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15江西)班主任按照《学生守则》对学生行为提出要求,并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属于班主任工作方法中的()。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行为训练法

D

生活指导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单选题(2015江西)班主任按照《学生守则》对学生行为提出要求,并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属于班主任工作方法中的()。A 说服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行为训练法D 生活指导法” 相关考题
考题 填空题(2015福建)中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政治)课与( )的教学。

考题 单选题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其确定依据是( )A 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B 相关当事人的经济条件、责任的承担能力C 相关当事人的过错性质、程度和悔过态度D 相关当事人的态度与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考题 判断题(2014广西)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教师发现班上有一名学生缺课,就会联想到该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 集中思维B 辐合思维C 发散思维D 直觉思维

考题 单选题(2014广东茂名)朱同学在得知父亲因车祸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痛哭流涕,还出现了短暂的意识丧失。这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属于()。A 心境B 激情C 应激D 移情

考题 问答题简述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方法。

考题 单选题(2015安徽)当一个人用画图表、线路图等具体形式表征问题时,表明他处于问题解决的()阶段。A 发现问题B 理解问题C 提出假设D 验证假设

考题 单选题(2015重庆)人们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是()。A 感觉B 知觉C 再认D 回忆

考题 单选题(2012四川德阳)()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A 家长B 学生C 教育者D 受教育者

考题 单选题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 尊重需求B 社会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安全需求

考题 单选题(2014广东河源)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阶段是个体培养勤奋感的时期。A 高中B 初中C 幼儿园D 小学

考题 单选题在现实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会对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格外青睐,认为这样的孩子比较聪明、勤奋。这种情况属于()A 首因效应B 晕轮效应C 投射效应D 刻板印象

考题 单选题(2015河南洛阳)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A 人格尊严B 隐私权C 人身安全D 名誉权

考题 多选题(2014河北沧州)创设问题情境时需注意,问题要()。A小而具体B新颖有趣C富有启发性D有适当的难度E难度较大

考题 单选题不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范畴的是( )A 心理健康课B 个别心理咨询C 课堂教学渗透D 学科知识竞赛

考题 填空题(2014江苏南通)遗忘的一般规律是遗忘的数量随时间的进程而递增,且()递增速度。

考题 判断题教师职业良心同教师权利相联系,并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劳动中表现出来。()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有人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成语“百折不挠”体现的意志品质主要是( )A 自制性B 果断性C 坚韧性D 自觉性

考题 单选题(2015福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 国学B 私学C 太学D 乡学

考题 单选题下列常用的概念不属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是( )A 先行组织者B 学习共同体C 随机通达教学D 认知学徒制

考题 单选题当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迟到时,刚进去光线很暗,很难看清自己的座位号,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能看清楚了,这是暗适应现象。这表示我们的视觉感受性( )A 提高了B 降低了C 没有变D 较差

考题 判断题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2014广西)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A效果强化B替代性强化C自我强化D直接强化

考题 单选题(2015广西)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答:“家有父兄,怎能自作主张?”冉求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需立即去做吗?”孔子答:“当然应当立即去做。”公西华对此很不理解,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去做。子路遇事轻率,所以要加以抑制,使他谨慎。”此材料给教师的启示是()。A 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B 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因材施教C 根据学生的情感差异,因材施教D 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

考题 单选题为防止教师教学陷入学科本位,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 )方面。A 学段B 学习领域C 科目D 模块

考题 单选题(2014山东青州)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

考题 单选题(2015河北石家庄)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照顾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这反映了制定教学目标应遵循()。A 难度适中原则B 可操作原则C 全面性原则D 全体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