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宿迁沭阳县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试题(2)

发布时间:2020-10-10


关于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2020年江苏宿迁沭阳县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试题(无答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51题库考试学习网会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一、公共基础知识。根据题目要求 ,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6、我国经济已由(  ),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B、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水平发展阶段

C、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发展阶段

D、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7、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待和需要的深刻体悟,40年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这说明(  )。

1)改革开放决策依据于变化发展的社会存在

2)改革开放决策是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动力

3)改革开放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4)改革开放决策坚持了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A、(1)、(3

B、(1)、(4

C、(2)、(3

D、(2)、(4

8、扭住“精准”,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以期脱贫攻坚见其效、见长效,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这说明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要(  )。

1)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2)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并抓住问题的核心

3)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

4)充分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1)、(2

B、(2)、(3

C、(2)、(4

D、(3)、(4

9、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在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管理的同时,找到了一种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权利的特有民主形式,这一特有民主形式是(  )。

A、谈判民主

B、票决民主

C、协商民主

D、竞争性民主

10、下列关于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话题,说法正确的是(  )。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该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1)、(2)、(3

B、(1)、(2)、(4

C、(1)、(3)、(4

D、(2)、(3)、(4

以上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两个“必然结果”的共同之处有()。

A.经济条件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阶级基础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C.思想条件都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国际条件都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答案:B,C,D
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近代以来,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A项不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经济条件,故应排除。BCD项正确。

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则三项全部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多少种?( )

A.37
B.36
C.35
D.34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不合格的产品共有:8+10+9-7-1×2=18(种),则三项全部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52-18=34(种)。D项正确。

从所给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星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数量类题目。
题干图形中直角的个数分别为0、1、2、3、4,呈等差数列规律,问号处应填入一个有5个直角的图形。C选项符合,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校园文化建设

【背景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中,在校大学生的主题方阵获得不少关注与喝彩,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传递出的家国情怀和远大志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校园文化建设成就的缩影。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抓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落实好校园文化建设,发扬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多元化、多样态的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综合分析]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校园文化为青年人接受教育和个体成长提供了土壤和环境,不仅服务在校生成长成才,也将优秀文化的精神影响力延展到全社会,是当代中国的宝贵财富。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彰显主流精神、融合多元个性,将独特的文化气质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事业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新时代面对青年群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保持创新的激情和务实的作风,激发青年在校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励他们勇担时代重任,主动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对策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要有清晰的定位和思路。结合各个学校不同的发展历程、历史背景和学科特色,把时代精神和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教学中。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要主动运用新媒介新形式、积极占领网络舆论高地,营造出贴近青年生活、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形态。
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制度建设。教风学风建设不是大而化之的命题,而要从细节和小事做起。依靠制度规范校园生活,能更好实现以文化人的目的,更有力地增强青年群体的自律能力和自强意识。
要营造崇尚劳动、鼓励奉献的生活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宿舍和社区的管理,贡献自己的才智。提升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新论:培厚校园文化的土壤

答案: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