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磨炼,2020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真题练习(4.5)

发布时间:2020-09-18


关于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202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练习,下面一起来看看吧!51题库考试学习网会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66、某慈善组织号召企业向受暴雨袭击的某地区捐赠帐篷。某地区为表谢意向该组织询问是哪些企业进行了捐赠。经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

(1)四家企业都没有捐赠;

(2)丁企业没有捐赠;

(3)乙企业和丁企业至少有一家企业没有捐赠;

(4)四家企业中确有企业捐赠。后来得知上述四种情况两种为真,两种为假。

由此可以推出:

A.甲企业没有进行捐赠

B.乙企业进行了捐赠

C.丙企业没有进行捐赠

D.丁企业进行了捐赠

67、研究人员给一群实验用的小鼠提供相同的食物,这些小鼠中有部分小鼠的下丘脑部位有不可恢复的损伤,而另一些则没有。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下丘脑部位有损伤的小鼠出现了肥胖的症状。研究人员认为,下丘脑特定部位的损伤是导致小鼠肥胖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结论?

A.下丘脑部位未损伤的那些小鼠未出现肥胖的症状

B.已有相当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小鼠脑部损伤与肥胖之间的关系

C.研究人员发现,下丘脑部位损伤的小鼠患糖尿病的比例高于正常水平

D.下丘脑部位损伤的小鼠与食用高脂饮食导致肥胖的小鼠肥胖程度相当

68、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对被试进行了身体活动水平的调查,分析了他们平均每天坐着的时间。结果显示,每天坐的时间过长(超过5小时)与大脑内侧颞叶缩小密切相关,即使其他时间身体达到了很高的活动水平,也无法改变颞叶缩小的趋势。因此,久坐会对人的记忆力产生影响。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有些记忆力较差的人不常运动,更喜欢宅在家里

B.大部分帕金森患者出现记忆力的持续衰退和颞叶缩小的状况

C.大脑内侧颞叶区域包含海马回,而这一部位与记忆的形成有关

D.各年龄段群体中,久坐对年轻人记忆力的影响大于中老年人

69、早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由于记忆丧失,经常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中。近期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对患有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小白鼠大脑进行光感刺激能够帮其找回失去的记忆。他们指出,光感刺激有助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生活在日照时间长的地区的小白鼠比接受光感刺激的实验室小白鼠患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比例低

B.有些接受过光感刺激的小白鼠患上了早期阿尔茨海默症

C.如果终止光感刺激,患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小白鼠症状会加重

D.没有接受光感刺激的小白鼠患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比例较低

70、主流观点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双足行走的主要驱动力。几百万年前,非洲森林的面积开始缩减,草原面积大量增长。在树木很少的环境中,双足行走的意义很明显:站起来,能让人类祖先的视线越过生长丰茂的草,看到捕食者和猎物。因此,草原面积大量增长使得最善于站立的祖先更有可能存活,他们的基因得以传承下来。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人类祖先从四腿行走到双足行走的过程中,多处身体结构发生了转变

B.在发现早期双足行走人类化石的区域,还发现了大量同时代的森林动植物化石

C.新生儿表现出一些人类祖先曾经在树上居住的迹象

D.早期人类的膝关节与现代人类的膝关节惊人的相似

以上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 )。

A: 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
B: 公文的时效
C: 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
D: 公文的体例格式
答案:A,C
解析:
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
一是制发机关地位的高低和职权范围的大小,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
来自它的制发机关的权威和合法地位;
二是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公文的法定效力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被称为公文的时效,
它与公文法定效力的大小无关。
公文的体例格式指公文的种类、名称、格式以及办理程序等,
这些也与公文的法定效力无关。故选AC。

与企业相比,事业团体的特点是非营利性;与政府机关相比,事业团体的特点是权威性。

答案:错
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这里所说的事业团体,实际上是指国家事业单位和社会群众团体两类性质的组织。事业单位是需要国家提
供资金为社会服务的各种专门机构,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研究机构、文艺团体、体育单位等等。社会团体 组织指具有共同利益或背景的人们自愿结合起来而形成的,非营利性的群众组织,如各种学术团体、业余爱好 者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组织、行业组织、残疾人组织等等。
事业团体的目标是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根本宗旨,以公益性或互益性为自己的主要手 段。因此与企业相比,事业团体的突出特点就是非营利性,与政府机关相比,事业团体的主要特点是非权威性。

