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公司承包了一条城市隧道,隧道长度为800米,跨度为15米,地质条件复杂。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施工。每隔一定距离开挖工作竖井,竖井处设置马头门。马头门处设一排管棚。马头门示意图如下:



项目部编制的工作竖井和马头门施工方案如下,监理工程师审批时提出质疑,退回修改后重新上报。
(1)竖井开挖时,应随挖随支护;每一分层的开挖,宜遵循先开挖中部,后开挖周边的顺序。
(2)马头门的开挖应分段破除竖井井壁,宜按照先拱部,再侧墙,最后底板的顺序破除。
(3)同一竖井的马头门不得同时施工。马头门标高不一致时,宜遵循“先高后低”原则。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为控制地面沉降,项目确定的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D→注浆→E→开挖。
事件2:YK9+928~YK10+004段为Ⅴ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开挖进尺为3m。该段隧道复合式衬砌横断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形式,结合管棚作为超前支护措施,二次衬砌采用灌注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



【问题】
1.指出马头门纵断图中A、B、C的名称。
2.逐项指出施工方案中竖井和马头门施工要求是否正确,错误的请改正。
3.请指出事件1中管棚施工流程中D、E的名称。
4.根据图3,写出结构层⑥的名称,并写出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只需写出相应的编号)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1.A——锁口圈梁;B——马头门;C——井窝。
  2.(1)错误,应每一分层的开挖,宜遵循先开挖周边,后开挖中部的顺序。
  (2)正确。
  (3)错误,马头门标高不一致时,宜遵循“先低后高”原则。
  3.D——压入钢管。E——封口
  4.喷射砼。初期支护由⑥、⑤、④组成。防水层由③、②组成。二次衬砌由①组成。
更多 “某公司承包了一条城市隧道,隧道长度为800米,跨度为15米,地质条件复杂。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施工。每隔一定距离开挖工作竖井,竖井处设置马头门。马头门处设一排管棚。马头门示意图如下: 项目部编制的工作竖井和马头门施工方案如下,监理工程师审批时提出质疑,退回修改后重新上报。 (1)竖井开挖时,应随挖随支护;每一分层的开挖,宜遵循先开挖中部,后开挖周边的顺序。 (2)马头门的开挖应分段破除竖井井壁,宜按照先拱部,再侧墙,最后底板的顺序破除。 (3)同一竖井的马头门不得同时施工。马头门标高不一致时,宜遵循“先高后低”原则。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为控制地面沉降,项目确定的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D→注浆→E→开挖。 事件2:YK9+928~YK10+004段为Ⅴ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开挖进尺为3m。该段隧道复合式衬砌横断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形式,结合管棚作为超前支护措施,二次衬砌采用灌注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 【问题】 1.指出马头门纵断图中A、B、C的名称。 2.逐项指出施工方案中竖井和马头门施工要求是否正确,错误的请改正。 3.请指出事件1中管棚施工流程中D、E的名称。 4.根据图3,写出结构层⑥的名称,并写出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只需写出相应的编号)” 相关考题
考题 马头门(连接处)(名词解释)

考题 隧道施工方法中浅埋及软土隧道可以采用的施工方法的主要类型有( )。 A、盾构法 B、明挖法 C、盖挖法 D、钻爆法 E、浅埋暗挖法

考题 开槽施工图与不开槽施工图的区别( )。A.不开槽施工图还应表示施工竖井或出土口位置 B.开槽施工图识图时应注意对设计管线、竖井与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水平距离 C.不开槽施工图还应标注地质柱状图和设计管道、井室断面 D.开槽施工图识图时应逐一核对设计管线、竖井(井室)与周围健、构筑物、地下管线垂直距离 E.不开槽施工竖井设计图识读时,应仔细研读竖井结构图和马头门结构图或顶管后背结构形式

