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2020-07-20)

发布时间:2020-07-20


小伙伴们,跟着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一起来了解一下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1、缺乏必要的试错机制,很多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对改革创新都心存____情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导致改革创新动力普遍不足。以此来看,____“改革失败”的责任,创造一个宽容的创新环境,才能让更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甩开膀子”谋改革、搞创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畏难 豁免 B.紧张 宽恕

C.侥幸 淡化 D.抵触 忽略

2、尽管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但却迫在眉睫,不容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一定要以环境的 能力为基础;另一方面,环境保护 _____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推脱 承受 抑制B.推脱 承载 制约

C.推托 承受 抑制D.推托 承载 制约

3、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智能制造也_________。智能制造就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_________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水到渠成 融汇 B.水涨船高 应用

C.一日千里 渗透 D.应运而生 贯穿

4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11日揭晓,________文坛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奖,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一时间,他的作品________,网上书城的存货被一扫而空,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热潮,莫言很________,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蜚声 洛阳纸贵 不以为意

B.闻名 有口皆碑 兴味索然

5、文学评论中,对形式的模仿与内容的抄袭,不应________;对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创作,不可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B.等量齐观 混为一谈

C.混为一谈 同日而语 D.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6、社会性的焦虑特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它是一种________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它不会轻易消退,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人们所焦虑的对象或有不同,但在其性质和内容上又存在着一些共性,就如贫困者忧虑自己生存缺乏保障,而富有者也可能忧虑自己财产缺乏保障,两者虽然不可________,而忧虑则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有 混为一谈 B.广泛 等量齐观

C.普遍 相提并论 D.固有 同日而语

参考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中的含义侧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导致改革创新动力普遍不足”与第一空形成解释说明的关系,意思是因为怕犯错而不敢创新。侥幸指企求非分(可以理解为企求不属于自己的);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由“动力不足”可知没有企求不属于自己的或者意外成功或免除灾害的意思,由此可以排除掉C项。第二空搭配责任,“宽恕”常与“错误”“罪过”等搭配,与“责任”搭配不当,排除B;忽略责任这种搭配也不符合题意,“改革失败”的责任可以不予追究,免除处罚,而不是忽略(疏忽,不在意;没注意到),排除D。故答案选A

2、【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中的含义侧重。第一空,“推脱”的意思是推卸、推辞,主要指摆脱、开脱责任、问题、事情等,使与己无关;“推托”的意思是借故拒绝,即不直接加以拒绝,而是婉言拒绝。环境保护是人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故选“推脱”合适,排除 CD。第二空,“环境承载能力”是固定用法,排除 A。故本题选 B。而抑制主观上去压制它;制约强调的是一种控制,约束,一般用于双方之间互相制约,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第三空的这里表示环境保护对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起到一种约束,填在这里也合适。

3、【解析】第一步,第一空,前文提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智能制造也……”,根据语境,文段意思是智能制造伴随着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而产生。“应运而生”指随着某种形势(适应时机)而产生,符合语境。“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文段并没有论述智能制造成功与否,不符合语境。“水涨船高”指的是事物随着它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文中没有“提高”的意思,不符合语境。“一日千里”指的是进步或发展的极快,文中并无发展速度的论述,不符合语境。锁定答案为D项。

4、【解析】A。此题在描述的事莫言获奖后,作品受到大家的抢购,莫言对此不是很看重。第二个空主要描述的是大家抢购的场面,因此洛阳纸贵更符合要求,而有口皆碑更强调大家对作品的称赞。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5C。解析:第一空,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是不同的,一个可取一个不可取,二者也是有清晰的分界,所以不要把二者弄混,填“混为一谈”。第二空,早期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和时间有关系,只能填“同日而语”。那么答案自然可以锁定C项。

6B。解析:第一空联系前后句意思,不特属于某些社会,而是弥漫于不同的阶层,是强调范围广,“广泛”“普遍”合适。第二空说明的是同是忧虑但是忧虑的内容是不同的,要填表示二者不同的词语,“等量齐观”意思合适。贫困者和富有者都有忧虑,可见是同样的话题,是同等的,并非不能一块谈论的问题,故“相提并论”并不合适。所以锁定B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对各位有所帮助,预祝各位取得满意的成绩,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保险密度即表示的是人均保费,那么河南的人口数量约为:

A. 10456万人
B. 9941万人
C. 12417万人
D. 9768万人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9768×10000(人)=9768(万人)。故答案为D。

小明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说谎话,丽丽在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说谎话;此外的日子里,他们都讲真话,青青忘了今天是星期几,他问小明,小明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她又问丽丽,丽丽也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由此可以推断今天是()

A. 星期一
B. 星期四
C. 星期六
D. 星期天
答案:B
解析:
运用假设法。假设惊天是周一,小明说假话夏利说真话,那么昨天是周日,小明和小丽都应该说真话,因此小明应该说“昨天我活的是假话”而小丽应该说“昨天我说的是真话”,与题干中的话矛盾,故今天不是周一;同理可以推出今天不是星期六和星期日,将星期四代入,小明说真话,小丽说假话,昨天是周三,小明说假话,小丽桌真话,那么小明应该说“昨天我说假话”,小丽由于今天说假话,也应该说“我昨天说假话”、故答案为B。

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曾提出这样的思考:我们培养出来的青年人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这所学校?是选择自己更好的生活,还是更好地为公众服务?150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仍然可以 当下。这位校长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学校的纪念碑上, 选择后者的毕业生的名字。今天,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作出了这样的人生抉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叩问 雕刻
B. 质问 铭刻
C. 拷问 镌刻
D. 追问 铭记
答案:C
解析:
“镌刻”即“雕刻”之意;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文中语境信息强调“学校的纪念碑上”,镌刻、雕刻符合文段语境。“叩问”指打听;询问之意,与语境“当下”不符,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逻辑填空题目要综合各个空,不是某一个符合了就是正确答案。


2007年与2001年相比,小学四项达标率增幅最小的是( )。

A.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B.音乐器械配备
C.美术器械配备
D.数学自然实验仪器配备
答案:D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