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桩矩形承台条件如29题图所示。若承台及承台上土重设计值G=601.9kN,且不考虑承台底地基土的反力作用,则沿柱边处承台正截面上所受最大弯矩最接近于 ( )。

A.855 kN·m
B.975 kN·m
C.1058 kN·m
D.1261 kN·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5.6.2.1条。
更多 “多桩矩形承台条件如29题图所示。若承台及承台上土重设计值G=601.9kN,且不考虑承台底地基土的反力作用,则沿柱边处承台正截面上所受最大弯矩最接近于 ( )。A.855 kN·m B.975 kN·m C.1058 kN·m D.1261 kN·m”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框架结构柱基础,作用标准组合下,由上部结构传至该柱基竖向力F=6000kN,由风载控制的力矩Mx=My=1000kN·m。柱基础独立承台下采用400mm×4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的平面布置及承台尺寸如题11~13图所示。承台底面埋深3.0m,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居承台中心位置。承台采用C40混凝土,as=65mm。承台及承台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题12:假定,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试问,柱对承台的冲切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5300 B. 7200 C. 8300 D. 9500

考题 某框架结构柱基础,作用标准组合下,由上部结构传至该柱基竖向力F=6000kN,由风载控制的力矩Mx=My=1000kN·m。柱基础独立承台下采用400mm×4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的平面布置及承台尺寸如题11~13图所示。承台底面埋深3.0m,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居承台中心位置。承台采用C40混凝土,as=65mm。承台及承台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题13:验算角桩对承台的冲切时,试问,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800 B. 1000 C. 1500 D. 1800

考题 某方柱边长400mm,下设等边三角形承台,桩的平面布置如图。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为F=1500kN,My=200kN·m(朝y负方向)。则作用于板带上的弯矩设计值M最接近于(  )kN·m。 A. 340 B. 350 C. 360 D. 370

考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独立柱基,承台高度1.2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题图为边柱基础平面、剖面、土层分布及部分土层参数。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5000kN,Mx=300kN·m,My=0,基础及基底以上填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提示:①承台有效高度h0取1.1m;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假定,承台效应系数ηc为0,试问,非抗震设计时,承台受弯计算,柱边缘正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900 B. 2100 C. 2300 D. 2500

考题 某商业楼为五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基础拟采用承台下桩基,柱A截面尺寸为800mmx800mm,预制方桩边长为350mm,桩长为27m,承台厚度为800mm,有效高度h取750mm,板厚为-600mm,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f=1.43N/mm2),抗浮设计 水位+5.000,抗压设计水位+3.500。柱A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下图。 假定,柱A的基础采用五桩承台,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6000kN,水平力H=300kN,力矩M=500kN.m。不考虑底板的影响及承台的重量。试问,柱A承台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250 B 1450 C 1650 D 2750

考题 某办公楼柱下桩基础采用等边三桩承台,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框架柱为圆柱,直径为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及岩土参数等如题14~17图所示。桩基的环境类别为二a,建筑所在地对桩基混凝土耐久性无可靠工程经验。 假定,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3根桩的竖向反力设计值分别是1700kN、1750kN、1860kN。试问,在进行承台计算时,由承台形心至承台边缘距离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A. 1200 B. 1300 C. 1500 D. 1600

考题 框架柱下桩基础如上题图所示,作用于承台顶面竖向力设计值F=2500kN,绕y轴弯矩My,=52.5kN·m,若不考虑承台底地基土的反力作用,则各桩轴力Ni间最大差值最接近于( )。 A.10.1kN B.20.2kN C.40.4kN D.80.8kN

考题 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7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q=100kN/m作用,则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矩M为( )。 A450kN·m B498kN·m C530kN·m D568kN·m

考题 已知某甲级建筑采用柱下独立桩基,竖向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F= 6200kN,弯矩M= 350kN·m,作用于承台底的水平力H= 500kN,承台埋深2.5m,承台及承台上土重标准值G=300kN。采用水下钻孔灌注桩,桩径d=800m,桩长l= 14m,桩端进入卵、砾层2m,布4根桩岩土剖面及承台尺寸如图4-29所示。建筑场地地层条件为: (1)0?12m粉质黏土,重度y= 19kN/m3,e=0. 80,可塑状态,地基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ak =200kPa; (2)12?14m细砂、中密至密实; (3)14~19m砾石、卵石层; (4)18~28m 粉质黏土; (5)28 ~35m 卵石层; (6)35 ~45m 粉土。 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 5m。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2008)计算复合基桩承载力最接近下列哪一数值?() A. 1493kN B. 1670kN C. 1870kN D. 1970kN

考题 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7.0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q= 100kN/m作用。问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距M最接近( )kN·m。 A. 450 B. 498 C. 530 D. 568

