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好考吗?

发布时间:2021-03-18


事业单位考试好考吗?


最佳答案

不是很好考,事业单位考试内容涵盖面较广,综合考察学员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包含了政治、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科技、人文、写作等多方面,更偏向于文科。对于知识面较广的文科考生而言,会容易些,反之,则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复习。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到会382名人大代表一致表决通过将每年3月27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

答案:错
解析:
2009年1月19日上午,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把每年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A.
B.
C.
D.
答案:A
解析:

科举是一种文化现象。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中,科举大概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我们不应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试想在传统社会,能构想出其他更好的选才制度来吗?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并不是没有看到科举制的局限和弊端,也不都是因循守旧之辈。但经过反复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科举制,这实际上是一种择善而从。古代一些学者批评科举取士并不等于反对科举制度。从古代到近代的学者对科举制的批判主要是对应度现象、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批判,特别是对八股取士的批判,很少有人否定科举制本身。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古代学者对科举制的肯定多过否定
B.科举制的弊端并非来自其制度本身
C.应从现实情况出发多角度评价科举制
D.科举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答案:D
解析:
文段前两句用转折词提出观点,即现代中国人对科举制度误解极深。然后论述古人是如何看待科举制度并且如何做出抉择,又如何进行评价的。观察文段倒数第三句开头的“但是”,该转折词所引导的句子即全文重点句,意即古人其实明确地知道科举制度的弊端,但是经过思考与比较后依然选择了科举制,作者认为这是当时背景下最佳的选择。根据重点句可知D项符合文段文意。A项仅仅是对古人评价科举制观点的举例,不能涵盖全文,B项是原文并没有谈到的内容,C项偏离了原文文段的文意,文段主要在谈古人如何评价并且最终以理性思考选择了科举制,并未涉及现实情况下多角度的视角。故本题答案为D项。

自然科学中的定理、公式之所以是真理,是由于(  )。
A.它是写在科学著作里的
B.它是由著名科学家所规定的
C.它是经过实践证明与自然规律相符合
D.它是科学界公认为正确的

答案:C
解析: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由此可以判断,A、B、D三项都不符合题目所阐述的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