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拟试题(2021-07-13)

发布时间:2021-07-13


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此为( )。【单选题】

A.促脉

B.结脉

C.代脉

D.动脉

E.濡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促、结、代脉的鉴别。促脉、结脉、代脉都属于节律不整而有歇止的脉象,这是三者共同之处。但结脉、促脉都是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律的间歇,歇止的时间较长,这是结促脉与代脉的不同之处。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迟而歇止,促脉则数而歇止。

2、“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单选题】

A.实寒证

B.实热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E.亡阴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阴阳学说临床应用的理解和运用。阴偏衰产生的是“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

3、两侧头痛者,属于( )。【单选题】

A.太阳经头痛

B.少阳经头痛

C.阳明经头痛

D.厥阴经头痛

E.少阴经头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凡头痛之在于经脉者,可根据经络的分布,以确定其病位之所在。如头侧痛属少阳经。

4、三根中为生命活动动力的支配者是( )。【单选题】

A.赫依

B.希日

C.巴达干

D.血

E.皇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蒙医用三根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赫依”为中性,是生命活动动力的支配者;“希日”属火,为机体阳或热能的基物;“巴达干”属土和水,为机体阴或寒性的基物。

5、胁肋胀痛,厌食口苦,舌红苔黄腻。诊断为( )。【单选题】

A.脾胃湿热证

B.胆郁痰扰证

C.少阳病证

D.肝胆湿热证

E.肝气郁结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常见胁肋满闷疼痛、黄疸、小便短赤,或小便黄而浑浊,或带下色黄腥臭,外阴瘙痒,或睾丸肿痛、红肿灼热,舌苔黄腻、脉弦数。一般以胁肋胀痛、身目发黄或阴部瘙痒、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6、因易泛油引起走失香气而需置阴凉干燥处贮存的饮片是( )。【单选题】

A.山药

B.苦参

C.半夏

D.当归

E.黄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和饮片,如薄荷、当归、川芎、荆齐等,贮藏时室温不可太高,否则容易走失香气或泛油,应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7、在药品批准文号中,字母Z表示( )。【单选题】

A.生物制品

B.中药

C.化学药品

D.体外化学诊断试剂

E.进口药品分包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准字+丨位字母+8位数字。其中字母的规律是:化学药品使用字母“H”,中药使用字母“Z”,保健药品使用字母“B”,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体外化学诊断试剂使用字母“T”,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进口分包装药品使用字母“J”。

8、郁金不能配用的是( )。【单选题】

A.朴硝

B.丁香

C.川乌

D.芒硝

E.水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药“十九畏”内容。硫黄畏朴硝(包括芒硝、玄明粉),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牵牛子(包括黑丑、白丑),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川乌(包括附子)、草乌畏犀角,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9、该患者应辨证为( )。【单选题】

A.气滞血瘀

B.阴寒内盛

C.阳虚内寒

D.肾阳不足

E.脾胃虚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患者症状经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应辨为气滞血瘀证。

10、属于逆治法的有( )。【多选题】

A.通因通用

B.寒因寒用

C.热者寒之

D.虚则补之

E.实则泻之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医正治法的掌握。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和实则泻之,都属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治疗原则,是正治法,又称为“逆治”。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执业中药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黄土汤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

A、熟地黄

B、附子

C、生地黄

D、白术

E、阿胶

参考答案:A

疮疡已成脓为( )

A.高肿灼手,根盘紧束

B.按之固定,坚硬而热不甚

C.按之肿硬而不热,根盘平塌漫肿

D.按之陷而不起

E.按之边硬顶软,有波动感

正确答案:E

关于冷藏养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低温-10~10℃的条件下贮存药材

B、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宜烘干药材的生虫问题

C、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宜晾晒药材的生虫问题

D、可在夏季高温季节有效地进行养护

E、有些贵重药材如人参,常用此法养护

参考答案:A

桂枝在五苓散中的作用为

A、温经散寒

B、通利血脉

C、温通心阳

D、温化水气

E、解肌发表

参考答案:D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