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2020-09-06)

发布时间:2020-09-06


报考了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小伙伴们注意了,距离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你们复习的怎么样了?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分享了这门考试的历年真题,一起来看看吧!

1.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宪法》没有专章规定修改程序

B.《宪法》规定的修宪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立法法》规定,宪法修正案由国家主席令公布

D.《全国人大议事规则》规定,宪法修改以投票方式表决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宪法修改的有关内容。

A项:《宪法》没有对宪法的修改程序作专章的规定,A选项表述正确。

B项:该项考查我国的修宪机关。《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由此可知,修宪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项表述正确。

C项:该项考查宪法修正案的公布,同时也考查了国家主席令在法律公布中的有关规定。《立法法》第25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该法第44条规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可见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公布的只有法律。我国《宪法》没有规定宪法修正案的公布机关,实践中一般由全国人大主席团以全国人大公告的方式公布。但是,关于宪法修正案的公布由主席团公布。C项说法不正确。

D项:该项考查宪法修改的表决方式。《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第53条第2款规定:“宪法的修改,采用投票方式表决。”由此可知该项表述正确。

2.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均实行严格责任

B.《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产品缺陷实行严格责任,对销售者实行过错责任

C.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从产品售出之日起计算

D.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缺陷产品生产日期满十年后丧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及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赔偿请求权。

A、B项:《产品质量法》第41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二)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42条规定:“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由条文可知,《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产品缺陷实行严格责任。A项错误,B项正确。

C、D项: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由此可知,C、D项说法错误。

今天的历年真题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预祝你们在考试中一切顺利,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早日拿到合格证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法律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
B、依法治国依赖于法制完备,法律健全完备了,法治就实现了
C、社会成员知法、信法、守法、用法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社会基础
D、依法治国的实现,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构建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
答案:B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依法治国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实施依法治国,除须“坚持科学立法,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外,还须做到:“坚持严格执法,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坚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全民守法,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强化监督制约,构建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故B项错误。

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与习惯、道德以及政策不同,法律是一种以公共权力为后盾、具有特殊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B.与制定法不同,判例法不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C.法律具有可诉性和程序性,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的主要特征
D.法律的实现方式表现在:以制度化的争议解决机制为权利人提供保障,进而凸显法律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B错:判例法属于“法律”范畴,也具备法律的基本特征,当然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

观潮岛位于甲乙两国近海,是本属于甲国的岛屿。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
B、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
C、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
D、甲国人民在甲国领土上围海造田形成的新观潮岛,其岛屿主权属于甲国
答案:C,D
解析:
国际法上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共有五种,分别是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和征服。每一种均有其适用条件,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领土取得方条件的理解和判断。传统国际法中的时效制度借鉴了民法中的取得实效概念,指的是由于国家公开地、不受干扰地、长期持续地占有他国领土,从而获得该领土的主权。关于取得时效的期限并未确定,时效的适用历来争议很大。本题中,案例里虽然强调了“40年”,“未采取武力收复”等,但案例中“至今一直主张”,“不断抗议”等显示出乙国的占领未能满足“不受干扰的”这一要件,所以即使采用时效制度,题中案例也不能实现领土取得的法律效果。故A、B项错误,C、D项正确。

甲建筑公司以一辆价值120万元的挖掘机作为抵押,向乙自然人借款80万元,但是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甲公司又以该挖掘机作为抵押,向丙银行借款50万元,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甲公司欠丁公司20万元贷款,将该挖掘机质押给丁公司。丁公司使用挖掘机的过程中,不小心损坏了该套设备送到戊修理厂修理,因欠戊5万元修理费,该挖掘机被戊留置。关于乙、丙、丁、戊对该挖掘机享有的担保物权清偿顺序,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乙丙丁戊
B.丙丁戊乙
C.丁戊乙丙
D.戊丙丁乙
答案:D
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199条规定的抵押权顺位,不管成立先后,登记的动产抵押权优先于未登记的动产抵押权,因此丙的抵押权优先于乙的抵押权。根据《物权法》第188条,未登记的动产抵押权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乙的抵押权未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丁:丙的抵押权已经登记,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丁,因此丙优于丁,丁优于乙。《物权法》第239条规定,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据此,戊的留置权最优先,排在第一位。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