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对提高其侧向刚度最有效。
A.加厚楼板
B.加大柱断面尺寸
C.提高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D.增设剪力墙
B.加大柱断面尺寸
C.提高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D.增设剪力墙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剪力墙是最有效的抗侧力构件。
更多 “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对提高其侧向刚度最有效。A.加厚楼板 B.加大柱断面尺寸 C.提高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D.增设剪力墙” 相关考题
考题
下面关于结构的刚度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的刚度越大,其结构的自振周期越大B、结构的刚度越大,所受到的地震作用越大C、结构的刚度越大,其结构的自振周期越小D、结构的刚度越大,则结构在侧向荷载下的侧移越大
考题
钢筋混凝土柱中箍筋应当采用封闭式,其原因不包括()。
A.可以保证构件在破坏阶段箍筋对纵向钢筋的侧向约束作用B.可以保证构件在破坏阶段箍筋对混凝土的侧向约束作用C.可以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D.可以保证箍筋能够达到屈服强度
考题
底层框架一抗震墙房屋,应在底层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震墙应沿纵横方向均匀、对称布置
B.7度5层,可采用嵌砌于框架内的砌体抗震墙
C.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D.设置抗震墙后,底层之侧向刚度应大于其上层之侧向刚度
考题
不同的结构体系导致房屋侧向刚度的不同,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结构体系房屋的侧向刚度关系应为下列( )。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Ⅱ,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Ⅲ.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房屋A.Ⅰ>Ⅱ>Ⅲ
B.Ⅱ>Ⅲ>Ⅰ
C.Ⅲ>Ⅱ>Ⅰ
D.Ⅲ>Ⅰ>Ⅱ
考题
某普通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高度116.3m,地上31层,地下2层,3层设转换层,采用桁架转换构件,平、剖面如图1-32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Ⅱ类建筑场地,地下室顶板±0.000处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假定,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2~4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及相应层间位移值见表1-7。在P=1000kN水平力作用下,按图1-33模型计算的位移分别为:A1=7.8mm;A2=6.2mm。试问,进行结构竖向规则性判断时,宜取下列哪种方法及结果作为结构竖向不规则的判断依据?提示:3层转换层按整层计。
(A) 等效剪切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要求
(B) 楼层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C) 考虑层高修正的楼层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D) 等效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等效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考题
某普通办公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高度116.3m,地上31层,地下2层,3层设转换层,采用桁架转换构件,平、剖面如图6-15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Ⅱ类建筑场地,地下室顶板±0.000处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假定,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2~4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i)及相应层间位移值(△i)见表6-9。在P=1000kN水平力的作用下,按图6-16模型计算的位移分别为:△1=7.8mm;△2=6.2mm。试问,进行结构竖向规则性判断时,宜取下列哪种方法及结果作为结构竖向不规则的判断依据?( )
提示:3层转换层按整层计。A.等效剪切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要求
B.楼层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C.考虑层高修正的楼层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D.等效侧向刚度比验算方法,等效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
考题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应在底层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下列中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抗震墙应沿纵横方向均匀、对称布置
B.6度4层,可采用嵌砌于框架内的砌体抗震墙
C.8度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D.设置抗震墙后,底层的侧向刚度应大于其上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侧向刚度
考题
单选题对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结构布置时,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A
核心筒是框架-核心筒结构抵抗侧向力的最主要构件,核心筒需占有一定的面积,以获得受力所需的侧向刚度B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扭矩,宜布置核心筒位于整个结构的中央,筒外形对称,甚至筒内墙肢也宜均匀、对称设置,以适应框架-核心筒结构对扭矩较敏感的特点C
为保证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侧向刚度沿竖向不发生突变,宜将核心筒贯通建筑物的全高D
为降低层高和方便铺设管线,同时也避免楼盖主梁搁置在核心筒的连梁上,可采用无梁楼盖将核心筒与周边柱、内柱连成整体,因此,周边柱之间的框架梁也可一并省去
考题
单选题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下列符合规定的是()。A
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1.5倍;B
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C
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1.5倍;D
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抗震设计方法与理论中,错误的一项是()。A
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包括底部剪力法(静力法)、阵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B
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的结构C
框架结构的理论计算周期比实际值大的原因在于填充墙对结构侧向刚度的增大作用D
结构的侧向刚度越大,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越安全
考题
单选题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沿竖向结构的侧向刚度有变化时,下列()项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规定。A
下层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层侧向刚度的50%,连续若干层刚度降低,不小于降低前的30%B
下层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层侧向刚度的70%,并且不宜小于其上相邻三层平均刚度的80%C
下层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层侧向刚度的30%,连续三层刚度降低,不小于降低前的30%D
下层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层侧向刚度的70%,连续三层刚度降低,不小于降低前的40%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