考题 关于马头门施工技术要求,说法错误的有( )。 A. 当竖井初期支护施工至马头门处应预埋暗梁及暗桩 B. 马头门破除竖井井壁时,按照先侧墙、再拱部、最后底板的顺序破除 C. 马头门标高不一致时,宜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则 D. 马头门开启应按顺序进行,同一竖井内的马头门不得同时施工

考题 某公司承建城区防洪排涝应急管道工程,受环境条件限制,其中一段管道位于城市主干路机动车道下,垂直穿越现状人行天桥,采用浅埋暗挖隧道形式;隧道开挖断面3.9×3.35m。横断面布置如图5所示。施工过程中,在沿线3座检查井位置施做工作竖井,井室平面尺寸长6.0m,宽5.0m。井室、隧道均为复合式衬砌结构,初期支护为钢格栅+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二衬为模筑混凝土结构,衬层间设塑料板防水层,隧道穿越土层主要为砂层 、粉质黏土层 、无地下水。设计要求施工中对机动车道和人行天桥进行重点监测,并提出变形控制値 。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浅埋暗隧道下穿道路专项施工方案,拟在工作竖井位置占用部分机动车道搭建临时设施,进行工作竖井施工和出土,施工安排3个竖井同时施作, 隧道相向开挖,以满足工期要求.施工区域,项目部采取了以下环保措施: (1)对现场临时路面进行硬化,散装材料进行覆盖。 (2)临时堆土采用密目网进行覆盖。 (3)夜间施工部进行露天焊接作业,控制好照明装置灯光亮度。 <1> 、根据图5分析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 <2> 、工作竖井施工前,项目部应向哪些部门申报、办理哪些报批手续。 <3> 、给出下穿施工的重点监测项目,简述监测方式。 <4> 、简述隧道相向开挖贯通施工的控制措施。 <5> 、结合背景资料,补充项目部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6> 、二衬钢筋安装时,应对防水层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考题 某公司承接一项隧道暗挖工程,竖井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竖井尺寸 5.2×7.2m,竖井施工前,在施工范围内人工开挖十字探沟,确认无地下管线。施工前项目部对现场进行踏勘,编制了竖井和马头门的施工方案。竖井施工局部横断面示意图如下所示。 竖井施工完成后,项目部按照隧道开挖“十八字”方针进行马头门施工,马头门开挖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断面示意图如下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作竖井施工时周围环境复杂,人流量大,为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项目部设置了围挡,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性管理,施工期间进入雨期。 事件二:马头门施工前,项目部对地层进行了小导管注浆加固,然后按照先底板、再侧墙、最后拱部的顺序进行马头门的开挖。监测发现周围地层变形加剧。 事件三:初期支护采用锚杆+钢格栅+喷射混凝土的形式,在喷射混凝土时,喷头距喷射面的距离为 1.5m,喷射顺序由上自下,分层喷射时,等到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后开始喷射后一层混凝土。 问题: 1.图中构件 A 和 B 的名称是什么?并简述构件 A 的施工技术要点。 2.针对事件一,工作竖井采取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3.分析事件二地层变形加剧的原因。 4.指出事件三中施工不妥之处,并改正。 5.写出“十八字”方针的内容。

考题 浅埋暗挖法在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时,遵循的原则包括( )。A.管超前 B.严注浆 C.长开挖 D.强支护 E.慢封闭

考题 马头门有哪几种施工方案?简述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考题 盾构始发施工结束后需要拆除(),分体始发时还要将后续台车移人隧道内,以便后续正常掘进。A、临时管片B、临时支撑C、吊装门架D、马头门E、反力架

考题 开槽施工图与不开槽施工图的区别()。A、不开槽施工图还应表示施工竖井或出土口位臵B、开槽施工图识图时应注意对设计管线、竖井与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水平距离C、不开槽施工图还应标注地质柱状图和设计管道、井室断面D、开槽施工图识图时应逐一核对设计管线、竖井(井室)与周围健、构筑物、地下管线垂直距离E、不开槽施工竖井结构图识读时,应对照设计说明核对竖井结构施工和马头门加固措施

