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利用中版《潮汐表》第一册求某附港潮汐时,已知主、附港的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分别是23cm和35cm,求附港潮高应用()。
A

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值

B

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数+潮高季节改正数

C

附港潮高=[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差比+(附港平均海面+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

D

以上均不能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在利用中版《潮汐表》第一册求某附港潮汐时,已知主、附港的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分别是23cm和35cm,求附港潮高应用()。A 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值B 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数+潮高季节改正数C 附港潮高=[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差比+(附港平均海面+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D 以上均不能用” 相关考题
考题 中版《潮汐表》中的差比数是指主、附港之间的 。I.高、低潮时差 II.高、低潮潮高差 III.潮差比 IV.改正值 V.平均海面 VI.高、低潮间隙A.I、III、IVB.III、IV、VIC.I、II、IIID.II、VI、IV

考题 以下()表不是中版《潮汐表》的内容。A、主港潮汐预报表B、附港潮汐预报表C、潮流预报表D、差比数和潮信表

考题 利用英版《潮汐表》求附港潮汐,主港某日潮汐为:09291.0米,18384.0米。主附港高潮潮时差:-0157;低潮潮时差为-0230。附港高、低潮时分别为()A、0659、1641B、0732、1608C、1126、2109D、1059、2035

考题 利用英版《潮汐表》求附港潮汐,主港某日潮汐为:09291.0米,18384.0米。主附港高潮潮时差:-30厘米;低潮潮时差为-50厘米。附港高、低潮时分别为()。A、0.7米、3.5米B、0.5米、3.7米C、1.3米、4.5米D、1.3米、4.3米

考题 单选题利用差比数求附港潮高时,直接用表列改正值的条件是()。A 主附港平均海面相同B 主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值相等C 主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值较小D 以上三者都对

考题 单选题利用英版《潮汐表》求附港潮汐,主港某日潮汐为:09291.0米,18384.0米。主附港高潮潮时差:-30厘米;低潮潮时差为-50厘米。附港高、低潮时分别为()。A 0.7米、3.5米B 0.5米、3.7米C 1.3米、4.5米D 1.3米、4.3米

考题 单选题利用英版《潮汐表》推算附港潮高的公式是()。A (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差比+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B 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值C 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高差+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D 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高差-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

考题 单选题利用英版潮汐表推算潮汐,从第二部分“Part II Time and height difference for predicting the tide at secondary ports”可以查到的资料有:() I主港潮汐资料 II主港名称和编号 III主、附港季节改正 IV潮时差 V潮高差A I~V正确B II~V正确C II~IV正确D I~IV正确

考题 单选题潮差比是()之比。A 附港平均潮差与主港平均潮差B 主港潮差与附港潮差C 主港平均潮差与附港平均潮差D 附港潮高与主港潮高

考题 单选题利用英版《潮汐表》推算附港潮高时,关于潮高差的求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为引数查表内插求取B 以(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为引数查表内插求取C 以主港潮高为引数,查表内插求取D 以(主港潮高+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为引数查表内插求取

考题 单选题附港潮高=()。A (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差比+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B 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值C 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高差+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D 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高差-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

考题 单选题在利用英版《潮汐表》计算附港潮汐时,如果主、附港不在同一时区,则()。A 计算附港潮时时需对潮时差进行时区修正B 计算附港潮时时直接用表列潮时差即可C 计算附港潮时时第一卷需对潮时差进行时区修正D 计算附港潮时时除第一卷外的其他各卷需对潮时差进行时区修正

考题 单选题利用中版《潮汐表》求某主港潮汐,可从()查该主港资料所在页数。A 主港索引B 目录C 地理索引D 梯形图卡

考题 单选题利用英版《潮汐表》求某附港潮汐,可首先从()查该附港的编号,然后根据编号在潮时差与潮高差表中查得所需资料。A 主港索引B 目录C 地理索引D 以上均可

考题 单选题我国某主港某日潮高为3.6m,某附港的潮差比为1.20,主港平均海面220cm,附港平均海面222cm,主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值均为+18cm,则该附港的潮高为()。A 3.64mB 4.12mC 4.02mD 3.86m

考题 单选题利用中版《潮汐表》计算附港高潮高时,能够首先在“差比数和潮信表”中查取到() I主港高潮高; II主港名称; III主、附港平均海面; IV潮时差;V潮高差; VI主、附港季节改正。A I~VI正确B II~VI正确C II~IV、VI正确D I~V正确

考题 单选题利用英版《潮汐表》求附港潮汐,主港某日潮汐为:09291.0m,18384.0m。主附港高潮潮高差为-30cm;低潮潮高差为-50cm。附港高、低潮潮高分别为()。A 0.7m、3.5mB 0.5m、3.7mC 1.3m、4.5mD 1.3m、4.3m

考题 单选题以下哪个表不是中版《潮汐表》的内容()。A 主港潮汐预报表B 附港潮汐预报表C 潮流预报表D 格林尼治月中天时刻表

考题 单选题在利用中版《潮汐表》第一册求某附港潮汐时,已知主、附港的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分别是2cm和3cm,求附港潮高应用()。A 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值B 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数+潮高季节改正数C A、B均可D A、B均不能用

考题 单选题利用英版《潮汐表》求附港潮高时,需进行内插求潮高差的为()。A 第一卷和第二卷的欧洲各港B 第二卷和第三卷C 第三卷和第四卷D 四卷均要求

考题 单选题我国某主港某日潮高为3.6米,某附港的潮差比为1.20,主港平均海面220厘米,附港平均海面222厘米,主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值均为+18厘米,则该附港的潮高为()A 3.64米B 4.12米C 4.02米D 4.08米

考题 单选题利用英版《潮汐表》求附港潮汐,主港某日潮汐为:09291.0m,18384.0m。主附港高潮潮时差:-0157;低潮潮时差为0230。附港高、低潮时分别为()。A 0659、1641B 0732、1608C 1126、2109D 1059、2035

考题 单选题中版《潮汐表》中,一些重要港口的每小时潮高在以下哪个表中查找()。A 主港潮汐预报表B 附港潮汐预报表C 潮汐预报表D 潮信表

考题 单选题在英版《潮汐表》第一卷中,印有几张求任意时潮高和任意潮高的潮时的曲线图()。A 一张B 每附港一张C 每港一张D 每主港一张

考题 单选题主、附港的潮时差为“+”,说明()。A 附港位于主港的东面B 附港位于主港的西面C 附港高、低潮潮时早于主港D 附港高、低潮潮时晚于主港

考题 单选题英版《潮汐表》中调和常数表的用途是()。A 结合主港潮汐预报表预报附港潮汐B 利用简化调和常数法预报主附港潮汐C 以上都对D 以上都不对

考题 单选题潮汐差比数表中的改正值是指()。A 附港平均海面-主港平均海面B 主港平均海面-附港平均海面C 主港平均海面-附港平均海面×潮差比D 附港平均海面-主港平均海面×潮差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