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维生素C的片剂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是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滴定液(0.05mol/L)直接滴定至溶液显蓝色为终点,该法需要的条件是( )。

A.强酸性溶液条件下
B.弱酸性溶液条件下
C.强碱性溶液条件下
D.弱碱性溶液条件下
E.中性条件下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由于维生素C的还原性很强,较易被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氧化,在碱性介质中这种氧化作用更强,因此滴定宜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又因I-在强酸性溶液中也易被氧化,故一般选在pH=3~4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维生素C的片剂和注射液碘量法一般选择在稀醋酸中进行。
更多 “维生素C的片剂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是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滴定液(0.05mol/L)直接滴定至溶液显蓝色为终点,该法需要的条件是( )。A.强酸性溶液条件下 B.弱酸性溶液条件下 C.强碱性溶液条件下 D.弱碱性溶液条件下 E.中性条件下”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 ( )。A.以中性乙醇作溶剂B.滴定前先加入丙酮C.用碘滴定液滴定D.用淀粉作指示剂E.维生素C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9.0%~101.0%

考题 关于滴定分析法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制剂含量测定通常采用滴定分析法B、维生素C片剂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C、滴定分析法属于制剂通则检查项目D、利用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维生素C片剂和注射液可用0.05mol/L碘滴定液进行滴定分析E、维生素C注射液中因加有适量的焦亚硫酸钠为稳定剂,可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低,可在滴定前加入适量丙酮,使其生成加成产物,排除其干扰

考题 阿司匹林A、在稀盐酸溶液中,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永停法指示终点B、在碳酸钠溶液中,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电位法指示终点C、用0.4%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在304nm处测定吸收D、用中性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酚酞做指示剂E、用冰醋酸溶解,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以下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考题 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时,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无色变为蓝色。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A.以中性乙醇作溶剂B.滴定前先加入丙酮C.用碘滴定液滴定D.用淀粉作指示剂E.维生素C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9.0%~l01.0%

考题 关于滴定分析法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C.片剂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B.药物制剂含量测定通常采用滴定分析法 C.滴定分析法属于制剂通则检查项目 D.利用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维生素C.片剂和注射液可用0.05mol/L碘滴定液进行滴定分析 E.维生素C.注射液中因加有适量的焦亚硫酸钠为稳定剂,可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低,可在滴定前加入适量丙酮,使其生成加成产物,排除其干扰

考题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为 A .在稀盐酸溶液中,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永停法指示终点 B .在碳酸钠溶液中,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电位法指示终点 C .用0.4%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在304nm处测定吸收度 D .用中性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酚酞作指示剂 E .用冰醋酸溶解,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 以下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117.磺胺甲恶唑

考题 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时,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是由无色变为蓝色。

考题 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时,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无色变为蓝色。

考题 在碘量法中,指示剂淀粉应在滴定到接近终点时加入,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时,应该在大部分的碘已被还原,溶液显()色时,才加入淀粉溶液。否则,将会有较多的碘被淀粉胶粒包住,使滴定时()色退去很慢,妨碍终点的观察。

考题 碘量法测定药物时,淀粉指示剂加入的时间是()。A、近终点时加入B、直接碘量法于滴定前加入,间接碘量法须在近终点时加入C、剩余滴定法中,溶液显碱性时应在近终点时加入D、间接碘量法中,溶液呈中性时可在滴定前加入E、无论直接法还是间接法均应滴定至黄色时加入

考题 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 )A、以水作溶剂B、滴定前先加入丙酮C、用碘滴定液滴定D、用淀粉作指示剂E、维生素C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9.0%~101.0%

考题 碘量法测定硫含量时,最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2~3mL淀粉指示剂,再滴定至()A、蓝色消失B、蓝色出现C、红色出现D、红色消失

考题 取样品0.2g,加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解,加淀粉指示液lmL,立即用0.05mol·L-1的碘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共消耗20ml。已知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3,求得维生素C的百分含量为?()A、93.50%B、88.06%C、91.80%D、95.40%

考题 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4ml,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剂1ml,用碘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已知维生素C注射液的规格2ml:0.1g,消耗0.1mol/L碘滴定液(F=1.002)22.15ml,维生素C分子量为176.12,求该注射液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A、97.7%B、9.772%C、99.50%D、195.4%E、88.82%

考题 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4mL(相当于维生素C://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退。已知:注射液规格2mL:0.1g,消耗0.05mol/L碘滴定液(F=1.005)22.45mL,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2。求本品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考题 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4mL(相当于维生素C://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退。已知:注射液规格2mL:0.1g,消耗0.05mol/L碘滴定液(F=1.005)22.45mL,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2。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多少mg的维生素C?

考题 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正确叙述有( )A、采用碘量法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用新沸过的冷水和稀醋酸溶解样品C、用碘滴定液滴定D、用酚酞作指示剂E、碘量法还用于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

考题 直接滴定法测定麦片中的糖含量时,使用氧化剂为费林试剂,其A液是:(),B液是(),澄清剂用(),滴定条件为:(),指示剂是(),终点时其显()色。

考题 问答题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4mL(相当于维生素C://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退。已知:注射液规格2mL:0.1g,消耗0.05mol/L碘滴定液(F=1.005)22.45mL,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2。丙酮和稀醋酸起什么作用?

考题 问答题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4mL(相当于维生素C://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退。已知:注射液规格2mL:0.1g,消耗0.05mol/L碘滴定液(F=1.005)22.45mL,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2。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多少mg的维生素C?

考题 填空题直接滴定法测定麦片中的糖含量时,使用氧化剂为费林试剂,其A液是:(),B液是(),澄清剂用(),滴定条件为:(),指示剂是(),终点时其显()色。

考题 单选题碘量法测定药物时,淀粉指示剂加入的时间是()。A 近终点时加入B 直接碘量法于滴定前加入,间接碘量法须在近终点时加入C 剩余滴定法中,溶液显碱性时应在近终点时加入D 间接碘量法中,溶液呈中性时可在滴定前加入E 无论直接法还是间接法均应滴定至黄色时加入

考题 单选题维生素C的片剂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是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滴定液(0.05mol/L)直接滴定至溶液显蓝色为终点,该法需要的条件是(  )。A 强酸性溶液条件下B 弱酸性溶液条件下C 强碱性溶液条件下D 弱碱性溶液条件下E 中性条件下

考题 问答题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4mL(相当于维生素C://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退。已知:注射液规格2mL:0.1g,消耗0.05mol/L碘滴定液(F=1.005)22.45mL,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2。求本品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考题 单选题取样品0.2g,加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解,加淀粉指示液lmL,立即用0.05mol·L-1的碘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共消耗20ml。已知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3,求得维生素C的百分含量为?()A 93.50%B 88.06%C 91.80%D 95.40%

考题 多选题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 )A以水作溶剂B滴定前先加入丙酮C用碘滴定液滴定D用淀粉作指示剂E维生素C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9.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