材料一
C市急救指挥中心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下设的事业单位,承担全市社会急救医疗的组织协调、调度指挥、应急处置和急救培训任务,中心下设综合办公室,信息调度科等6个科室,综合办公室负责中心的文秘、信访、接待、档案管理、对外宣传、安全保卫,与全市应急联动系统和急救网络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工作。信息调度科负责120报警电话受理、急救车辆与急救人员安排、110指挥中心转办的社会紧急救助服务、区县二级指挥平台业务指导、院前急救统计、通信网络信息管理等工作。科内成员包括科长赵雪梅、副科长李明、科长助理夏至及28名调度员,科内女性成员占90%以上。

材料二
长期以来,C市急救指挥中心工作繁忙,每天接听的电话总数达三千多个。调度员满负荷工作,高度紧张,压力很大,每天还会接到一些误拨电话和骚扰电话,工作节奏被严重干扰。尽管如此,调度员们有时还会被投诉,投诉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不佳”“救护车到达不及时”“反复确认信息,耽误救助时间”“不按求助者的要求送患者去指定的医院”等方面。因此,部分调度员出现了急躁、抑郁等负面情绪,有的还产生了辞职的想法。为此,中心请来心理咨询结构为调度员们进行疏解。以下是心理咨询师对部分调度员的访谈记录:
甲:太累了!神经一直绷着,像上了发条。坐在电脑前,右手始终不敢离开鼠标,电话铃声一响,立马就说“120-xx号,请讲”。虽然有“微急救”公众号,但是大家还是习惯电话求助,我每天要接一百个电话。我不是本地人,有的求助者说的方言听不懂,描述的症状也五花八门,总是担心自己的判断不准确。压力真的好大,感觉已经吃不消了。
乙:工作太忙、没有规律、根本顾不上家,更没有什么节假日。我干这行已经三年了,一日三餐都不正常,经常胃疼、腰疼、手腕疼、嗓子哑更是常事。我们做调度员的,80%以上都有咽炎。我本来是个路盲,地名地形对我来说就是天书,以前一接电话,听人说东南西北就发懵,现在好多了,C市地图已经“印”在我脑子里了,为此我可没少下功夫。
丙:我们中心大厅墙上有“生命相托,分秒把握”八个大字。领导们也一直强调我们岗位的特殊性,别人的工作可以等一等、放一放,可我们这是救命活儿。有些人觉得干我们这行久了,就看淡了生死,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要是没救助成功,我就总觉得是自己没尽到责,过不去自己的心理关,下班回家了心情都不好。
丁:经常一接到电话,什么都没来得及问,对方就催我们派车,还说来晚了就要投诉。有时候还要挨顿骂,但我们也只能忍着。求助者总希望一打电话救护车就能马上到,这种心情我们很理解,但事实上不可能啊。120急救有时是“一阵儿活”,赶上任务扎堆了,用车就会很紧张。再说从接单到派车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路上还可能会堵车,我们也只能干着急。
戊:有次上晚班,电话一接通,对方就急促地连喊“快点,快点过来!有人倒地上了。”我问地址时,对方说“火车站”,当我问是哪个火车站时,他愤怒地质问“火车站你都不知道,是不是C市人啊?你这种素质,怎么干活的?”有时求助者描述的地方大概在哪我们知道,但就是不能问他“是不是在XX地”,因为求助者在慌张的情况下,很容易下意识地说“是”。我们会尽量引导求助者描述准确位置,但却被误解为耽误时间,有时还会被投诉。我们组陈冬那么认真尽职,因为一句话就被投诉了,这样谁不委屈啊!
已:很多求助者打电话时情绪很激动,加上慌乱紧张,不敢实施任何急救,可有些疾病的最佳抢救时间就是这几分钟啊!有次我试图指导一位男士对他母亲进行心肺复苏,他却吼道:“你就是个接电话的,说那么多干嘛,赶快派车啊!我又不是医生,我哪儿会啊!”然后就挂了电话。其实我已经派车了,但还想抢时间,对他进行施救指导,可惜他不听,结果老太太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去世了……
庚:电话再多我也不烦,工作再累我也不怨,但最讨厌那些乱打电话的人。经常有小孩打电话来,接通就咯咯地笑,家长也不管管。有的电话问保健知识,有的求安慰,还有让给送药的,不给送就骂。什么开车撞到狗啦、夫妻吵架啦都不算稀奇,更夸张的是有的人喝醉酒打来电话说一些污言秽语。有时候我接了上百个电话,近一半都与急救无关。给我们增添麻烦事小,挤占了生命通道才事大,就没办法治治他们么?
辛:有时候救护车到了,却联系不上救助者,有时候人倒是找着了,可人家又不要车了。有位老太太半年内打了一百多次电话,我们派的车,大多数时候她都不上。明知道很可能跑空,可又不敢不派,她有高血压、心脏病,又是独居,万一出事了呢?出车的同事抱怨我们不仔细甄别,可电话里哪知道真假啊!另外,调度原则是就近就急,我们会根据所在位置、患者病情和医疗资源状况等因素来安排接诊医院,但有些人只愿去三甲医院,或者自己想去的医院,拒绝接受安排,还以为我们有什么猫腻。

