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水文测验中流速点位常从()起算用点位深度除以全水深的“相对水深”表示。

  • A、水面
  • B、半深
  • C、河底
  • D、流速仪下放位置

参考答案

更多 “水文测验中流速点位常从()起算用点位深度除以全水深的“相对水深”表示。A、水面B、半深C、河底D、流速仪下放位置” 相关考题
考题 水文河道纵断面测量由水位和水深计算河底高程,确定最大水深处、流速中泓高程及河床()。A、峰点B、谷点C、平直点D、转坡点

考题 河水流速的垂向分布规律是河底流速为零水面并不一定是最大最大流速往往现在()。A.水面至水面以下1/3倍水深范围B.河底处C.1/2水深处D.1/3倍水深处

考题 河水流速的垂向分布规律是河底流速为零,水面流速并不一定是最大,最大流速往往出现在:A.水面至水面以下1/3倍水深处B.近河底处C.1/2倍水深处D.河底至1/3倍水深处

考题 采用流速仪法测流应具备的条件包括()。A、断面内大多数测点的流速不超过流速仪的测速范围B、垂线水深不应小于流速仪用一点法测速的必要水深C、在一次测流的起止时间内,水位涨落差不应大于平均水深的10%;水深较小而涨落急剧的河流,一次测流中的水位涨落差不应大于平均水深的20%D、流经测流断面的漂浮物不致频繁影响流速仪正常运转

考题 相对水深是将各点位的水深归一化成点位水深与()的比值,这样容易将不同的总水深流速分布曲线绘制在同一坐标系开展比较与研究。A、总水深B、水位C、相对高程D、绝对高程

考题 利用浮杆或深水浮标测速时,浮标投放前,应先根据()调整好浮杆的入水深度或深水浮标的测点深度。A、水深大小B、流速大小C、水面宽窄D、风力大小

考题 一般情况下,畅流时垂线()流速最大,河底流速为零,总体垂线流速分布呈一定形状的曲线。A、水面B、平均水深处C、相对水深0.2D、相对水深0.8

考题 河水流速的垂向分布规律是河底流速为零,水面流速并不一定是最大,最大流速往往出现在()。A、水面至水面以下1/3倍水深范围内B、近河底处C、1/2水深处D、1/3倍水深处

考题 畅流期三点法相对水深0.2、0.6、0.8的测点流速分别为1.78m/s、1.50m/s、1.03m/s,用相对水深0.6测点流速倍权公式计算的该垂线平均流速为()m/s。A、1.43B、1.45C、1.48D、1.49

考题 相对水深0.2的测点流速为4.02m/s,该垂线平均流速为2.77m/s,相对水深0.8的测点流速为()m/s。A、3.39B、3.40C、1.51D、1.52

考题 相对水深0.5的测点流速为2.03m/s,该站所使用的半深流速系数为0.95,则计算的垂线平均流速为()m/s。A、1.92B、1.93C、1.928D、1.929

考题 在一次流量测验中,某垂线水深为2.5m,流速仪的位置是水下2.0m,则该点的相对水深是()。A、0.2mB、0.2C、0.8D、0.8m

考题 畅流期采用五点法测速时,若要利用该资料计算垂线半深流速系数,则需要插补()。A、水面流速B、相对水深0.2处的流速C、相对水深0.5处的流速D、相对水深0.6处的流速

考题 开展流速仪法Ⅰ型误差试验确定测点时,一般在每条测速垂线上取2~3个测点,确定测点的具体原则包括()A、取两个测点,位置一般在相对水深0.2、0.8处B、取3个测点,位置为相对水深0.2、0.6、0.8处C、特殊情况下,仅在水面一点处开展试验D、特殊情况下,仅在相对水深0.6一点处开展试验

考题 连续方程反映的是()与过水断面面积之间的关系。A、流量B、断面平均流速C、相对水深0.2位置的点流速D、相对水深0.8位置的点流速

考题 河水流速的垂向分布规律是河底流速为零水面并不一定是最大最大流速往往现在()。A、水面至水面以下1/3倍水深范围B、河底处C、1/2水深处D、1/3倍水深处

考题 流速仪法测水的流速时,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测河底流速时,应将流速仪下放至()m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转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cm。A、小于,0.9B、大于,0.9C、小于,0.5D、大于,0.5

考题 用三点法施测垂线流速的相对水深为0.0、0.6、1.0。

考题 单选题畅流期采用五点法测速时,若要利用该资料计算垂线半深流速系数,则需要插补()。A 水面流速B 相对水深0.2处的流速C 相对水深0.5处的流速D 相对水深0.6处的流速

考题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畅流时垂线()流速最大,河底流速为零,总体垂线流速分布呈一定形状的曲线。A 水面B 平均水深处C 相对水深0.2D 相对水深0.8

考题 单选题流速仪法测水的流速时,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测河底流速时,应将流速仪下放至()m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Cm。A 小于0.9B 大于0.9C 小于0.5D 大小0.5

考题 单选题相对水深0.5的测点流速为2.03m/s,该站所使用的半深流速系数为0.95,则计算的垂线平均流速为()m/s。A 1.92B 1.93C 1.928D 1.929

考题 单选题相对水深0.2的测点流速为4.02m/s,该垂线平均流速为2.77m/s,相对水深0.8的测点流速为()m/s。A 3.39B 3.40C 1.51D 1.52

考题 单选题相对水深是将各点位的水深归一化成点位水深与()的比值,这样容易将不同的总水深流速分布曲线绘制在同一坐标系开展比较与研究。A 总水深B 水位C 相对高程D 绝对高程

考题 单选题水文河道纵断面测量由水位和水深计算河底高程,确定最大水深处、流速中泓高程及河床()。A 峰点B 谷点C 平直点D 转坡点

考题 单选题河水流速的垂向分布规律是河底流速为零,水面流速并不一定是最大,最大流速往往出现在()。A 水面至水面以下1/3倍水深范围内B 近河底处C 1/2水深处D 1/3倍水深处

考题 单选题水文测验中流速点位常从()起算用点位深度除以全水深的“相对水深”表示。A 水面B 半深C 河底D 流速仪下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