考题 通风不良的隧道,应在避车洞处安设()。A、通风口B、斜井C、竖井D、防烟门

考题 开挖隧道,当地质情况较差时,宜采用()竖井。

考题 关于城市地铁施工方法,下列说法中哪个不正确()A、城区内区间的隧道宜采用暗挖法B、郊区的车站可采用明挖法C、在城市市区内的道路交叉口采用盖挖逆筑法D、竖井施工可采用暗挖法

考题 适用于稳定地层,应根据地质、施工机具条件,尽量采用对围岩扰动少的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是()。A、浅埋暗挖法B、新奥法C、盾构法D、喷锚暗挖法

考题 工作井施工方案,包括马头门细部结构和()。A、土方开挖B、超前加固措施C、衬砌结构D、防水措施

考题 竖井井筒的组成部分是()。A、锁口圈、筒井壁、壁座B、井颈、井身、马头门C、井颈、井筒身、井底水窝D、井颈、井筒身、井筒装备

考题 根据马头门与井筒之间施工顺序的先后,马头门的施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考题 马头门

考题 名词解释题马头门

考题 问答题某公司承包了一条单跨城市隧道,隧道长度为800m,跨度为15m,地质条件复杂,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支护结构由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给一家专业施工单位。 施工准备阶段,该公司项目部建立了现场管理体系,设立了组织机构,确立了项目经理岗位职责及工作程序。在暗挖加固支护材料的选用上,通过不同掺量的喷射混凝土试验来确定最佳掺量。 施工阶段,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现场采取了一系列的职业病防范措施,安设了通风换气装置和照明设施。 工程预验收阶段,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分别向城市建设档案馆提交了竣工验收资料,专业分包单位的资料直接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根据背景资料,该隧道可采取哪些浅埋暗挖施工方案?

考题 问答题某公司承包了一条单跨城市隧道,隧道长度800m,跨度15m,地质条件复杂。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施工,其中支护结构由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给一家专业施工单位。 施工准备阶段,某公司项目部建立了现场管理体系,设置了组织机构,确立了项目经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在暗挖加固支护材料的选用上,通过不同掺量的喷射混凝土试验来确定最佳掺量。 施工阶段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现场采取了一系列职业病防治措施,安设了通风换气装置和照明设施。 工程预验收阶段总承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分别向城建档案馆提交了施工验收资料,专业分包单位的资料直接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根据背景介绍,该隧道可选择哪些浅埋暗挖方法?

考题 问答题马头门施工顺序。

考题 填空题根据马头门与井筒之间施工顺序的先后,马头门的施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考题 单选题关于城市地铁施工方法,下列说法中哪个不正确()A 城区内区间的隧道宜采用暗挖法B 郊区的车站可采用明挖法C 在城市市区内的道路交叉口采用盖挖逆筑法D 竖井施工可采用暗挖法

考题 问答题【背景资料】A公司承包了一条城市隧道,跨度为12米,长度1200米,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施工,A公司将支护工程分包给具有资质的B公司完成。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中发现,施工人员将回弹的混凝土直接埋在底板混凝土之下。事件二,隧道开挖至300米时,隧道开挖面出现少量涌水现象,地表沉降显著增大,经过勘察,事故原因为隧道左侧3米处某已查明的废弃污水管线发生破坏。事件三:受事件二处理的影响影响,工期出现较大延误,为满足工期要求,B公司擅自增大开挖进尺,以提高施工速度。【问题】1.根据背景介绍,该隧道采用正台阶法是否合理?2.事件一种施工人员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正确做法是什么?3.事件二中地表沉降显著增大的原因是什么?4.根据事件二,A公司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5.事件三中,B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正确做法是什么?

考题 单选题工作井施工方案,包括马头门细部结构和( )。A 土方开挖B 衬砌结构C 超前加固措施D 防水措施

考题 多选题盾构始发施工结束后需要拆除(),分体始发时还要将后续台车移人隧道内,以便后续正常掘进。A临时管片B临时支撑C吊装门架D马头门E反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