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填空题
要求得B点的正常高,除了已知的A点的正常高外,还需要AB两点间水准观测高差、()、力异常改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填空题要求得B点的正常高,除了已知的A点的正常高外,还需要AB两点间水准观测高差、()、力异常改正。” 相关考题
考题 将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已知HA=23.456m,在A点的水准尺读数为1.346m,在B点水准尺读数为2.224m。问:1A,B两点间的高差hAB是多少?2 仪器的视线高是多少?3 A,B两点哪点高?

考题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求得两点高差,并通过其中一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A.铅垂线B.视准轴C.水准管轴线D.水平视线

考题 已知AB两点,B对A点高差为h=0.5m,当经纬仪在A点视线水平时,测量上下视距丝在水准尺上读数之差为1.625m,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考题 水准测量的目的是( )。A.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B.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C.读取水准尺读数 D.测出两点间的高差,推算点的高程

考题 水准测量的实质是测定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高差,然后由已知高程及已知点与未知点间的高差求出未知点高程。

考题 水准仪具备的测量功能有测量( )。A.两点间的高差 B.待定点的高程 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D.水平夹角 E.已知点的高程

考题 水准测量观测时,每安置一次仪器观测两点间的高差称为一个()。A、转点B、测站C、立尺点D、测段

考题 已知量得AB两点间的倾斜距离D`=131.298m,已测得两点间度差h=-2.60m,求AB间倾斜改正数?

考题 一点的正常高可以由已知点到这点的()加上一些改正数后求得。

考题 有AB两点,当高差hAB为负时,A,B两点哪点高?

考题 水准仪具备的测量功能有()。A、两点间的高差B、待定点的高程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水平夹角E、已知点的高程

考题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考题 如果A、B两点的高差h为正,则说明()A、A点比B点高B、B点比A点高C、h的符号不取决于A、B两点的高程,而取决于首次假定水准面

考题 用水准仪测A、B两点高差,后视A点读数a=1.731m,前视B点读数b=1.812m,问A、B两点高差hAB为多少?A、B两点哪点高?

考题 用水准仪测A、B两点高差,后视A点读数a=1.731 m,前视B点读数b=1.812 m,问A、B两点高差hAB为多少?A、B两点哪点高?

考题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求得两点高差,并通过其中一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A、铅垂线B、视准轴C、水准管轴线D、水平视线

考题 当采用双面尺法进行等外水准测量以确定两点间的高差时,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如何实现,如果进行观测数据的检核并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考题 要求得B点的正常高,除了已知的A点的正常高外,还需要AB两点间水准观测高差、()、力异常改正。

考题 三角高程测量是在三角网水平观测的同时,观测相邻两点的(),并通过三角网的计算求得两点间的水平边长或利用测距仪直接测定边长,进而计算两点间的大地高差。A、垂直角B、水平角C、高差D、边长

考题 填空题一点的正常高可以由已知点到这点的()加上一些改正数后求得。

考题 多选题水准仪具备的测量功能有()。A两点间的高差B待定点的高程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水平夹角E已知点的高程

考题 问答题已知AB两点,B对A点高差为h=0.5m,当经纬仪在A点视线水平时,测量上下视距丝在水准尺上读数之差为1.625m,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考题 问答题当采用双面尺法进行等外水准测量以确定两点间的高差时,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如何实现,如果进行观测数据的检核并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考题 单选题三角高程测量是在三角网水平观测的同时,观测相邻两点的(),并通过三角网的计算求得两点间的水平边长或利用测距仪直接测定边长,进而计算两点间的大地高差。A 垂直角B 水平角C 高差D 边长

考题 单选题用视距测量方法求A、B两点间高差,通过观测得尺间距L=0.365m,竖直角a=3°15’00",仪器高i=1.460m,中丝读数2.379m,则AB两点间高差hAB为:()A 1.15mB 1.14mC 1.16mD 1.51m

考题 问答题用水准仪测A、B两点高差,后视A点读数a=1.731m,前视B点读数b=1.812m,问A、B两点高差hAB为多少?A、B两点哪点高?

考题 问答题已知量得AB两点间的倾斜距离D`=131.298m,已测得两点间度差h=-2.60m,求AB间倾斜改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