考题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为5000kN,x方向的偏心距为0.1m,不计承台及承台上土自重,承台下布置4根桩,如图4-10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一2008)计算,承台承受的正截面最大弯矩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最为接近?( ) A. 1999. 8kN·m B. 2166.4kN·m C. 2999. 8kN·m D. 3179. 8kN·m

考题 某500mm×500mm方柱下设4根桩,桩的平面布置及承台尺寸如图所示。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为 F=2000kN M=200 k·m H=100kN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确定作用在承台A-A及B-B截面上的弯矩,其值分别为( )。 A.914kN·m,680kN·m B.914kN·m,650kN·m C.900kN·m,680kN·m D.900kN·m,650kN·m

考题 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7.0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q=100kN/m作用。问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距M最接近(  )kN·m。A.450 B.498 C.530 D.568

考题 某柱下桩基采用等边三柱独立承台,承台等厚三向均匀配筋,如图4-7所示。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轴心竖向力为2100kN,承台及其上土重标准值为30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该承台正截面最大弯矩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 531 kN·m B. 670kN·m C. 247kN·m D. 814kN·m

考题 某框架柱采用桩基础,承台下5根Φ=6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l=15m,如图4-18 所示,承台顶处柱竖向轴力F = 3840kN,My=161kN·m,承台及其上覆土自重设计值 G=447kN,基桩最大竖向力Nmax为( )kN。 A. 831 B. 858 C. 886 D. 902

考题 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7.0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q=100kN/m作用,问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矩M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450kN ? m B. 498kN ? m C. 530kN ? m D. 568kN ? m

考题 有一五桩正方形承台,如图4-30所示。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为8000kN,平行于x轴及y轴的力矩分别为600kN·m1和100KN·m,承台埋深为2. 5m,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一2008)计算桩顶竖向力的最大值为( )kN。 A. 1710 B. 1810 C. 1876 D. 2010

考题 某铁路桥梁桩基如图所示,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承台底面处的力矩分别为 6000kN和2000kN ? m。桩长40m,桩径0.8m,承台高度2m,地下水位与地表齐平,桩基

考题 假设某工程中上部结构传至承台顶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的竖向力Fk=10000kN、弯矩Mk=500kN?m、水平力Hk=100kN,设计承台尺寸为1.6m×2.6m,厚度为1.0m,承台及其上土平均重度为20kN/m3,桩数为5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最小应为下列何值? (A)1690kN (B) 2030kN (C)4060kN (D)4800kN

考题 某桩基三角形承台如图,承台厚度1.1m,钢筋保护层厚度0.1m,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7N/mm2,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计算承台受底部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其值最接近()。 A.1500kN B.2010kN C.2430kN D.2640kN

考题 某柱下桩基采用等边三角形承台,承台等厚,三向均匀,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作用于基桩顶面的轴心竖向力为2100 kN,承台及其上土重标准值为300 kN,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该承台正截面最大弯矩接近()。 (A) 531 kN ?m (B)670 kN ?m (C) 743 kN ?m (D) 814 kN ?m

考题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假定基桩的总侧阻力设计值为360kN,总端阻力设计值为120kN,承台底1/2承台宽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ck为320kPa。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当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进行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时,R的计算结果最接近于(  )kN。A.890 B.571 C.377 D.312

考题 某公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联合柱下桩基采用边长为400mm预制方桩.承台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柱及承台下桩的布置、地下水位、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如题图所示。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假定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柱1传给承台顶面的荷载为:M1=205kN·m,F1=2900kN,H1=50kN,柱2传给承台顶面的荷载为:M2=360kN·m,F2=4000kN,H2=80kN。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试问,承台在柱2柱边A—A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400 B. 2000 C. 3600 D. 4400

考题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假定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3000kN,力矩标准值M=950kN·m,水平剪力标准值V=265kN。已知计算得桩基承台自重和承台上的土自重标准值G=450kN。当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进行偏心受压计算时,单桩所承受的最大外力标准值Qkmax最接近于(  )kN。A.566 B.537 C.510 D.481

考题 某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柱下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桩外径400mm,壁厚95mm,桩尖为敞口形式。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位、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及桩的布置、柱及承台尺寸等,如图5-12所示。 取承台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柱传给承台顶面的荷载为:Mk=704kN●m,Fk=4800kN,Hk=60kN。当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试问,承台在柱边处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 2880 (B)3240 (C)3890 (D)4370

考题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 假定F=3550kN,M=0,V=0时,复合基桩桩顶的反力设计值N=5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50kN。现要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计算承台的弯矩,其弯矩设计值M最接近于(  )kN·m。A.1731 B.1744 C.1950 D.1997

考题 单选题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7.0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q=100kN/m作用。问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距M的数值最接近(  )kN·m。A 450B 498C 530D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