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当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大于()%(v)时,应适当减少硫化剂注入量。

  • A、0.5
  • B、0.8
  • C、1.0
  • D、2.0

参考答案

更多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当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大于()%(v)时,应适当减少硫化剂注入量。A、0.5B、0.8C、1.0D、2.0” 相关考题
考题 不是最终影响预加氢催化剂硫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 A、 硫化温度B、硫化剂量C、氢分压D、硫化氢分压

考题 催化剂预硫化时分析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是为了防止硫化氢浓度过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预加氢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为了避免金属氧化物被氢气还原,在硫化氢未穿透催化剂床层前,催化剂床层温度不得超过29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在催化剂钝化过程中,应根据需要注入()以维持循环氢中的硫化氢浓度。A、适量硫化剂B、适量钝化剂C、阻垢剂D、缓蚀剂

考题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硫化温度高于230℃后,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大于()%,应适当减少硫化剂注入量。A、1.0B、2.0C、0.8D、0.5

考题 下列关于加氢装置催化剂预硫化的说法正确的有()A、催化剂预硫化分为干法预硫化和湿法预硫化B、干法预硫化反应温升容易控制C、催化剂预硫化是为了提高活性和稳定性D、硫化过程中一般不排废氢和使用冷氢

考题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在高温硫化阶段高压分离器没有水生成时,说明()。A、还需提高温度B、硫化结束C、注硫量偏低D、循环氢流量偏低

考题 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注硫速度控制的主要依据是()A、反应器压降B、硫化油中硫含量C、反应温升及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D、硫化温度高于230℃后,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大于1.0%

考题 尾气加氢催化剂进行预硫化操作,选用氮气,氢气,硫化氢作为硫化气源时,建立氮气循环后应先加入()。A、氢气B、硫化氢C、氧气D、没有加入的先后之分

考题 属于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催化剂性能考察分析项目内容的是()。A、脱硫前循环氢硫化氢含量B、脱硫后循环氢硫化氢含量C、脱硫后干气的硫化氢含量D、新氢纯度分析

考题 在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循环氢中的氢浓度应维()以上。

考题 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需检测循环氢组成中的()。A、氧气含量B、硫化氢含量C、氮气含量D、二氧化碳含量

考题 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循环氢()A、需脱硫B、不需脱硫C、根据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定是否要脱硫D、不能确定是否需脱硫

考题 加氢装置反应系统注水中断时,循环氢中可能发生()。A、循环氢纯度上升B、硫化氢浓度下降C、甲烷含量上升D、氨浓度上升

考题 循环氢中硫化氢会抑制加氢脱硫反应,同时硫化氢还会与汽油中的烯烃反应生成(),应保证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

考题 催化剂预硫化结束时应满足的要求有()。A、注硫量达到理论注硫量B、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大于1%且有上升趋势C、高分无明水生成D、反应温升大于40℃

考题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当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低于()%时,可适当提高硫化剂注入量。A、0.2B、0.5C、0.8D、1.0

考题 柴油加氢装置催化剂预硫化阶段一般分析项目有()。A、循环氢中硫化氢B、循环氢中水C、循环氢中氨D、循环氢氢纯度

考题 加氢装置中当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达到()以上时,应考虑增设循环氢脱硫设施。A、0.5%B、1.0%C、2.0%D、3.5%

考题 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控制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的手段有()。A、控制注硫量B、控制硫化温度C、排尾氢D、控制循环氢循环量

考题 二段加氢催化剂干法预硫化采样时应注意防止硫化氢中毒。

考题 催化剂预硫化时分析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是为了防止硫化氢浓度过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考题 加氢催化剂经过370℃恒温硫化后,判定硫化结束的基本条件为()。A、裂化反应器出口与精制反应器入口循环氢中水含量、H2S浓度相近。B、高分的生成水量基本不再增加C、连续4小时循环氢中H2S浓度大于1%(V)D、硫化剂注入的总注入量已达到或接近预定的理论用量

考题 循环氢中的硫化氢浓度为什么应大于1000ppm?

考题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阶段应适当调整硫化剂注入量以使循环氢中H2S含量控制在()A、0.5%(V)B、1.0%(V)C、0.5%(W)D、2.0%(W)

考题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结束时,大量硫化氢还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此时催化剂的酸性功能较弱。

考题 下面关于催化剂预硫化的说法正确的有()。A、为防止催化剂发生氢还原,引氢进装置时床层最高点温度应低于150℃B、硫化反应是吸热反应C、硫化温度大于230℃后,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大于1%(VOL)时,适当减少硫化剂注入量D、在H2S未穿透催化剂床层前,床层最高点温度不应超过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