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甲、乙两国发生战争,丙国发表声明表示恪守战时中立义务。对此,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战争法?(  )[2012年真题]
A

甲、乙战争开始后,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两国间商务条约停止效力

B

甲、乙不得对其境内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没收

C

甲、乙交战期间,丙可与其任一方保持正常外交和商务关系

D

甲、乙交战期间,丙同意甲通过自己的领土过境运输军用装备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A项,甲、乙两国开战后,以维持共同政治行动或友好关系为前提的条约立即废止,如同盟友好条约;一般政治和经济类条约除另有规定外,停止效力,如引渡条约、商务条约等;固定或永久性状态条约一般应继续维持,如边界条约。
B项,对敌产应区分公产和私产,交战国对于其境内的敌国人民私产可予以限制,如禁止转移,但不得没收,对敌国在其境内的国家财产除使馆财产外可以没收。
C项,丙国宣布战时中立,其有权与交战国的任一方保持正常的外交和商务关系,但不得出口可能使交战一方增强战争能力的物品。
D项,丙国宣布战时中立时必须承担防止的义务,即防止交战国在丙国领土或管辖范围内从事战争或利用其资源准备从事战争敌对行动,包括从该区域征兵、备战、建立军事设施或捕获法庭、军队及军用装备过境等。
更多 “单选题甲、乙两国发生战争,丙国发表声明表示恪守战时中立义务。对此,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战争法?(  )[2012年真题]A 甲、乙战争开始后,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两国间商务条约停止效力B 甲、乙不得对其境内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没收C 甲、乙交战期间,丙可与其任一方保持正常外交和商务关系D 甲、乙交战期间,丙同意甲通过自己的领土过境运输军用装备” 相关考题
考题 甲乙两国相互宣战后,丙国宣布保持战时中立,则丙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丙国向甲国提供医疗队伍治疗伤兵B.丙国制止了国内某组织支持乙国战争的行为C.丙国向甲乙两国出售军火D.丙国将领土租借给甲国建立军事基地对乙国进行打击

考题 甲国和乙国爆发战争,丙国宣布战时中立,丙国作为战时中立的国家,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国的权利或义务?( )A.禁止甲国和乙国的军舰在丙国的领海内进行拿捕和临检等敌对行为B.甲国和乙国不得以丙国口岸或中立水域为海战根据地攻击敌人C.甲乙两国的军舰及其捕获物,不得在丙国领海通过,非因风浪、缺少燃料或损坏,不得在丙国口岸停泊D.丙国必须在对外关系中承担永久中立的义务

考题 甲、乙两国因历史遗留的宗教和民族问题.积怨甚深。2004年甲国新任领导人试图缓和两国关系,请求丙国予以调停。甲乙丙三国之间没有任何关于解决争端的专门条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实践,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丙国在这种情况下,有义务充当调停者B.如果丙国进行调停,则乙国有义务参与调停活动C.如果丙国进行调停,对于调停的结果,一般不负有监督和担保的义务D.如果丙国进行调停,则甲国必须接受调停结果

考题 甲、乙国发生战争,丙国发表声明表示恪守战时中立义务。对此,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战争法? A.甲、乙战争开始后,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二国间商务条约停止效力 B.甲、乙不得对其境内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没收 C.甲、乙交战期间,丙可与其任一方保持正常外交和商务关系 D.甲、乙交战期间,丙同意甲通过自己的领土过境运输军用装备

考题 甲乙两国经过八年的战争后,甲国宣布战败并无条件向乙国投降。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中的所列情况的出现,被认为意味着甲乙两国战争状态在法律上正式结束?( )A.甲国的无条件投降 B.在甲国投降后,乙国宣布战争结束 C.甲乙两国共同宣布战争结束 D.甲乙两国缔结和平条约

考题 甲乙两国因投资的国有化纠纷关系恶化,并从武装冲突上升为战争,丙国发表声明表示恪守战时中立义务。依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做法是符合战争法的?( )A.甲乙两国的政治和经济类条约在战争开始后停止效力,除条约另有规定外 B.甲乙两国交战期间,丙国可与其任一方保持正常外交和商务关系 C.丙国允许乙国作战部队过境 D.丙国可对来自甲国的侵略行为进行自卫

考题 甲、乙两国因边境争端常年交战。丙国总统邀请甲、乙两国领导人到丙国参加该国庆典活动,并借此机会安排两国重开谈判,丙国总统参与了谈判并为领土争端的解决提出了解决方案。但甲国表示反对,丙国在说服未果的情况下,派军舰在甲国近海进行军事示威,以迫使甲国接受其方案。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丙国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属于调停 B.丙国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属于斡旋 C.丙国的军事示威行为是现代国际法承认的解决争端的方式 D.丙国的军事示威行为已构成干涉

考题 甲乙两国因大陆架上覆水域的争议引发冲突升级,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乙国军队突入甲国境内。丙国保持中立,依《海洋法公约》及相关战争法的规则,下列正确的是哪几项?( )A.甲国大陆架的上覆水域自然为其专属经济区 B.甲乙两国交战后,私人之间的商业关系也随之废止 C.丙国应防止甲乙两国在其领土内利用其资源准备从事敌对行动 D.甲乙两国在战事停止后应立即将战俘释放并遣返

