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已知水泵供水系统的设计净扬程Hst=13m,设计流量Q=360L/s,吸水管路总的阻抗S1=7.02S2/m5,压水管道总的阻抗S2=17.98S2/m5,求水泵的扬程H。


参考答案

更多 “已知水泵供水系统的设计净扬程Hst=13m,设计流量Q=360L/s,吸水管路总的阻抗S1=7.02S2/m5,压水管道总的阻抗S2=17.98S2/m5,求水泵的扬程H。” 相关考题
考题 A.水泵的设计扬程不够 B.水泵的设计流量不够 C.热水系统的设计阻力过小 D.水泵性能未达到要求

考题 某消防水泵设计流量为30L/s,扬程0.8MPa。但在灭火过程中其实际出流量是其设计流量的150%,则扬程不应低于()MPaA.0.4 B.0.52 C.1.2 D.1.32

考题 水泵的总扬程H=HST+∑h,其中HST为(  )。A. 总扬程 B. 吸水扬程 C. 静扬程 D. 压水扬程

考题 某建筑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加压供水方式,下列关于其加压水泵设计扬程计算的说法中,哪项错误?( )A.加压水泵扬程与其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流量有关 B.加压水泵扬程与其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配置无关 C.加压水泵扬程与其生活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有关 D.加压水泵扬程与设计选用的水泵品牌无关

考题 在水泵特性曲线流量--扬程(Q-H)曲线中,泵的流量增加,扬程()。

考题 已知水泵流量Q=160L/s,吸水管直径d=400mm,管长L=30m,摩阻系数λ=0.028,压水管水头损失为hf2=2m,局部总水头损失为hj=1m,静扬程为Hst=30m,试计算水泵扬程?(g取10)

考题 已知水泵的流量Q=280t/h,扬程H=180m,水泵轴功率P=200kW,求水泵的效率η。

考题 水泵净扬程(即实际扬程)是随流量而改变的变数。

考题 已知水泵流量Q=160L/s,吸水管直径d=400mm,管长L=30m,摩阻系数λ=0.028,压水管水头损失为hf2=2m,局部总水头损失为hj=1m,静扬程为Hst=30m,试计算水泵扬程?(g取10)

考题 泵型号200WLⅡ480-13-37中13代表()。A、设计点流量B、设计点扬程C、水泵轴功率

考题 泵站进出水池设计水位的高差值是指()。A、设计扬程B、净设计扬程C、平均扬程D、额定扬程

考题 在排灌泵站设计中,要根据()来选择水泵。A、泵站设计流量B、泵站设计扬程C、泵站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D、管道直径

考题 提水泵站设计主要参数有(),它们是水泵选型和泵站建筑物设计的依据。A、设计扬程B、设计水位C、安装高程D、设计流量

考题 在水泵特性曲线流量--扬程(Q--H)曲线中,泵的流量(),扬程下降。A、增加B、下降C、不变

考题 问答题已知水泵流量Q=160L/s,吸水管直径d=400mm,管长L=30m,摩阻系数λ=0.028,压水管水头损失为hf2=2m,局部总水头损失为hj=1m,静扬程为Hst=30m,试计算水泵扬程?(g取10)

考题 问答题已知水泵流量Q=160L/s,吸水管直径d=400mm,管长L=30m,摩阻系数λ=0.028,压水管水头损失为hf2=2m,局部总水头损失为hj=1m,静扬程为Hst=30m,试计算水泵扬程?(g取10)

考题 问答题已知水泵供水系统的设计净扬程Hst=13m,设计流量Q=360L/s,吸水管路总的阻抗S1=7.02S2/m5,压水管道总的阻抗S2=17.98S2/m5,求水泵的扬程H。

考题 填空题生水泵P22129的设计流量()扬程()。

考题 单选题在水泵特性曲线流量--扬程(Q--H)曲线中,泵的流量(),扬程下降。A 增加B 下降C 不变

考题 判断题水泵净扬程(即实际扬程)是随流量而改变的变数。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在水泵特性曲线流量--扬程(Q-H)曲线中,泵的流量增加,扬程()。

考题 单选题扬程是指单位重量的水从泵进口到泵出口所增加的能量,有设计扬程、工作扬程、净扬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工作扬程总是大于净扬程B 工作扬程总是小于净扬程C 设计扬程总是大于工作扬程D 设计扬程总是小于工作扬程

考题 填空题脱盐水泵设计流量()扬程()淡水泵设计流量()扬程()。

考题 不定项题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测试的消防水泵性能有( )。A电机功率全覆盖性能曲线B设计流量和扬程C零流量的压力D1.5设计流量的压力E水泵控制功能

考题 单选题在排灌泵站设计中,要根据()来选择水泵。A 泵站设计流量B 泵站设计扬程C 泵站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D 管道直径

考题 问答题已知水泵的流量Q=280t/h,扬程H=180m,水泵轴功率P=200kW,求水泵的效率η。

考题 多选题提水泵站设计主要参数有(),它们是水泵选型和泵站建筑物设计的依据。A设计扬程B设计水位C安装高程D设计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