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执业医师之临床助理医师心血管系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2021-01-0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则是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心血管系统常规考点,准备参加2021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小伙伴想必都在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特来为大家分享如下知识点,以供参考。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则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1.非手术疗法:包括一般处理、溶栓、抗凝和祛聚疗法。

①溶栓:病程不超过72小时的患者,常用药物为尿激酶。

②抗凝:抗凝剂有肝素和香豆素衍化物。

③祛聚:祛聚药物包括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和丹参等

2.手术:常用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而病期不超过48小时者,如果出现了股青肿,即时病程较长,也应手术取栓,以挽救肢体。取栓术后应抗凝治疗3——6个月。

3.并发症:静脉血栓如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最严重的并发症。

下肢肿胀,色素沉着——肺栓塞。用支架,挡住栓子(来自于下肢深静脉)。

【进阶攻略】

该知识点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肺动脉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并对该并发症的治疗有所了解。另外,非手术治疗的药物选择需熟悉;手术治疗时限需掌握。主要为A1型题,其他题型考核相对少,并非考试重点。

【易错易混辨析】

非手术疗法:包括一般处理、溶栓、抗凝和祛聚疗法。

1.溶栓:病程不超过72小时的患者,常用药物为尿激酶。

2.抗凝:抗凝剂有肝素和香豆素衍化物。

3.祛聚:祛聚药物包括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和丹参等。

以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则”的全部内容,由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总结分享,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执业医师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