材料三
2018年3月29日清晨,小吴突发腹部绞痛,室友小傅通过C市“微急救”微信公众号的“帮他人呼救”功能,替小吴“一键呼救”了120热线。C市急救指挥中心电脑显示屏上立刻出现了救助者的地址、呼救原因和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调度员用最短的时间与小傅核实报警信息后,立即调派了距其最近的医院出诊。8分钟后,医护人员随救护车到达了小吴的住处,将他接到医院进行诊治,实施了手术治疗,小吴得到了成功救治。
这是C市急救指挥中心“微急救”公众号上线后,接到的第一例市民微信报警。“微急救”公众号具备“精准定位一键报警”“急救微课健康指导”“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点位一键导航”“车辆甄别规范服务”“在线支付”五大功能,可以实现“为本人呼救”“为亲友呼救”“为他人呼救”三种呼救模式,保障各种情况下的求助者都能得到周到的服务。“微急救”的上线旨在完善C市院前急救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急救服务。但“微急救”上线以来,实际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目前C市“微急救”公众号的关注人数仅为7610人,进行求助的只有11人次。为此,急救指挥中心要求信息调度科调研“微急救”使用率低的原因。以下是信息调度科通过街头访问获得的部分信息:
白小姐(20岁):“微急救”?不太清楚啊,网上没见过介绍啊。不过我觉得这离我有点远哎,我用不着120。
关女士(年龄不愿透露):急救这么专业的事儿,在微信上能学到什么啊?有没有效果也不知道,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儿啊!
李女士(52岁):前段时间倒是在电视上看到过,但我儿子说得在微信上注册,还要把住址、电话、健康状况什么的都写上,那多不安全啊!我最怕那些卖保健品的给我打骚扰电话了。
陈先生(35岁):“微急救”刚推出时我就关注了,但一直没用过。如果我用“为他人呼救”功能帮别人呼叫,结果他们拒不缴费,会不会让我付费,或者影响我的信用记录?
王女士(40多岁):我可不敢用微信叫120,听不到声音,哪知道人家真的派车没有,万一耽误了可不得了!
孙先生(55岁):好像在报纸上看到过这事,但听说那个“一键定位”不能准确定位到病人家,再说要是我预留的地址和发病的地址不一致,派急救车时会不会搞错啊?
张小姐(24岁):我之前看到过报道,说“微急救”的后台技术支持不是很稳定,尤其是她预计的到达时间不准!而且我想了解的一些急救知识,上去看了下,也没找到。
周女士(68岁):我的老年机能安装吗?别的手机我也不会用啊,打电话不是挺好的吗?以后是不是没有120电话啦?那可太不方便了!
蒋先生(42岁):“微急救”是个平台吗?谁负责管理?万一我们的信息泄露了,谁来负责?