考题 甲国以乙国拥有并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乙国宣战,甲国军队突人乙国境内,乙国进行反击。丙国则保持中立,依相关战争法的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两国人民之间的贸易和商务往来是被禁止的,包括废除已履行的契约和已结算的债务 B.丙国应防止甲乙两国在其领土内利用其资源准备从事敌对行动 C.乙国为了消灭藏匿于甲国平民边境避难营中的甲国军队,可摧毁该避难营 D.甲国军舰在海上发现执行医院任务的乙国船舶,可将其拿捕

考题 共用题干 甲、乙两国相邻,近年来因领土纠纷经常发生武装冲突。1995年3月2日,甲国军队为了阻止乙国边民进入甲国,打死了数十名乙国人。1996年4月1日,乙国正式向甲国宣战。在联合国秘书长斡旋下,1998年8月3日甲、乙两国签订停战协议。1999年5月10日甲国违反停战协议再次针对乙国采取军事行动,2000年4月7日甲国宣布战败并无条件向乙国投降,2001年3月4日乙国单方面宣布结束与甲国的战争状态。根据战争和武装冲突法的相关规则,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A、甲、乙两国的战争开始后,两国之间的互助条约立即废止,但与贸易交往有关的条约和边界条约依然有效B、1998年8月3日甲、乙两国签订停战协议意味着两国战争在法律意义上的结束,因此1999年5月10日甲国违反停战协议再次针对乙国采取军事行动意味着新一轮战争的开始C、甲、乙两国的战争从2001年3月4日结束D、假设甲、乙两国都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甲、乙两国战争中的战争犯罪行为可以由国际刑事法院行使管辖权

考题 甲乙两大集团爆发战争,丙国为中立国,依战争法,下列关于战争开始后引起的后果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丙国商船如果玻坏封锁或违反中立义务,不能拿捕,但可令其离开 B.对参加战争的渔船可以拿捕 C.对因不知已经开战而驶入敌港的商船可以没收 D.可拿捕沿岸渔业用的敌国船只

考题 共用题干 位于非洲的甲国和乙国爆发战争,丙国宣布战时中立,丙国作为战时中立的国家,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国的权利或义务?()A、禁止甲国和乙国的军舰在丙国的领海内进行拿捕和临检等敌对行为B、甲国和乙国不得以丙国口岸或中立水域为海战根据地攻击敌人C、甲乙两国的军舰及其捕获物,不得在丙国领海内通过,非因风浪、缺少燃料等必要事由,不得在丙国口岸内停泊D、丙国必须在对外关系中承担永久中立的义务

考题 甲、乙两大集团爆发战争,丙国为中立国,依战争法,下列关于战争开始后引起的后果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丙国商船如果破坏封锁或违反中立义务,不能拿捕,但可令其离开 B.对参加战争的渔船可以拿捕 C.对因不知已经开战而驶人敌港的商船可以没收 D.可拿捕沿岸渔业用的敌国船只

考题 甲、乙国发生战争,丙国发表声明表示恪守战时中立义务。对此,下列哪些做法是符合战争法的?A、甲、乙战争开始后,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二国间商务条约停止效力B、甲、乙不得对其境内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没收C、甲、乙交战期间,丙可与其任一方保持正常外交和商务关系D、甲、乙交战期间,丙同意甲通过自己的领土过境运输军用装备

考题 甲、乙国发生战争,丙国发表声明表示恪守战时中立义务。对此,下列哪种做法是符合战争法的?()A、甲、乙战争开始后,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两国间商务条约停止效力B、甲、乙不得对其境内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没收C、甲、乙交战期间,丙可与其任一方保持正常外交和商务关系D、甲、乙交战期间,丙同意甲通过自己的领土过境运输军用装备

考题 甲乙两大集团爆发战争,丙国为中立国,依战争法,下列关于战争开始后引起的后果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丙国商船如果破坏封锁或违反中立义务,不能拿捕,但可令其离开B、对参加战争的渔船可以拿捕C、对因不知已经开战而驶入敌港的商船可以没收D、可拿捕沿岸渔业用的敌国船只

考题 甲、乙两大集团爆发战争,丙国为中立国,依战争法,下列关于战争开始后引起的后果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丙国商船如果破坏封锁或违反中立义务,不能拿捕,但可令其离开B、对参加战争的渔船可以拿捕C、对因不知已经开战而驶入敌港的商船可以没收D、可拿捕沿岸渔业用的敌国船只

考题 甲、乙国发生战争,丙国发表声明表示恪守战时中立义务。对此,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战争法?( )A、甲、乙战争开始后,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二国间商务条约停止效力B、甲、乙不得对其境内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没收C、甲、乙交战期间,丙可与其任一方保持正常外交和商务关系D、甲、乙交战期间,丙同意甲通过自己的领土过境运输军用装备

