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练(2020-07-22)

发布时间:2020-07-22


小伙伴们,今天跟着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一起来了解一下202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每日一练,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热点练习题:重视人才 要以用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人才,多次指出要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比如,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就是告诉我们要在全社会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虚位以待,为他们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题目:有人说对人才的重视最重要的是要让人才发挥最大的作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都是有限资源,惟有人力资源,才是永不枯竭的,谁掌握了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谁就能永续发展、长盛不衰。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第一位的智力战略资源。但是科学人才观的核心应是“以用为本”。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对人才的真正爱护。

【从人才战略意义出发,随后承接指出人才观的核心是人尽其用。】

翻看历史,恰当使用人才安邦定国的例子比比皆是,根据人才特长科学使用人才,人尽其用的重要性一次次得到验证,比如在著名的“楚汉相争”典故中,已成霸业的刘邦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我不如张良;筹集粮草,保证运输顺畅,我不如萧何;挥师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但是因为我能够发掘他们,得到他们,重用他们,所以才能以弱胜强,得到胜利,得人才则兴,失人才则衰。”

【承接上文,用正面事例论证观点,即: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是广纳人才,科学使用人才。】

然而在当前我们在人才使用上还有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和部门“重拥有、轻使用”。比如,不惜重金大量引进高端人才,但同时又不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不能营造让人才施展才能的环境,“求才若渴”更多地成为“面子工程”、引进的人才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另一种是“学而优则仕”。有的地方,把“官帽”作为对人才的最大奖赏,热衷于将成果卓著的专业技术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以示对人才的重视,结果造成技术精英在官场扎堆,导致大量人才荒芫。

【指出现代社会在人才使用上存在的两种问题,没有让人尽其用。属于问题分析,跟上文的正面事例形成了对比,并且古今对比,比较别致。】

把人才尤其是高端尖子人才束之高阁或使用不当,是人才工作的懒政、庸政行为,这不是对人才的爱护,而是对人才的浪费。关心爱护人才,科学使用人才首先要教育、引导和动员全社会都关心人才发展,形成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其次要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提供宽松环境,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注重发挥其特点和特长。最后还要形成开放的视角,鼓励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流动到更能发挥作用的行业、领域、地方,使人才成为全社会共享的资源。

【提出对策。其中第一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策针对问题提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了人才,这种真正尊重人才的态度终成大业。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我们要不仅要构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凝聚人才,用良好的待遇来吸引人才,更要用真挚的感情来留住人才,爱才有方、用才有道,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

【结尾引用周公用人事例再一次论证主题,并引用习总书记的名言,升华主题。】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对各位有所帮助,预祝各位取得满意的成绩,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敦煌研究院将与外部机构进一步合作,开展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修复,为这个文化宝藏的永续保存探讨更多可能性。保护和修复也为了更好地传播,依托数字化,“数字敦煌”资源库在2016年上线。资源库第一期的30个经典石窟,跨越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多个时期,其中绝大多数石窟都是未对游客开放的,全球网友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免费360度漫游洞窟,足不出户便能近距离感受千年的文化。千年敦煌石窟,正借助科技的手段,________________,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虚拟世界代替现实场景
B.力求重建用户沉浸式体验
C.促进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D.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上下文语境。横线前文指出资源库跨越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多个时期,强调突破了时间限制。而大多数石窟未对游客开放,全球网友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免费漫游洞窟,强调突破了空间限制。横线所在句子的主语为“千年敦煌石窟”,说明所填内容应表示敦煌石窟所发生的借助科技突破时空限制的新变化。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代替”过于绝对,文中并未提及敦煌石窟全部采用线上观看的形式,B项“沉浸式体验”无中生有,C项“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应是“科技”,而不是“敦煌石窟”,与前文不搭,故排除A、B、C项。D项表示敦煌石窟“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与前文照应,符合文意。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规定:如果有人在国外看见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垫钱将其赎回,然后回国报销。孔子的一位弟子就在国外垫钱解救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并且坚持不报销,以示“义”的决心与真诚。孔子知道后非但没有表扬这个弟子,反而批评了他,认为这样的行为将阻碍更多的奴隶被解救。因为以后鲁国人如垫钱救人,报销吧不好意思,不报销则蒙受经济损失,两难之下最终可能放弃救人。而孔子的另一位弟子,下水救人,被人赏赐了一头牛,他高兴地接受了。孔子大加赞赏。这两则故事生动的表明( )

A. 道德践行者应得到回报和关爱
B. “善有善报”、“好人有好报”
C. 对道德模范的奖励,有助于道德的弘扬
D. 朴实的民间俗语,包含了人们朴素的道德观
答案:C
解析:
孔子对第一个弟子的批评和对第二个弟子的行赞赏,意在说明“救人”本身不仅仅是一项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道德模范,这种道德模范可能为他人“救人”起到表率作用。故答案为C。

如今,我们的时代在知识方面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在智慧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的观点。我们暂且搁下“何为智慧”这样的本质问题,鉴于各类技术员所需的专门知识的范围和复杂程度,这种能力变得比过去更难具备。而知识如果不与智慧同在,对知识的追求就能变得有危害性。知识和技能的每一次增长,都使智慧变得更为必要,因为每一次这样的增长,都会扩大我们实现目的的能力。如果我们的目的不明智,就会扩大我们制造邪恶的能力。作者想通过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

A.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比过去更难获得智慧
B.如果知识不与智慧同步增长,对知识的追求就可能变得有危害性
C.我们的时代在知识方面远远超过过去所有时代,在智慧方面却没有超过
D.知识飞速增长的今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智慧,而未来世界比当今世界更需要智慧
答案:B
解析:
A项偷换概念,“这种能力变得比过去更难具备”中“这种能力”不等同于“智慧”;C项,原文说智慧“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是与知识比较而言,选项说成了与过去时代的智慧比较;D项后半句在文中没有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相传约在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古北印度迦吡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释迦牟尼________了佛教。那个年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________不安、新旧思想________和宗教生活盛行的时代。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发明 动荡 出现
B.发明 变迁 交替
C.创立 变迁 出现
D.创立 动荡 交替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由“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可知,该空应该体现“不安宁”。B项和C项“变迁”指事物的变化转移,没有不安宁的含义,排除B项和C项。A项和D项“动荡”指情况或局势不安定,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填入的词应与“新旧思想”搭配。A项“出现”指显露出来,“新旧思想”不能同时显露,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D项“交替”指轮流替换,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创立了佛教”搭配恰当,符合语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