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子一代中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②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2∶1;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④亲本杂交后代分离比例为1∶0;⑤子二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

  • A、①②
  • B、③⑤
  • C、③④
  • D、①③

参考答案

更多 “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子一代中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②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2∶1;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④亲本杂交后代分离比例为1∶0;⑤子二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A、①②B、③⑤C、③④D、①③” 相关考题
考题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不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A.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B.杂种自交后的性状分离比 C.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D.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考题 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B、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D、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

考题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则它的遗传行为是F1显性,F2分离,且比例为()。

考题 下列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统计数据为1∶1的有(等位基因A、a和B、b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①由A和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子一代测交的结果②由B和b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形成子二代时的配子类型比③两对相对性状(AAbb)产生配子的种类④对AaBB测交的结果⑤aaBb与Aabb杂交的结果A、①②④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

考题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

考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2出现性状分离B、F1性状分离比为3∶1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考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考题 孟德尔选择了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后,产生F2的性状分离比为()A、1:1B、3:1C、4:1D、2:1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A、①②④B、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

考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是()A、F2的性状类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遗传因子组成类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考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设”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D、假设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设成立

考题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C、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考题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A、3∶1B、5∶3C、13∶3D、7∶1

考题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C、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D、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考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考题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A、高茎遗传因子对矮茎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控制高、矮茎的遗传因子不在一个细胞内D、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考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一代性状分离比例为3:1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A、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B、F2的性状分离比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考题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考题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考题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表现型的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合方式比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

考题 孟德尔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的比例 ②F2性状分离比 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比 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③

考题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证据是()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C、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D、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考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A、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B、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C、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D、雌雄配子的比例

考题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