考题 乙两国因某些领土的归属问题常年交战、积怨甚深。丙国出面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为领土的归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但甲国表示反对,丙国在说服未果的情况下,派军舰在甲国近海进行军事示威,以迫使甲国接受其方案。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丙国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属于调停B、丙国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属于斡旋C、丙国的军事示威行为是现代国际法承认的解决争端的方式D、丙国的军事示威行为已构成干涉

考题 多选题甲、乙两国相邻,近年来因领土纠纷经常发生武装冲突。1995年3月2日,甲国军队为了阻止乙国边民进入甲国,打死了数十名乙国人。1996年4月1日,乙国正式向甲国宣战。在联合国秘书长斡旋下,1998年8月3日甲、乙两国签订停战协议。1999年5月10日甲国违反停战协议再次针对乙国采取军事行动,2000年4月7日甲国宣布战败并无条件向乙国投降,2001年3月4日乙国单方面宣布结束与甲国的战争状态。根据战争和武装冲突法的相关规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有(  )。A甲、乙两国的战争开始后,两国之间的互助条约立即废止,但与贸易交往有关的条约和边界条约依然有效B1998年8月3日甲、乙两国签订停战协议意味着两国战争在法律意义上的结束,因此1999年5月10日甲国违反停战协议再次针对乙国采取军事行动意味着新一轮战争的开始C甲、乙两国的战争从2001年3月4日结束D假设甲、乙两国都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甲、乙两国战争中的战争犯罪行为可以由国际刑事法院行使管辖权

考题 多选题甲、乙国发生战争,丙国发表声明表示恪守战时中立义务。对此,下列哪种做法是符合战争法的?()A甲、乙战争开始后,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两国间商务条约停止效力B甲、乙不得对其境内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没收C甲、乙交战期间,丙可与其任一方保持正常外交和商务关系D甲、乙交战期间,丙同意甲通过自己的领土过境运输军用装备

考题 单选题甲、乙两国因历史遗留的民族问题长期关系紧张。2007年甲国新任领导人试图缓和两国关系,请求丙国予以调停。设甲、乙、丙三国之间没有任何关于解决争端方法方面的专门条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实践,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 丙国在这种情况下,有义务充当调停者B 如果丙国进行调停,则乙国有义务参与调停活动C 如果丙国进行调停,对于调停的结果,一般不负有监督和担保的义务D 如果丙国进行调停,则甲国必须接受调停结果

考题 单选题甲、乙两国因某些领土的归属问题常年交战、积怨甚深。丙国出面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为领土的归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但甲国表示反对,丙国在说服未果的情况下,派军舰在甲国近海进行军事示威,以迫使甲国接受其方案。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 丙国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属于调停B 丙国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属于斡旋C 丙国的军事示威行为是现代国际法承认的解决争端的方式D 丙国的军事示威行为并不已构成干涉

考题 单选题位于非洲的甲国和乙国爆发战争,丙国宣布战时中立,丙国作为战时中立的国家,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国的权利或义务?( )A 禁止甲国和乙国的军舰在丙国的领海内进行拿捕和临检等敌对行为B 甲国和乙国不得以丙国口岸或中立水域为海战根据地攻击敌人C 甲乙两国的军舰及其捕获物,不得在丙国领海内通过,非因风浪、缺少燃料等必要事由,不得在丙国口岸内停泊D 丙国必须在对外关系中承担永久中立的义务

考题 单选题甲、乙两大集团爆发战争,丙国为中立国,依战争法,下列关于战争开始后引起的后果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丙国商船如果破坏封锁或违反中立义务,不能拿捕,但可令其离开B 对参加战争的渔船可以拿捕C 对因不知已经开战而驶入敌港的商船可以没收D 可拿捕沿岸渔业用的敌国船只

考题 单选题甲乙两国由于多年的领土争端冲突不断,终于发展为战争。对此,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有?A 如果丙国宣布中立,则其有权与甲乙的任一方保持正常的外交和商务关系;除基于人道主义考虑所提供的医药或医护人员外,丙国不得向甲乙任何一方提供武器、给养、贷款等支持或帮助,除非其平等的提供给甲乙双方B 若战争中乙国的大部领土被甲国占领,甲国有权宣布废除乙国的现行法律和取消占领区的原有法院和法官的地位C 若战争中乙国的大部领土被甲国占领,则甲国有义务尊重被占领区平民的人格、尊严和宗教信仰D 当乙国战败时,其通过单方面宣布结束战争可以结束甲乙间的战争状态

考题 多选题位于非洲的甲国和乙国爆发战争,丙国宣布战时中立,丙国作为战时中立的国家,下列选项不是丙国的权利或义务的有(  )。A禁止甲国和乙国的军舰在丙国的领海内进行拿捕和临检等敌对行为B甲国和乙国不得以丙国口岸或中立水域为海战根据地攻击敌人C甲乙两国的军舰及其捕获物,不得在丙国领海内通过,非因风浪、缺少燃料等必要事由,不得在丙国口岸内停泊D丙国必须在对外关系中承担永久中立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