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一些学术文章中,有的学者把中国近代史概说成是“近代百年”。这里所说“近代百年”具体指()

  • A、1840年一1949年
  • B、1842年一1956年
  • C、1840年~1940年
  • D、l840年,1956年

参考答案

更多 “在一些学术文章中,有的学者把中国近代史概说成是“近代百年”。这里所说“近代百年”具体指()A、1840年一1949年B、1842年一1956年C、1840年~1940年D、l840年,1956年” 相关考题
考题 莱布尼茨是近代史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以六千字篇幅写出了“中国服装近代史”文章是张爱玲的《》。

考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考题 中国近代史上严复翻译的英国学者穆勒的《论自由》被视为自由和自由主义概念进入中国的标志。

考题 1960年后在中国内地出版、对近代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大型回忆录汇编是( )。 A.《近代稗海》 B.《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C.《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D.《文史资料选辑》

考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开端有多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明末的学者( )。 A.范文澜 B.胡绳 C.蒋廷黻 D.郭廷以

考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中国勒索最多赔款的条约。

考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魏源、林则徐等为()阶级改革派。

考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魏源、林则徐等为地主阶级改革派。

考题 中国近代史学者刘彦认为:“大开海禁,启欧西列强竞争之机,辟数千年国是之局者,实以鸦片战争为始。”学者在这里强调的是鸦片战争:()A、使满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B、使中国开始遭受欧美列强的侵略C、是传统中国与西方近代文明的碰撞、交汇点D、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考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次战争在中国境内进行,而中国却宣称中立,这是()

考题 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考题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考题 近代史上外国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块租借地。

考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考题 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对近现代史的划分,1945年应该属于()之列。A、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的分界点B、中国近代史C、中国现代史D、中国当代史

考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割让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考题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考题 中国学术界关于近代史的开端年限基本上没有争论,但是近代史的结束年份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考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蔡元培第一次把美育列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是在()A、1908年B、1912年C、1922年D、1931年

考题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A、李贽B、王夫之C、黄宗羲D、顾炎武

考题 单选题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A 李贽B 王夫之C 黄宗羲D 顾炎武

考题 多选题下列史学著作属于的现代湖湘史学的有().A《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B《中国近代史》C《二百年来之俄患》D《中国史纲》

考题 判断题中国学术界关于近代史的开端年限基本上没有争论,但是近代史的结束年份还存在一定的争议。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近年来天津市在保护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调整和丰富旅游业态,形成天津独有的异国风情特色的近代历史文化旅游聚集区,塑造的文化旅游核心品牌是(  )。A 乘高铁·游津城B 百年历史看天津C 近代中国看天津D 一条海河景观带•半部中国近代史

考题 判断题中国近代史上严复翻译的英国学者穆勒的《论自由》被视为自由和自由主义概念进入中国的标志。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