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小区是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并被( )所围合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A.城市道路
B.自然分界线
C.管辖界
D.权属范围线
E.行政分界线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更多 “小区是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并被( )所围合的居住生活聚居地。A.城市道路 B.自然分界线 C.管辖界 D.权属范围线 E.行政分界线”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12000户,配套建设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资与文化牛后所需的公共服务发施,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 ).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居住社区

考题 基础设施建设费是指居住小区内为居民配套建设的各种非营利性的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用。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的概念哪个是不确切的()A:不同居住区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B:具有综合配套的小区、街坊、组团 C:居住区人口规模3至5万人 D:配有一套完善的,能满足居民物质与文化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考题 基础设施建设费是指居住小区内为居民配套建设的各种非营利性的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用。( )

考题 小区是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并被(  )所围合的居住生活聚居地。A、城市道路 B、自然分界线 C、管辖界 D、权属范围线 E、行政分界线

考题 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1200人,配套建设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 )。A.居住社区 B.居住区 C.居住组团 D.居住小区

考题 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12000户,配套建设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资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 ( )。A.居住区 B.居住小区 C.居住组团 D.居住社区

考题 下列选项中,对居住小区的基本性表述中,错误的是()A.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B.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 C.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 D.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考题 下列选项中,对居住小区的基本性表述中,错误的是()A: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B: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 C: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 D: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考题 配套公建是指(  )。A: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B:居住区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其他建筑,主要是为居民生活配套的服务型建筑,是居住生活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涉及居民生活服务质量和方便程度 C:按投资管理的属性可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设施三种 D:根据公共服务设施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以及居民使用频率的特点,通过分级布置能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和维持配套设施的正常运转,一般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考题 对于居住区规划内容描述错误的是( )A.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 B.居住区人口规模为30000~50000人 C.居住区级道路一般是城市的次干路或城市支路,也称为小区主路。 D.周边式是住宅四面围合的布局形式,其特点是内部空间安静、领域感强。 E.组团绿地的服务半径较小,是是居民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

考题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指(  )。 A: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B:按照居住区理论和原则,以人为核心,建设安全、卫生、舒适、方便、优美的居住环境 C:将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D:居住区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其他建筑,主要是为居民生活配套的服务型建筑,是居住生 活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涉及居民生活服务质量和方便程度

考题 对于居住区描述错误的是()A: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B:居住人口规模为30000~60000人 C: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 D:由居民、建筑、道路、绿地四类基本要素构成

考题 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包括(  )。A: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B: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C: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 D: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E:居住和工作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区组织形式,可以由住宅与商业、文化、办公以及无污染工业等相结合

考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居住小区基本特征的是( )。A.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被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B.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 C.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 D.与邻里单位十分相似,在住宅的布局上更强调周边式布置 E.小区的规模是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小区是3000~4000人

考题 公共建筑是为了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与()配套建设的。A、商业建筑B、工业建筑C、仓储建筑D、居住建筑

考题 公共建筑是为了满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与居住建筑配套建设的。A、渔民B、农民C、居民D、市民

考题 某城市居住生活聚居地的人口规模约为4500户,配套建设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则该区域最可能是城市规划意义上的()。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住组团D、居住社区

考题 下列名同与解释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A、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B、道路红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C、居住组团一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D、D.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谊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考题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规模应该与下列哪项直接对应?( )A、居住区的区位B、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C、居住区人口规模D、上一层次规划

考题 在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内新建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配套的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活、消费、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与相邻最近的居民住宅边界的直线距离不得小于()m。A、20B、30C、50D、100

考题 单选题在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内新建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配套的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活、消费、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与相邻最近的居民住宅边界的直线距离不得小于()m。A 20B 30C 50D 100

考题 单选题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规模应该与下列哪项直接对应?( )A 居住区的区位B 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C 居住区人口规模D 上一层次规划

考题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居住小区基本特征的是( )。A 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为下限,以公B 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C 将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D 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GB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居住区规划的设计,不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编制B 居住街坊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居住人口规模在1000~3000人,并配建有便民服务设施C 公共绿地是指为居住区配套建设、可供居民游憩或开展体育活动的公园绿地D 住宅建筑平均层数是指一定用地范围内,住宅建筑总面积与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的比值所得的层数

考题 单选题()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A 居住区B 居住小区C 居住组团D 住宅街坊

考题 判断题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指居住小区内为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各种营利性的公共配套设施(或公建设施)的建设费用。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