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小学语文《端午粽》
一、考题回顾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端午节相关活动的图片,如包粽子、赛龙舟、挂香囊等等,请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补充?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初读感知
1.PPT出示生字词,学生以开小火车的形式朗读。
重点讲解“棕”字:粽子是糯米做的,所以有“米”字旁;在写字的时候“米”字旁应该写得窄一点,比“宗”要窄;带着学生书空;学生自行书写练习。
(三)深入研读
1.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描写粽子的句子?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边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棵红红的枣。”
2.指名读,读准“箬”“糯”“枣”等字的读音,注意纠正前两个字的声母,“枣”的声母是平舌音。
3.同桌合作,句子中是如何描写竹叶、糯米和枣的?
【明确】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4.大声朗读全文,独立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粽子的?
【明确】外面----里面----中间。
5.再次朗读课文并且观看图片,教师强调叙述描写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四)拓展延伸
图片出示豆沙粽、蛋黄粽、大肉粽等,请学生同桌合作,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适当的色彩词加以描述。
(五)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回顾本课,结束课堂。
作业:把所学内容与其他小伙伴进行分享,回去翻翻旧照片,看看自己家吃过的饺子,试着描述一下,下节课与同学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在语文课堂中离不开读,朗读的形式有哪些?试举两例。
【参考答案】
(1)分角色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检验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掌握情况,看学生能否生动活泼地表现出各角色应有的感情和表情等,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朗诵能力。(2)诵读,体会文章叙述节奏和音乐美,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训练对文章字句的分析能力有助于练习语言,增强话语的流利程度,对身心也有好处,开朗个性等。二是能改变学生的性格。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全体学生都能坚持大声读课文及其它文章、书籍,很容易使学生爱讲话,性格也就随之而变。三是有利于学生体会到辩论、争论的价值。四是有利于改变差生不会阅读的不足之处。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对于新字讲授环节,你是如何设计的?
【参考答案】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会设计如下新字讲授环节:
①认读。a.我会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学生自己拼读,读准字音。同时学生圈点出不认识的生字。b.出示生字卡,教师领读。c.字理讲解。引导学生关注字的结构,不直接抛出“形声字”的概念,但会指导学生注意生字的部首与字义有关。
②指导学生书写,我会按照“指导—示范—练写—点评”的顺序进行。
更多 “小学语文《端午粽》 一、考题回顾 ” 相关考题
考题 端午节又称龙子节或解粽节,定在农历()。 A.五月初四B.五月初五C.五月初十D.五月初十五

考题 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是哪种食物?

考题 在海南各地制作的粽子中,( )被公认口味最佳。A.琼海粽B.万宁粽C.澄迈粽D.儋州粽

考题 把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明确定位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的是() A.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B.1992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C.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D.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考题 春联:年画:鞭炮A.灯笼:元宵:灯谜B.粽叶:粽子:端午C.菊花:月饼:龙舟D.灶王:腊八粥:腊八蒜

考题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报语文还是小学教育

考题 ( ) 对于 机械 相当于 粽子 对于 ( )A.金属;粽叶 B.铁;月饼 C.滑轮;食品 D.电脑;端午

考题 春节:饺子:饺皮A.中秋节:月饼:蛋黄 B.清明节:青团:青艾 C.端午节:粽子:粽叶 D.元宵节:酒酿:糯米

考题 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B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C热爱小学语文教育工作D严于律己,为人师表E增强语文教学能力

考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来的。

考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考题 闽南人的端午节习俗除了赛龙舟,还有()补天。A、煎堆B、听香C、吃粽D、除尘

考题 小学语文学法

考题 “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是描写()的诗句。A、重阳节B、清明节C、鬼节D、端午节

考题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合理、辩论的大纲是()。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义务教育大纲》

考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考题 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

考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1987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考题 端午节又称龙子节或解粽节,定在农历()。A、五月初四B、五月初五C、五月初十D、五月初十五

考题 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考题 单选题()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A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 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 1987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考题 单选题“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是描写()的诗句。A 重阳节B 清明节C 鬼节D 端午节

考题 单选题闽南人的端午节习俗除了赛龙舟,还有()补天。A 煎堆B 听香C 吃粽D 除尘

考题 多选题端午节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粽子是老百姓在端午节当日必吃的特色食品,那么如何从外观上外观上选购粽子呢()?A选择粽叶青绿,看上去很漂亮的粽子。B因为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所以要选择粽叶颜色较暗黄的粽子。C闻到棕子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硫磺味。D真空包装的粽子没有漏气或涨袋的现象。

考题 单选题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合理、辩论的大纲是()。A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B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C 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D 《义务教育大纲》

考题 单选题下面对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综合性的训练。B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分段进行的。C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直线式上升的。D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完成需要经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考题 判断题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来的。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