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运城夏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和《职测》精选试题(4)

发布时间:2020-10-10


关于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2020年山西运城夏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和《职测》精选试题(无答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51题库考试学习网会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二、数量关系。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21、毛师傅是木匠,他在做一件家具的时候需要把3根相同的木料锯成每根3段,每根开一处需要5分钟,那么全部锯完需耗时(    )分钟。

A20

B30

C34

D44

22、下列数字能同时被35整除的有(    )。

A135

B115

C315

D215

三、判断推理。本部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种类型的试题,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答案。

23、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列能由它折叠而成的是(    )。(不考虑数字方向)


AA

BB

CC

DD

24、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


AA

BB

CC

DD

25、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


AA

BB

CC

DD

以上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乙二人同在一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入圈。甲行为的性质属于:

A. 拾得遗失物
B. 不当得利
C. 无因管理
D. 侵权行为
答案:B
解析: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损的事实,取得不当利益的一方称为受益人,损失利益的一方称为受害人或者受损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 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①城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大众的重视
②不过,随着人们防尘要求的提高,纱布口罩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
③实验证明,具备足够层数的纱布口罩能够滤除相当一部分粉尘和细菌
④在环境改良难以完成的背景下,找一副靠得住的口罩就成了最实用的个人防护方式
⑤起初,人们使用多层脱脂纱布制成的口罩进行防护
⑥纱布口罩厚实而吸汗,可重复使用,易于洗涤,价格便宜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⑥③②⑤①
B.③④①⑥⑤②
C.①⑤⑥③②④
D.⑤②①④③⑥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排序。
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③以“实验证明”开头,不适合做首句,因此排除B项;⑤未说明“防护”对象,话题不完整,不适合做首句,因此排除D项;比较①和④,①是在陈述背景,引出“口罩”的话题,更适合做首句,因此排除A项。验证C项,②③⑤⑥有共同话题“纱布口罩”,故应该挨在一起;②中有转折词“不过”,转折之后是“纱布口罩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的缺点,那么转折之前应该是“纱布口罩”的优点,故②应该位于③⑤⑥的后面;④中的“找一副靠得住的口罩就成了最实用的个人防护方式”属于结论性语句,适合做尾句。句子意思表达连贯,符合行文逻辑。
因此,选择C选项。

无论你是否相信,纵观历史长河,暴力呈现下降趋势。我知道,此论必定遭到质疑、责备,甚至激起愤怒。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我们生活的时代仍然充满暴力,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更有媒 体推波助澜,有的媒体甚至把“见血的消息上头版”奉为信条。人类的头脑在估算事件概率时,总是避难就易地从回想案例和图像开始。与老人安然辞世的画面相比,残暴杀戮的场景更易令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而刻骨铭心。不论暴力死亡的比重有多小,它的绝对数都足以填满媒体的晚间新闻,让人们对暴力的印象与其实际分量完全脱节。
放大镜危险感也符合道德心理学。从来没有人会为了宣扬世界已经变得更美好而去招幕志愿者,传播好消息的人总是被告诫闭上嘴巴,以免诱发人们的自满情绪。传统上知识分子把批判社会中的不正义视为当仁不让的责任,受这种传统影响,知识界的大部分人不愿意承认,在文明、现代性和西方社会里还有些积级的好东西。也许,正是某种最初谴责暴力、推动暴力下降的道德力量,在暴力行为事实上已经减少的今天,反而制造了暴力永存的假象。暴力行为的下降,与对暴力容忍度的降低并行一致,人们态度的变化通常起着先导作用,按照人类历史上大规模暴行的标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注射死刑,偶发的流氓挑衅少数族裔的种族仇恨罪,都只能算是些小打小闹,但是,站在当代的道德制高点上俯视,我们看到的是人类竟然可以如此沉沦,却意识不到其实是我们的道德标准提高了。
面对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我只能用数字民、用收集的数据资料以及制成的图表来说服你们。我会解释数据的来源,尽力说明数据是如何采集的。我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在家庭内、在邻里中、在部族之间和其他武装割据之间,以及在主要民族和国家之间各个层面上都发生了暴力的消减。如果每一个层面上暴力历史的轨迹各有其特质,那么它们就应该各有专著论让我一再惊讶的是,回顾过去,世界上各个层面的暴力几乎呈现一致的下降趋势。这就有必要结集文献,寻找这些发展在何时、如何并为何出现了这些共性。
我希望能让人们相信,当很多不同形式的暴力都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很难说这是一种偶然,国在线南非要我们给出解释。暴力消减的历史很自然地可以演绎成一个首先的传奇--一场正义反抗邪恶的英勇奋战,但这不是我的出发点。我的方法是对历史的因缘进行广义的科学解释。我们可能会发现,道德领袖(主流道德的制定者和捍卫者)以及他们的活动对和平有着特殊的贡献。我们也可能发现一些更直接的原因,比如技术、政府、商业或知识等方面的变化对和平的作用。暴力下降不能被看作一个不可阻挡的、能将人类带往完美和平这一最终目标的进步,它只是基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人类群体行为的一组统计趋势。对此,它需要我们给出心理学和历史学的解释:人类心智是如何应对情势之变的。
今天,院线发行是中国电影总体扩张中最壮观的一面,但却仅仅专注于商业,这意味着它是“一条腿在走路”。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艺术电影院线体系,才能展示中国电影的所有丰富存在。没有艺术院线,艺术层面就是残缺的,整个电影工业也会被消弱。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 )

A.援引关于人类心智理论的研究成果
B.批驳道德领袖的偏狭观点
C.阐释实现和平之不可能
D.描述不同文明进程中暴力行径
答案:A
解析:
文章最后一段论述核心为“对此……给出心理学和历史学的解释”,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应与“心理学与历史学解释”相关,A项“援引关于人类心智理论的研究成果”与此话题一致,故本题选择A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