部由乙掌管。2009年甲以自己的名义向朋友丙借款十万元做生意。甲的生意刚有起色便遭遇行情变化,2010年之后甲的生意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债务到期后,丙开始向甲催还借款,甲称自己无力偿还,丙要求甲与乙共同偿还,甲拿出与妻子乙的财产约定协议,证明自己的生意与妻子无关,而丙对此并不知情。丙见索要借款无望起诉至法院,要求甲乙夫妻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甲欠丙的借款应如何偿还?

考题 多选题公民甲与乙书面约定甲向乙借款5万元,未约定利息,也未约定还款期限。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借款合同自乙向甲提供借款时生效B乙有权随时要求甲返还借款C乙可以要求甲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D经乙催告,甲仍不还款,乙有权主张逾期利息

考题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甲欠乙5000元,甲欲让丙代其还款,但乙不同意,应由甲自己还款B 甲欠乙5000元,无力偿还,丙同意代甲还款但后来反悔,乙依然可以要求甲还款C 甲欠乙5000元,到期无力偿还,乙得知丙欠甲5000元劳动报酬,乙有权要求丙偿还甲欠其的5000元D 甲向乙借款5000元,约定无息,一年后返还。一年期满,甲未如约还款,乙于借款发生18个月后,有权要求甲归还本金和6个月的利息

考题 多选题甲于2016年8月8日欠乙8000元,声明是装修房子急需,而最近生意又不太好导致手头无现金。房子装修后不久甲生意也日益兴隆。2016年10月5日乙遂向甲索要欠款,甲以未约定还款时间且手头尚缺钱为由推托,乙于2018年9月5日再次向甲索要,甲很不情愿还给乙钱。请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乙之间债务尚未到期B乙最后得到这8000元构成不当得利C甲、乙之间的债务于乙向甲索要时到期D甲与乙的债务没有超过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