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1-24


2022年药学职称考试即将开始,考友们,大家是如何复习的呢?关于“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都有哪些?”是药学职称考试会涉及的重要知识点,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及时巩固,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分享如下,一起来看看吧!

(一)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进入毛细血管,转移至体循环。这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药物通过角质层经皮吸收的全过程有:

1、制剂中的药物向角质层转移;

2、药物在角质层扩散;

3、由角质层向下层组织转移;

4、在生长表皮和真皮中扩散;

5、被真皮上部的毛细血管吸收;

6、向体循环转移。在整个渗透过程中含有类脂质的角质层起主要的屏障作用。因此,药物的脂溶性越高越易透过皮肤。

(二)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吸收。毛囊、汗腺和皮脂腺总面积小于皮肤总表面积的1%,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途径,但对于离子型药物及水溶性大分子,由于在角质层中的透过速率很慢,难以通过含有类脂质的角质层,因此对这些物质来说附属器官是主要的吸收途径。经皮离子导入过程中,皮肤附属器是离子型药物透过皮肤吸收的主要通道。

(三)常见药源性疾病发生原因

1.患者的因素:年龄因素、性别因素、遗传因素、基础疾病因素、过敏反应、不良生活方式。

2.药物因素

(1)与药理作用有关的因素:其中包括药品的副作用;药物本身的作用;药品的毒性反应;药品的继发反应;药品的后遗效应;药品的致癌作用;药品的致畸作用及药品的致突变作用等,都可引起药源性疾病。

(2)药物相互作用因素:包括药物配伍变化;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及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其中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又从影响药物吸收,影响药物分布;影响药物的代谢及影响药物的排泄四个方面,都可引起药源性的疾病。

(3)药物制剂因素:包括药品赋形剂、溶剂、稳定剂或染色剂等因素导致的药源性疾病;药物分解产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及污染物、异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

(4)药物使用因素:药物性损害尚与药物使用不当有关,如用量过大,疗程过长,滴注速度过快,用药途径错误,配伍不当,重复用药,忽视用药注意事项和禁忌证等均可诱发药物性损害。引起药物源性疾病的因素很多,有时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所致。

好了,以上就是今日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每天学会一个小知识,考试就多一分把握!最后,51题库考试学习网祝大家生活愉快!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药学职称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质粒是独立存在于多种

A、细菌内能自主复制的染色体以外的双股环状DNA

B、真菌内能自主复制的染色体以外的双股环状DNA

C、细菌内能自主复制的染色体以外的单股环状DNA

D、病毒内能自主复制的染色体以外的双股环状DNA

E、细菌内能自主复制的染色体以外的双股环状RNA

参考答案:A

常用的可生物降解骨架材料是( )

A.MC

B.HMPC

C.单硬脂酸甘油酯

D.壳聚糖

E.聚硅氧烷

正确答案:D

DPPC制备脂质体为

A.被动靶向

B.主动靶向

C.磁靶向

D.热敏靶向

E.pH敏感靶向

参考答案:E

患者取药时,药师进行用药指导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

A.知道拿到的药品名称

B.知道拿到的药品治什么病

C.确定拿到的是正确的药品

D.真正明白正确服用所取药品的方法

E.知道拿到的药品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D
患者真正明白正确服用所取药品的方法是确保诊疗有效的关键措施,是药师进行用药指导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