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过共析钢加热到()线以上,会转变为单相奥氏体。

  • A、A1
  • B、A2
  • C、A3
  • D、Acm

参考答案

更多 “过共析钢加热到()线以上,会转变为单相奥氏体。A、A1B、A2C、A3D、Acm” 相关考题
考题 把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或把过共析钢加热到Acm以上30~50℃,使其全部奥氏体化,然后空气中冷却,从而得到珠光体型组织的热处理叫做()。 A、正火B、退火C、淬火

考题 碳钢在加热到高温时,其组织将全部或部分转变为()。 A、马氏体B、贝氏体C、奥氏体D、索氏体

考题 将高锰钢(ZGMnB)加热到1050~1100℃保温后于40℃左右水中快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这种处理方法叫做()。 A、奥氏体化B、稳定化处理C、固溶处理D、水韧处理

考题 不完全退火时应把过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20~50℃,使之全部呈_____状态,保温后缓慢冷却。A.铁素体B.铁素体+奥氏体C.奥氏体D.奥氏体+渗碳体

考题 过共析钢加热到ACm点时( )。 A、渗碳体开始至奥氏体中析出B、开始发生奥氏体转变C、渗碳体全部溶入奥氏体中D、渗碳体自奥氏体中析出完毕

考题 淬火是指将钢(高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1(对过共析钢)或加热到A3(对亚共析钢)以上30~70℃,在此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和合金元素的扩散而形成马氏体组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当钢加热到 723℃以上时其内部的珠光体就转变为()组织。 A、铁素体B、马氏体C、奥氏体D、渗碳体

考题 为了使共折钢形成单相奥氏体应将其加热到()。A、Acm点以上B、Ac3点以上C、Ac1点以上D、A1点以上

考题 加热到亚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以上()℃施行奥氏体化,然后在静止或轻度搅动的空气中冷却的工艺过程,其目的是调整硬度,细化晶粒。叫做正火。A、40B、50C、60D、70

考题 把过共析钢加热ACm以上,就能获得单相奥氏体。()

考题 为什么钢的热处理一般都将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原有组织转变为奥氏体?

考题 过共析钢加热到Ac1和Accm之间的温度时,得到奥氏体+渗碳体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奥氏体的含碳量总是小于钢的含碳量。

考题 亚共析钢加热到Ac3点时()。A、铁素体开始自奥氏体中析出B、开始发生奥氏体转变C、奥氏体开始转变为珠光体D、铁素体全部溶入奥氏体中

考题 碳钢最合适的加热温度范围是单相奥氏体区。

考题 淬火是指将钢(高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1(对过共析钢)或加热到A3(对亚共析钢)以上30~70℃,在此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和合金元素的扩散而形成()组织。A、奥氏体B、珠光体C、马氏体D、铁素体

考题 共析钢加热到略高于Acl线时为奥氏体。

考题 不完全退火时应把过共析钢加热,使之全部为()。A、铁素体            B、铁素体+奥氏体C、奥氏体            D、奥氏体+渗碳体

考题 ()线为冷却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也是加热时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线,常用符号()表示。

考题 钢材趁热打铁时,一般将钢加热到单相的奥氏体区进行。

考题 把钢加热成为奥氏体后速冷到Ms线以上等温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叫等温淬火。

考题 一个直径为200mm的轴,要求综合力学性能好,比较合适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是()。A、45钢调质处理B、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C、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油冷,最后高温回火D、45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

考题 单选题不完全退火时应把过共析钢加热,使之全部为()A 铁素体B 铁素体+奥氏体C 奥氏体D 奥氏体+渗碳体

考题 单选题过共析钢加热到()以上,组织全部奥氏体化。A Ac1B Ac3C Accm

考题 单选题一个直径为200mm的轴,要求综合力学性能好,比较合适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是()。A 45钢调质处理B 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C 40CrMnMo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油冷,最后高温回火D 45钢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然后水冷,最后高温回火

考题 判断题钢材趁热打铁时,一般将钢加热到单相的奥氏体区进行。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过共析钢加热到A1~Acm之间时,()。A 奥氏体的含碳量小于钢的含碳量B 奥氏体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 奥氏体的含碳量等于钢的含碳量

考题 单选题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与共析钢基本相同,当加热温度仅超过Ac1时,原始组织中的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仍保留一部分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该过程称为()。A 完全奥氏体化过程B 不完全奥氏体化过程C 单相区加热D 珠光体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