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2)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3)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1)安全技术交底(2)安全检查(3)安全教育(4)应急救援。
  2.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的正确做法:(1)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2)电梯井口应设置固定的常闭防护栅门。(3)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
更多 “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2)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3)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相关考题
考题 (2015年)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 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 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问题】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考题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完成浇灌筑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问题】 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考题 (2015年案例二)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②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③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考题 (2015年)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 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 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 7 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 200mm 位置,留待 14d 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问题】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考题 背景: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筑,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实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相进行检查;②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预连续设置;③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_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1.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原则是什么?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4.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考题 (2015年)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 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 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筑,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考题 (2015年案例二)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 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问题】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考题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柱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柱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布按照绿色施工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耗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防止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筑,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浇筑顶紧。监理工程部进行建厂建立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是发现: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电梯井口出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大了整改通知单。 1、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4、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考题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工程,位于7度抗震设防地区,共5层,层高3.3m,坡屋顶。基础为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墙采用MU15的混凝土砖砌筑,上部墙体采用MlJ7.5混凝土空心砖砌筑,所用的砂浆有M10的水泥砂浆和M5混合砂浆。砌筑时外部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里面采用角钢折叠式里脚手架。基础和上部结构均采用C30混凝土,屋面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坡屋面。整个工程历时300d完成,施工良好,无安全事故发生。 本工程中模板按照使用部位可以分成( )。A.梁模板 B.柱模板 C.墙模板 D.楼梯模板 E.板模板

考题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砖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x?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完成灌筑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2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3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1.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版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4.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考题 某体育馆工程, 某办公室工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下一层, 地下室顶板采用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地上八层, 层高 4.5m。 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 其框架柱间距为 10m×10m。地下室顶板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 75%时, 监理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将模板全部拆除张拉预应力筋。 会议室顶板底模搭设完毕后, 支模班组进行抄平保证模板平面平整。 标准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75%时, 项目负责人指示将会议室模板全部拆除。 问题: 指出上述不妥之处, 并说明理由。

考题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三层,地上十层,层高4.8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 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采取了合理的“四节一环保”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混凝土运输、泵送与布料,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振捣和表面抹压的施工顺序。监理工程师认为该施工顺序存在问题,要求整改。 事件二:基坑支护工程专业施工单位提出基坑支护降水采用排桩进行支护,并在桩顶设冠梁,冠梁水平宽度为500mm。排桩与桩顶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25、C20,并对桩间土进行护面处理。 事件三: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进行了结构实体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其中结构实体混凝土检验采用标准养护试件方法。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绿色施工的要求,在节地与施工用地方面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混凝土工程正确的工艺流程。 2.事件二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桩间土的护面处理方式有哪些? 3.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4.事件四中,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应该在哪些方面考虑设定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5.事件四中,写出绿色施工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考题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 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 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 1: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筑,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 2: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 事件 3:因工期紧,砌块生产 7 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 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 200mm 位置,留待 14d 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 4: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②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 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③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 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1.分别指出事件 1 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 2 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3.针对事件 3 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4.事件 4 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考题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10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筑,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2: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3: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d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4: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②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③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1.分别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2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3.针对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4.事件4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考题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8m。工程 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采取了合理的”四节一环保”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方案,明确了混凝土运输、泵送与布料,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振捣和表面抹压的施工顺序。监理工程师认为该施工顺序存在问题,要求整改。 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 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三: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进行了结构实体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其中结构实体混凝土检验采用标准养护试件方法。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绿色施工的要求,在节能和节材方面采取了很多有 效措施。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混凝土工程正确的工艺流程。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 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3.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4.事件四中,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应该在哪些方面考虑设定用电控制指标,定期 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5.事件四中,写出绿色施工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考题 某市一在建框架办公楼工程,层高4m。平面尺寸138m×36m,建筑面积52000m2,楼高45m(从地坪算起),外装修拟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采用密目网全封闭。 规范对双排钢管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间距有何要求?

考题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工程拟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亍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完成灌注桩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实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与项安全检查时发现: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仸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与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劢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考题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工程拟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亍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完成灌注桩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实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与项安全检查时发现: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仸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与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劢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考题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砖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 x 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问题: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版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8层,层高4.5m。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d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②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③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考题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砖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 x 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2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3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问题: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考题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砖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 x 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问题: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8层,层高4.5m。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d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②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③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其相应的正确做法。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8层,层高4.5m。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d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②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③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8层,层高4.5m。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施工人员三级教育情况,质询项目经理部的教育内容。施工项目负责人回答:“进行了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工地安全制度、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四项内容的教育”。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Ⅱ级钢筋110t,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d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②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③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事件一中,指出不属于项目经理部层级教育的内容,项目经理部层级教育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考题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砖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 x 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项目部完成浇灌筑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考题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事件】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问题】针对事件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