材料四
2018年12月10日23时31分,调度员陈冬接到一通求助电话。
“赶紧派救护车来,我太难受了,要晕倒啦。”求助者说完这句话,电话就挂掉了。陈冬赶紧回拨电话,询问对方:“您的详细地址是哪里?”
求助者声音虚弱:“我在家里……快派车来吧……”
“您家的具体地址在哪里?”
“温馨家园5号楼501!”
“附近有明显标志物吗?”
“电视塔旁边。”
陈冬一边在地图上查找,一边调度车辆,填写120急救单。
“好的,您哪里不舒服?”
“我头晕,站不起来,还特别想吐。”
陈冬进一步询问原因,求助者说:“我在洗澡,突然就不舒服了。”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陈冬敏锐地判断可能是煤气中毒了,她追问说:“您开窗了吗?”
“没有,太冷了,窗都关着呢。”
“您还能动吗?”陈冬问。
求助者表示勉强能动,陈冬立刻告诉他:“请马上把窗打开,把头伸到窗外!您很快会听到救护车的声音。听到声音之后再挂电话。”
求助者嘟囔了一句:“啊?天这么冷!”
陈冬着急地说:“您赶紧的啊,别怕冷啦,还要不要命了!另外赶紧把门打开!”
“啊?这么冷的天,还要开窗开门?”
陈冬想让求助者在失去意识之前赶紧自救,于是提高声调说:“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怕冷,这种情况死亡率很高的!”
“哦,好吧……”
一周后,中心综合办公室接到市民郭先生的投诉,反映有调度员接电话时态度不好,语气生硬,还说出了“死亡率很高”之类的话,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要求处分调度员。综合办公室对郭先生反映的情况进行了核实,确认是陈冬接听了电话,根据当时的情况和相关规定,作出了不予处分的决定,但要求信息调度科妥善处理此事,建议科里与投诉者沟通,由陈冬向其道歉,并于五个工作日内向综合办公室反馈该事件的后续进展。
信息调度科科长助理夏至负责处理这件事情,当夏至将处理意见告诉陈冬后,陈冬情绪激动,表示不能接受。“我不道歉!救人怎么还救出错了?我加重语气完全是为了他好啊,希望他引起重视,再说冬季煤气中毒的死亡率高也是事实,又不是故意吓唬他,磨磨唧唧不抓紧时间自救可能连命都没啦!”
陈冬的事情很快在科里传开了,大家对此事意见不一。有人认为道个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何必让投诉者揪着这个事情不放,到时候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但大部分人认为陈冬没有错,院前急救指导是调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求助者不配合,调度员就无法开展这项工作。调度员的语气坚定,是帮助求助者稳定情绪,跟态度不好完全是两回事。甚至还有些人认为这样的处理完全就是息事宁人、委曲求全,调度工作本来压力就大,还经常受委屈,外人可以不理解,自己人不能心里没数,让陈冬去道歉的做法,实在太让人寒心了。
这起投诉事件对信息调度员们的情绪影响很大,科里这几天士气低落,工作氛围比较差,夏至对目前的状况有些担心。

材料五
近日,C市急救指挥中心信息调度科被授予省级“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巾帼文明岗”是以妇女为主体,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岗位上创建的体现高度职业文明,创造一流工作业绩的城乡一线妇女集体。省文明办、省妇联将于下个月联合召开全省“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C市急救指挥中心被选为发言单位。为准备发言材料,夏至搜集整理了如下材料:




三、2018年工作记录摘录:
(一)科长赵雪梅
110联动工作月报会:
科里加强了对调度员的教育和培训,持续改进联动出诊流程,今年响应率达到100%。110社会紧急救助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表扬了我们。
最近工作安排:
1.在周例会上强调两件事:一是调度员团队建设方案得到中心领导认可,加强以老带新的团队建设,注重开展结合女职工特点的团建活动;二是进一步强调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2.开展先进事迹宣讲活动(第9次)。邀请急救系统先进典型进行宣讲。
3.开展典型调度案例分析会,要求全员参与。调动大家学习案例的积极性,尽快把典型案例发下去,让大家提前学习准备。
4.组织理论学习。安排两次理论学习会,学理论的劲头不能降低。
加紧落实:
在全省急救指挥中心信息调度经验交流会上,我们的制度体系获得高度认可。省卫健委领导要求我们尽快形成制度汇编,供其他兄弟单位参考。目前已成熟的制度文件包括:《调度员交接班制度》《调度员绩效面谈管理办法》《调度员110联动网络派单任务受理操作规范》;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制度文件包括:《信息调度科日常120受理规范及考核细则》《调度员培训日常管理办法》;需要制度的文件还有:《信息调度课学习型组织管理办法》。
一点感想:
1.风灾期间,马大姐等6名女同志主动要求加班,连续加了二十多天班,这个很不容易。科里对她们进行了表扬,将她们树立为先进典型,并号召大家向她们学习,在先锋模范的感召下,科里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其他同志也都一个顶俩,加班加点,没有怨言。
2.我们科以女同志为主,为展示当代女职工蓬勃向上、乐观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心要求我们开展升级“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我觉得我们确实有这个实力,这么优秀的团队,就应该好好宣传。下一步我们要将创建工作与日常调度工作结合起来,经常性地组织业务探讨,落实岗位职责,规范岗位行为,倡导职业文明。
(二)副科长李明
汇报工作:
这次去W市学习收获很多,特别是33种紧急病情的电话指导施救规范用语,这个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次出去学习,我们团队学习热情高,授课老师很满意。
与急救培训科进行协调,今年要在全省120调度岗位技能培训中加上电话指导施救的培训内容,持续提升电话施救能力。
下一步要继续强化调度员电话问诊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调度员的业务水平。
最近很多人都没有调休了,大部分调度员已经疲于应对,有些甚至出现了倦怠情绪,这样下去要出问题,需要和中心沟通一下,要加强人员的调配工作。
几个重要的问题:
典型调度案例分析会上,让张丹介绍在求助者位置表述不清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处理,最好是让大家商量出来一个模版。
特别强调:调度救护车的时候,一定要向随车医护人员说明救助者的病情状态。
实战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下周例会上进行讨论,这次雨佳他们几个表现其实挺好的,响应及时、服务到位,要给予表扬。
几点感想:
这几年急救模式变化很大,但因为培训到位,科里的工作过渡得很顺利,较好地实现了生命急救目标。
我们科工作性质特殊,肩负着抢救危急生命、护佑市民健康的重任,被误解、被埋怨也在所难免。我们这些调度员充分发扬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隐忍大度、顾全大局,凭借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细致,抢救了一条又一条的生命。
(三)科长助理夏至
今天,张丹接到一个6岁孩子拨打的电话,说他爷爷病重,但语无伦次,讲不清楚病情和地址。张丹一遍安慰孩子,一边引导他,及时进行了救助。这孩子可能是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电话求助者,他家地方又不好找,张丹能够询问出来,确实将女同志耐心细致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也体现出扎实的业务功底,不愧为我们的“服务明星”。她入职才两年,但是对调度工作非常热爱,积极向同事们学习急救专业知识和调度技能。尤其是在城区地理方面,下来很多苦功夫,不仅把街区图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自己也徒步走街串巷,深入了解街道、社区的具体分布,成了“活地图”。这个月的绩效面谈会上要好好表扬一下她。
最近,中心举行了公众开放日活动。参加活动的市民参观了调度指挥中心大厅,了解了呼救派车的整个流程,掌握了正确拨打120的方法和呼救后需采取的正确做法等。我主讲了“急救在您身边”的讲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观者李大姐说,以前大家对120急救不太了解,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不仅了解了120急救工作的酸甜苦辣,还学习到很多急救知识,掌握了不少急救技能。
(四)工会委员刘丽
我们的同志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与扶贫对象村的2名贫困学生、3位孤寡老人结成了对子;参加中心扶贫帮困活动4次;义务献血10人次;开展各类捐款活动,金额总计6580元。
关爱女性职工,组织一年一次的妇科体检;对患病职工进行走访慰问;充分结合女性职工多的特点,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

假如你是C市急救指挥中心信息调度科科长助理夏至,请根据背景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一、材料二中的访谈记录反映出C市急救调度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请就此提出改进建议。(30分)要求:建议具体、可行,针对性强。字数在250字以内。

答案:
解析:
1.加强管理:招聘人员,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安抚员工情绪,加强心理疏导;为员工安排定期体检,免费提供常用药物;培训员工掌握本地方言和地图,了解疾病诊断的基本知识;完善激励制度,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予以表彰。
2.扩大宣传:向群众说明“微急救”公众号的使用方法,帮助群众了解求助程序和工作机制;开展活动,向群众传授急救技能;普及法律知识,告诉群众乱打电话的危害。
3.严格监督: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对行为不当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对于频繁拨打骚扰电话的个人,向公安部门举报。

马某计划用银行贷款方式从某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一辆车,9月3日双方签订了购买合同,9月9日办好了银行贷款手续,9月12日提走了新车,9月18日到车辆管理部门进行了登记。汽车的所有权何时转移给马某?()

A.9月3日
B.9月9日
C.9月12日
D.9月18日
答案:C
解析:
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不动产所有权变更需要办理登记,动产所有权变更需要交付,动产交付是指将动产的占有移转给受让人的法律事实。汽车属于动产,故提走新车代表所有权转移。故答案选C。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